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时期,捐了一架飞机支援朝鲜战争。
当时一架飞机是15个亿。为了募捐这架飞机,常香玉带着自己的剧社,辗转大半个中国,这背后,给我们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
常香玉原本姓张,叫张妙龄,他的父亲是河南省巩义县的一个业余农民艺人,叫张福先。
常香玉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戏,她有一个义父卖胡辣汤,姓常,所以张妙龄就改名叫常香玉。
她9岁登台,13岁就成了名角,1938年,日军占领河南,常香玉和家人就逃难来到西安。
在西安,常香玉创办了‘’香玉剧社‘’。1944年6月,她和剧作家陈先章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有一天,常香玉从广播里听到消息,在朝鲜现场上,某高地遭到敌人的飞机轰炸,牺牲了很多战士。
常香玉听到之后,悲愤难眠,她和丈夫商量,我们给志愿军捐一架飞机中不中?
丈夫陈先章说,中!中!说着他们立即行动。常香玉拿出多年的积蓄、首饰,变卖了一辆剧社里的运输卡车。
这些钱远远不够买一架飞机的,于一架飞机15个亿还差得很远,之后,常香玉带着剧团到处义演募捐。
丈夫陈先章写了一个报告,要求所到之处,当地政府给予支持。
有关部门看到常香玉要义演募捐买飞机,支援朝鲜战争,很多领导都非常感动,大力支持他们的做法。
陈先章又把京剧《花木兰从军》,改编成豫剧《花木兰》,也正是这部剧,后来让常香玉家喻户晓。
接下来,一个庞大的全国巡演开始了。
1951年8月8号,常香玉剧社80多个人,来到河南开封,开始他们的首场演出。
演出的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在开封23天,他们演出23场,常常爆满。
不少乡下农民背着干粮来看戏,百姓们说,他们背的是翻身粮,看的是爱国戏。
在演出结束后,他们就打地铺休息,那时候也没有旅社宾馆。平时生活就是馒头就咸菜。
在武汉义演出时,常香玉发烧了。但是,她依然坚持,带病演出。最终,晕倒在舞台上。
消息一传出,社会各界深受感动。有无数姑娘,捐献出自己的嫁妆。很多老人也献出自己一生的积蓄。
还有艺术界、文化界的名人,以及商业界人士,纷纷出资,为志愿军购买飞机。
常香玉来到广州,在广州都说粤语,好多人看戏看不懂。
但是,听说是义演买飞机支援朝鲜,老百姓虽然听不懂,但是依然都来买票看戏。老百姓都说,我们来看戏,就是爱国。
那时候,一张票价是两万(当时是旧币),老百姓嫌便宜,都是给三万、五万的。
售票员不同意,买票的人,把钱塞到箱子里就走。当时大家都称这种行为是‘’爱国捐‘’。
在广州义演期间,还发生过一个小故事。
1952年12月份常香玉剧社,他们在中山纪念堂演出,有一个南洋的华侨,叫梁惠珍,专程跑到后台去看常香玉,随后就把一块金表捐给了剧社。
常香玉十分感动,她就把这块金表拿到剧院门口去义卖,没想到,马上就有人出资60万,买了这块金表。
紧接着,买主又把手表重新交还给常香玉。并说,我把它再捐献出来给你们剧社。
之后,立刻就有第二个人出价100万,买了这块金表。买了之后,他又捐给了剧社。
接下来,又有人买了,再捐,捐了再买,就这样,一块手表买来买去,反复多次,到最后,这块金表的价格,竟然上升到一千万元。
那时候的人们多么的爱国,多么的高尚呀。
经过半年多的义演,时间到了1952年的二月份,常香玉剧社,进行了仔细统计,他们先后共演出182场,共收到捐款15.27亿元。
之后购买了一架战斗机,并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
常香玉捐飞机,支援抗美援朝的举动,感动每一个中国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