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办法“活在未来”呢?答案是肯定的,有。
事实上,我们不仅有办法“活在未来”,我们也必须“活在未来”。
对,就是必须,否则没有出路。
因为“活在当下”,就是被永恒的困住,“活在过去”,那就相当于被永恒地困在更差的地方。所以,即便是挣扎,也要“活在未来”,哪怕“部分活在未来”。
怎样活在未来呢?
1. 你对未来有个预测;
2. 那个预测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3. 你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4. 于是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
5. 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6. 最终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7. 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于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预测,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能力,理由之前也说过,大多数人其实是不肯放弃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于是他们不肯放弃全世角,于是他们无法长期深入的关注、思考任何问题,于是别说预测了,他们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他们其实甚至连“当下”都没有,你想想,当下这个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相对过去和将来才有意义的概念,更准确的讲,他们其实“只不过是就那样存在着而已”。
其实哪怕你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活在未来,并因此对未来做了一定的预测,都已经开始拓宽了当下的宽度。
只要你站在现在的起点,做一点基本的思考,你就已经向未来迈出了一小步。虽然并不遥远,但已经是质变了,不是吗?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受到许多外界的阻力,这些都是正常的,大部分企图“活在未来”的人都会刺激到“活在当下”的人。
不要对别人的鼓励抱有太多的期待,只有把这部分的支持都当作额外赠送的,你才有机会扛过开始阶段的困难。
我们先一起看一个很简单的预测:
长期来看,脑力的产出率一定比体力的产出率高,且高出许多个量级……
体力增长的玻璃顶很明显,脑力增长的玻璃顶不知道在哪……
体力衰退的时间来得早,脑力衰退的时间来得晚……
通过暴力可获得的暴利,正在减少,因为大趋势上来看,一定是知识更可能产生更大的暴利……
也许你会想,现在这不是明显的事儿嘛,这算什么预测?
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还在读初二的时候,日记本里写的东西。
许多年后,再看笔记本里的这些记录,知道这一点都不是“惊为天人的大智慧”——这些话实际上都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上杂志上看来的……上个世纪80年代,媒体上的主流论调之一就是:
知识就是力量。
科技就是生产力。
我当时甚至并不在意“知识就是力量”究竟是谁的名言,也没有纠结过“POWER”究竟应该指的是权利还是力量;
只是想来想去,认定这道理是对的,一定是对的,于是笃信。
既然我相信这个道理是对的,那么,即便眼见着当时还看不到特明显的效果,但我也能猜得出,在未来,也许是不远的未来,也许是很远的未来,那效果一定会明确而又显著。
那怎么办?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笃信这个道理,于是我就只能按照这个道理所指引的方向以及方式行动与生活。
许多年后再想起这个事情,我的体会是:
在知识积累这方面,我确实做到了“活在未来”,
因为许多年来,我确实一直在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都是靠知识的,且靠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才能产生意义的知识。
而这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尤其是“肉身”,当然一直“活在当下”——而肉身这个东西也只能活在当下。所以我们所说的“活在未来”本质上来看,只能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
你看,甚至不需要预测,只需要认真对待那些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若是经过思考,认为它们是正确的,那么就要笃信,并且按照那些道理践行自己的生活,那么终究有一天,那些道理就好像是“显灵”了一样,准确无误的证明给你看,“你就是做到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别人困在当下的时候,你活在未来”。
几乎所以人都能说出“知识就是力量”,但最终大部分人并没有因些获得太多的改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大部分人只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
因为没有做过深入思考,因此无法笃信自己的预测。
对,就是要笃信,相信都没有用,必须是笃信。
随着你思考的深入,所谓的“当下”和“未来”的重合将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你想要不活在未来估计都不可能,因为你已经“笃信”自己看到足以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未来。
这就像你知道了下期彩票的中奖号码,你怎么能够忍住不去买呢?
我总觉得,即便每个人的肉身都活在当下,但每个人的世界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思考质量的不同,他们其实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预测:
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有更多的财富,
道理很简单啊,
所谓的投资,无非就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思考与行动
1. 你曾经做出过的最重要的,正确的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重要?
好像没有,因为很少思考,只是被生活推着走,羞愧。不值一提的是经常预测电视剧的剧情发展,把注意力都放在这方面了。
2. 你接触过的最大的,而自己却最终并没有因此获益的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大的?又,为什么你并没有因此获益?
