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桑 ▏最初你们人类生孩子,还是靠我见证

桑 ▏最初你们人类生孩子,还是靠我见证

作者: 大块的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14:33 被阅读0次

    如果说起桑树,你第一反应是桑葚,那么说明你是吃货。如果你脱口而出养蚕,那证明你是个好孩子,小时候肯定是妈妈的好帮手。假如你还能吟出一句“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那么你应该是林妹妹的读者。

    但桑树,可不单单是我们听着耳熟,却只知吃葚果的一种植物。它承载着我们的童年,日常用度,历史文化等,几乎贯穿了古今人民的生活与精神传承。如果定要给它一个评价,不若李时珍的一句描述:

    “桑,东方之神木也。”

    1

    按惯例先说吃

    假如你只吃过紫红桑葚

    说明你的吃货人生还不够完整

    吃桑葚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不论口感还是色泽,桑葚都是这个季节的上佳美食。更重要的是,桑葚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对人体裨益很大。故也难怪它能从乡村桑果逐渐进入到城市的消费饮食中。

    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桑葚不单单是一种时鲜甜点,更是幼时的欢乐记忆。假若时间追溯到十几二十年前的某个夏天,说不定我们正在某棵桑树上摘葚果吃,满嘴的紫色也不顾,笑声穿透了沃若的桑叶。夏日阳光炙热,融化了一颗怀旧的心。

    常见的桑葚初时青色,熟时渐变紫红,满树的惹人口水。不用说,此时的桑树,是鸟儿和孩子的天堂。

    紫红桑葚

    但桑树品种远不止这些,按照某些理论来说,紫红色桑葚宜药用。不过若论甜度,我首推白桑葚。

    白桑葚 长穗桑葚 龙爪桑

    从植物学角度,桑属有15个种。野生的先不说,紫红桑葚最多。白桑葚并不算常见,许多人不知道,有说是专家培育的品种,但本人不敢苟同。因为幼时村子里有一颗白桑葚,一直陪伴我成长。童年的神圣是不容颠覆的,又或者对你的童年来说,除了桑葚,更还有那些和父母养蚕的经历。

    2

    相爱相杀

    蚕对桑的相爱相杀,得益的是劳苦百姓

    桑蚕文化可谓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三天也说不完。早在诗经中便有:“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在旧时,采桑养蚕是一件大事,关系一家的用度,至为辛苦。便是胡兰成对这段描述,也怀着对桑叶和勤勉桑女的赞叹:“桑树初发芽舒叶,金黄娇嫩,照到在阳光里,连太阳都成了新的”,“蚕时乡下人个个都晓得体谅妻子的辛苦,兄弟对姊妹也比平时客气,不可有粗言暴语…”

    当然桑树未必喜欢蚕,假如让蚕爬了满树,估计要崩溃。从某些角度,桑树应该感谢人类,把蚕引回家中饲养。而之于蚕,桑叶中含有对其有吸引的引诱物质,含有帮助蚕吞咽桑叶的吞咽物质,还有激发蚕咀嚼行为的味觉物质。而自然的进化和选择从来就是这么神奇的事情。只有当上述三种物质和营养都具备时,蚕吃了才能繁衍后代。这是一种让人接受观点,实际的原因,只有蚕知道。

    比如蚕还可以吃柘叶、榆叶、无花果叶、蒿柳叶、蒲公英叶、莴苣叶、生菜叶、婆罗门参叶等,但是这些只是不得已而吃之,对蚕而言,首选还是桑叶。

    桑和蚕的相爱相杀,是动植物依存的自然现象。对人类而言,却是创造中国人民文化生活的起源之一。它不仅满足人民的衣食用度,也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无论诗词歌赋,还是从古至今的桑意象,都表述着一种文明的传承,自有一种厚重和深远。

    3

    桑意象

    从古至今的桑意象

    竟是男女幽会的小树林

    “桑”一字,早在神话故事中就已出现。人类起源便有“空桑生人”一说,空桑不单指《山海经》中的地名,在《吕氏春秋》中记载为空心的桑树:“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现在被当做一种桑意象的表象。但这种神话无从考究,只当做传说来看。

    从古时的神话和文化传承中,圣人大多伴随桑林出生,比如颛顼,是大禹和涂山两人在桑林下的结晶。《吕氏春秋・古乐》述颛顼生于若水,实处空桑,登为帝。最熟悉的还有我们的圣人,孔子,也与桑林有关。

    所以桑在逐渐文化演变中,变成了一种生育之树,生命之树,与女子生殖有很深的联系。

    《墨子・明鬼》云:“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这时的桑林已然是男女幽会和祭祀的高级场所。到诗经时则已经成了明显的象征,一般有男鸟女桑的代指,涉及桑的便有二十篇左右。

    《魏风・汾沮洳》中写道:“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

    在《氓》中,更是见证男女爱情起始的意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鸠食桑椹,是桑林中常有的自然景象,但象征了桑林中另一种蔚为时风的人文景象,即当时的男女杂游或民间野合之俗。

    这一意象所具的隐喻作用,在后来却逐渐变成桑女守卫爱情和表达忠贞的一种承载,比如《烈女传》采桑女的言行教条,而《陌上桑》中守卫爱情的秦罗敷,便是采桑女。

    桑的意象,从神话演变,到男女幽会,到爱情及其他文化表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体现了人们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的改变。但围绕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桑梓情怀,朴质性情,却仿佛是时间长河中一抹永恒的光彩,从未变过。比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比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比如“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比如“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比如……

    假如诗词文章中没有了桑,画面不敢想象,中国文化又将失去了多少色彩。假如没有了桑,中国又该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种伴随了孩童成长和文化传承的树。吃穿用度,精神文化,背后的故事和传说令人着迷。

    想起有一句祈福祭祀的话,天佑空桑,国祚绵长。细想来,该是一种多么神圣至美的画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桑 ▏最初你们人类生孩子,还是靠我见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db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