又一次路过火车站。
又一年离家在外。不知道这样的时日还会有多久。
还记得那年高三,马上面临高考,我没有觉得压力很大,反而异常的兴奋,我终于有机会可以离家了,我终于不用每天听家人的唠叨,他们的催促。只要我分数够高,我就一定要到外地上大学,让他们管不着我,几个月一晃而过,我如愿以偿。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我爸爸送我来上学的时候我是怎样回绝他的。我也清楚的知道当时的他是有多么的伤心。
“闺女,你从你们宿舍出来,我和你吃个饭,我明天就走了。爸爸想你。”
“我不出去,你回宾馆吧!”
“那咱们在你学校食堂吃个饭也行。我一会找你去”
“我告诉你,你别过来,你要是来了,我就在寝室里,你别过来。”
“爸爸,明天就走了,你陪我吃一顿饭不行吗?”
“我说了,你要是过来,我就在寝室里面不出去,我告诉你,你千万别过来,我要和舍友待着,不想和你吃饭。行了行了挂电话吧!”
离家这么长时间总是想如果当时,我和我爸爸出去哪怕只是吃一顿简单的家常便饭,我会不会不用像现在这样那么遗憾呢!
那次送我上学那是我和我爸爸第一次出远门,小时候因为爸爸工作忙,把我放在奶奶家里,奶奶年长身体也不好所以很少出远门。因此我就希望自己能考出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高考过后,我拼劲全力报上了省外的一所大学,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谁都不会明白当时的我有多开心。我终于摆脱了家人的“控制”,我终于“自由”了。
一只刚学会飞行的鸟,就想永远离开曾经的巢穴,独自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一定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
吃亏,被骗,上当。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家常便饭。
外面的世界的确精彩,同样的也很残酷。
圆滑也是那个时候学会的,说话做事变得小心翼翼。不能说的太满,也不能做的太绝。有的时候即使是错事也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想家也是那个时候突然破土而出的情感。之后我明白了,其实我一直都想家,只不过那种感情在我对新世界的好奇的情绪中渐渐埋没。直到自己遇到摆不平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想到当时家人是如何解决的,这么多年他们是如何帮我健康的长大。每一次在慢慢长夜不能安眠时,总会想起他们依稀的笑脸。如果这个时候我在家,我一定不会这么早就关灯睡觉,也许这时奶奶会把今天刚买的水果洗洗给我吃,会和我说说今天发生了什么趣事,邻里街坊的种种家庭琐事。还会不耐烦的和我说好好学习,而我也总是皱着眉头应声说“烦不烦啊!每天都说这个,行了,我知道了,你别说话了,我去学习了。”站起身准备走的我还不忘将盘子里的草莓拿上几颗,这时奶奶便会瞪着我说“你个小兔崽子,怎么和我说话呢!”不论我有多么不让她开心,但最后她总是闭口不语生怕打扰我学习。
这样的场景,每次想每次都会鼻子一酸。
其实,我真的很想他们。
自从我走了之后,我和家人就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朋友圈他们把我设成了特别关注,他们的手机里从此以后多了一个城市的天气,每天看的新闻一定会关注我所在城市当地的新闻。我的每一个动态,他们会翻上千遍万遍,我发的每一张自拍,他们会小心翼翼的保存。
而我呢!我的朋友圈给他们设置了分组,还设置了权限。我发的自拍,有时也是模糊不清的。而他们对于我的“惩罚”就是不会主动给我打电话,我遇见什么困难,都是硬着头皮打过去,他们一开始紧绷着,但是最后还是会流露出心疼与担心,话里话间的让我多注意身体,别亏待自己。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
我们都明白,我始终要离开,他们追不上我,但是却努力的将距离缩短,我们都清楚终有一天他们追不动了,而我还是要不停的向前走。他们不想拖着我,所以他们选择辛苦的追我,小心翼翼的眺望,生怕我看见他们的眺望增加我的负担。就这样追着追着,爷爷停下了,他追不定了。而奶奶强忍着天人永隔的思念,继续追我,继续奔跑,跑白了她满头的黑发,褪去了年轻容颜。步履蹒跚的依旧再追。
有一天梦回家乡,爷爷站在窗前对着我微笑,我想伸手去摸却怎么也够不着,我不停的大声喊着他,泪流满面。梦中突然惊醒,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思念,放声大哭。
有一次翻看一本书 追风筝的人 突然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之前是风筝天涯海角的飞走。成熟之后,反过来追我们自己的风筝,天南海北的追逐。不论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想说,爱你,千千万万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