房价十多年来一直上涨,而自己是曾经有机会买的,却没有行动。因为思想的懒惰和不能深入思考。
3. 过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里,你也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可为什么你实际上并没有重视这个道理,哪儿出了问题?
目光短浅,不能持之以恒,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被困在永恒的当下,没有深入思考。
4. 每天花30分钟时间预测一下明天,下一周可能发生的事情,有哪些是你能想到了,但你身边大多数人估计想不到的?
一开始读专栏时就看到这个练习,但到现在都没有执行过,行动力太差。
5. 评估一下你身边的人,谁是预测能力最强的,再想想为什么你过去并没有与他建立深入的关系,为什么你很少与他有深入的讨论?
能想到的是我以前的室友李,因为与她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很难建立深入的关系,而我总是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感受上,过分关注自我,所以很难有别的方面的深入思考,也就不会有跟别人有深入讨论。
想要预测准确很不容易,想要利用这个预测改变自己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对于放弃了百分百安全感的我们来说,这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每天花上三十分钟,认真总结归纳一下周围的规律和趋势,看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这种练习做的越多,你越有可能“活在未来”。
别轻易放弃,我也是坚持了很多年,才能看到坚持知识积累带来的结果的。
Q&A
Q1、预测未来有时候只是停留在预测上,对未来幻想一下,然后止于行动和思考,这大概是“活在当下”无法迈向“活在未来”的关键一步吧,或者不相信自己可以活在未来,稳定的现状带来的安全感,毕竟很有诱惑力。
A1、看到很多读者在留言中提到,自己知道“知识就是力量”,但是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坚持在这方面的积累,最后到现在还是被困在“当下”,
我总觉得一个人是否真相信某种理念,最终只有一种体现:
践行,
比如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真正的道歉,从来不只是嘴上说说的,真正有歉意的人不仅会用嘴道歉,更会马上用行动道歉,弥补过失,直至一切恢复原状,甚至比原来更好。
这个过程其实远比一句“对不起”要难的多,但是就是有少数人会去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这才是真正的“道歉”,
不论是表达歉意,还是重视知识,挂在嘴边,永远比实际践行简单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活在未来。
Q2、我身边有位元老级老师,我觉得他就是活在未来的人,在我还在研究教法和技巧的时候,他自己研究keynote做教学软件,让学生直观看到很多以前只能在思维层面考虑的事情,
A2、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
我当时在新东方教书的时候,最喜欢教的是托福写作课,因为写作课本质上教的是逻辑思维,只有能够正确的思考,才能写出漂亮的文章。
但还是有很多同学抱怨,甚至去教导处投诉,说我不像其他老师那样给他们现成的模板。
我最终“妥协”的结果只出了一本《托福高分作文》,让他们作为参考,但在课堂上我还是坚持坚决不讲模板,只讲思考方法,
最终证明我的方法还是对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逻辑思维能力,我坚信优质的思考就是“活在未来”的必备条件,而那些看起来管用的技巧只能满足你当下的需求。
回归到本周的话题,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严谨的逻辑,能帮你更好的预测未来,我就是这么认为,并且也是这么践行的,对待学生也是一样的态度。
Q3、最重要的预测大概是两年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积累做出自己的作品,赢得跨界转行的机会,后来我就这么做了,每天下班回家就开始写自己的工作号,大概前前后后写了有20多篇文章,最后通过这些作品成功转到自己喜爱的行业。
A3、首先恭喜你转到了自己喜爱的行业,
很多读者会留言说自己想学XX,转民到XX行业,但是苦于没有基础,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其实本质上,不论学习任何知识,还是打磨任何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从开始就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
不要想着等我学会了XX,就可以像专业人士一样了,这也是为什么最好的学习方式从来不是“学”而是“用”,开始就“玩真的”,绝对不拿自己当业余选手。
其实这个方法,本质上就是让你提前活在那个专业领域,开始的时候一定非常困难,但是只有开始就努力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你才有机会最终真的那么生活。
如果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等待任何时机成熟,今天就开始按照那个标准要求自己。这样你相当于某种程度上已经活在自己期待的未来里了。
Q4、上大学的态度就很好反映出大家对于知识的态度,或许是延续了义务教育的习惯,把知识学习当作完成任务,并没有意识到知识技能在未来的收益,大学的知识学习更像是“活在当下”不得不完成的经历,很少有人把大学的学习当作“活在未来”的准备。
A4、对于在大学上课的学生来说,可能“活在当下”都已经是不错的状态了,很多情况下,学生们甚至是“活在过去”的。
据我了解,大部分的大学教材都没有办法做到与时俱进,很多教材基本上用了十多年,都没有大的改动。
虽然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重大的科技突破,能把这些新知识融入到教学里的老师和学校恐怕并不多。
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不要忽略对自己专业领域的趋势研究,每天花些时间,看些最新的材料,对预测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的建议并不仅限于大学生。
Q5、在我读书的时候,身边到处充斥着读书无用论,但我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最终因为这个信念,我摆脱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即使我后来上了专科,即使被周围一群人嘲笑只会读书,我依然每天扎在图书馆,考本科,考研究生。
A5“活在未来”的人,多数情况下,会挑战“活在当下”的人。
有的时候你只是通过思考,认准了一个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已,但这已经足以刺激周围人的神经了。
我年轻的时候,仅仅因为看了本好书,想要推荐给周围的人,最终都会听到类似的抱怨:
看了本书,还真以为自己不一样了呢!
嘲笑知识的人随处可见,很高兴你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个抵抗的过程不会轻易结束,只要你尝试着和周围人活的不一样,就会感受到阻力。
重要的是放弃这部分想被认同的“安全感”,如果这是一个你认准的方向,那就笃信自己的判断。虽然你也有很大可能失败,但是那又怎样呢?不想被困在当下,我们只能勇敢迈出这一步。
对未来的预测总是伴随着恐惧。
害怕自己预测的不准确。搭上了时间,花掉了精力,最后却与真实的趋势相差甚远。害怕自己预测的太准确,由于没有笃信自己的判断,最终错失了良机。
Q6、我曾经作出过最重要的预言就是信用卡时代的来临,当初身边几乎没人办信用卡,但我一次办了几张,而且还是VISA卡和万事达卡,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那群人也都全办了,而且很多人还怪我当初为什么不提醒他们办卡。
A6能够让人无视周围人的眼光,坚定自己判断的只有一条:
笃信。
大部分人最终只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就是因为没有笃信自己的判断,对,必须是笃信,连相信都不足以让你采取行动。
笃信的根基并非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扎实的推理和不断的拷问,没有足够的数据,不会轻易下结论。
真正开始做功课,就会发现其实需要补充的资料还有很多,能让自己笃信的背景信息还不充分。
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摆脱盲从,认真对待起每一个观点,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机会来临的时候不研究,错过了之后又怪别人不提醒自己。
Q7、我做过的最正确的预测,是针对一个朋友的工作问题,朋友三年前在一个大公司养尊处优的活着,不思进取,我和他说过无数次,你这样吃老本不进步,离开这个公司,你就没办法继续生活了,但是他不听我的,现在我们已经不是朋友了。
A7、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准确预测别人的人生。
原因通常有两个,
一方面,你会选择性忽略掉那些错误的预测,心理学上称之为“幸存者偏误”,就是你只能看到最后活下来的那群人。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不是你的人生,即便预测错了,你也没什么损失。
要知道职业台球选手在正式比赛中很少能打出147分的最高分,但是他们在场下练习的时候呢,打出147分并没有那么困难,这个差距就是,比赛带给他们的压力。
所以,与其用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来对待朋友,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看看对自己未来的预测是不是同样灵光,毕竟我们从第一周就强调过,不要乱操别人的心。
Q8.1、每次读到一些好的东西,都愿意同别人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是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冷嘲热讽,对于外人我可以不去理会,可对自己打击最多的是最亲近的人该怎么办?比如自己的父母,
Q8.2从小到大身边不乏有嘲笑知识的人,当我因此受到影响,向父母鼓吹知识无用论的时候,我的父母都会激烈的反驳,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直在帮助我成长,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
A8、每个人的世界确实很不一样。
同样是父母,有些人会鼓励孩子追求知识,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护孩子,而有些父母就刚好相反,成为孩子进步的主力。
能够碰到前一种父母,实属幸运,希望你能好好珍惜,没有碰到也不要觉得自己倒霉,毕竟后一种父母在中国的比例也不小,遇上了只是正常的随机事件而已。
其实准确的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是外人,这里当然也包括你的父母。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默认没人支持你,把别人的鼓励都当作额外赠送的。
能够活在未来的人本来就在少数,正常来说,这里包括你父母的概率并不大,所以不要对他们百分百支持你抱有太多期待,
尊重概率,摆正心态。这样的话,你可能更容易坚持下来。
Q9、笑来老师,我觉得自己经常会去想未来的事,有的时候想的太多,导致自己更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做,能不能谈谈,活在未来和过度思考之间怎么找到平衡?
A9、大部分人不敢“活在未来”的原因都是,害怕自己预测错误。
为了追求这部分安全感,会尝试很多东西,最后就会重新回到我们最初的困境中:被困在当下。
我的建议是:
不要企图1次就预测对所有的事情。
大部分的过度预测,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想要每个细节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只会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烦恼。
预测的能力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如果暂时没什么自信,就不要判断太远的未来,重要的是,判断过后,要用行动行动去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
只要你在不停的践行中真正成长起来,即便那个过去的预测没有应验,你也不会有任何焦虑。
Q10、坚信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于是辞去地产公司的工作,加入互联网初创公司,从零开始,一年过去了,目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
A10、能够抛弃之前的积累,快速转型其实并不容易。
很多时候我们原以为是优势的资力会成为我们迈出下一步的阻碍。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不妨像我一样,把七年看成是一辈子,这一辈子你可能在地产行业工作,下一辈子就有可能做一名计算机工程师。
每个领域的积累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心态上不应该把自己限制住。
如果你已经判断出未来的趋势,即便那是一个新领域,你也应该果断跳进去,毕竟下一辈子,你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Q11、我发现我女朋友就是活在未来的人,大学毕业她进了一家建筑设计院,由于种种原因被分配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干了三个月,说什么也不干了,开始转专业考研,当时很不理解,现在发现活在当下的是我,而好活在了未来。
A11、即便是你亲近的人,表面上情投意合,内心对安全感的认识,可能很不同,甚至干脆是一个活在当下,而另一个活在未来。
观察一下周围的朋友,大部分和自己伴侣的矛盾其实都是两人生在不同的时空造成的。
如果你准备活在未来,而你的伴侣还死守当下,那一定要想办法让彼此保持同样的步伐,如果情况刚好相反,那你就要加把劲了。很多时候,伴侣之间最重要的是保持相同的节奏,不论过了多久,发现TA还在你身边,并没有离你远去。
Q12、回想一下自己至今25年走过的路,一路如此顺利高考考进985,毕业后顺利进入互联网行业,在之后成功进入bat,拿到远超过同龄人的薪水,现在看来只不过是运气好以及遇到了贵人,自己在这些年中,竟然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过预测和设计,一切只是顺其自然。
A12、能够按照大众普遍认可的道路一路走来也很了不起,这条路上的竞争者非常多,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所以我不觉得那只是运气和贵人的帮助,你自己也一定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不过过于平坦的道路,确实容易让人麻痹大意,毕竟能够在顺境中依然保持居安思危的人不多,很高兴这个订阅能够给那些顺境中的人们提个醒,未来的变化非常快,没人能知道现在的顺境否会转瞬即逝。
不想着如何为未来做准备,提前活在未来,恐怕总有一天会付出代价。
趁着现在还顺利,足够淡定的时候,多去想想未来,这样即便顺境转变为了逆境,你也不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
Q13、我现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银行前台柜员,但我每天花费五个小时学习cfa考试,我坚信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只有社会顶尖的大脑不会被取缔。
A13、我想给你提个醒,虽然AlphaGo已经赢了李世石,但是距离人工智能大范围取代人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具体多久我也不确定。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有没有人工智能,顶尖的大脑永远是稀缺的,稀缺的东西都有它的价值,这一点经济学常识想必大家也都认可。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喊了那么多年,最终没有多少人真正受益。
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口头认可,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另一方面,大部分人虽然尝试了学习知识,但最终没有持续积累。
很多事情上,做一点点是没有用的,因为大部分人也都会这么做,重要的是能不能持续积累,让自己的优势体现出来,这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Q14、笑来老师,请问我们该如何一点一点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呢?我知道了预测的重要性,但还是不知道怎么预测。
A14、预测未来这件事并不容易,也没有一个万能公式可以套用。我当老师教作文的时候就从来不给学生任何作文模板,因为这只能充充样子,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昨天的问答中提到过,要学会尊重事实,并相信逻辑,这两点做的越充分,你离未来的距离就会越近。
开始的时候不要怕犯错,每次失败过后要学会总结经验——那些数据收集都不够完善,那些逻辑链条推理的不够缜密——这些都是为以后更准确的预测做的准备。
不要期待万能公式,所有的路都需要自己一步步试出来,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未来才可靠。
Q15、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根本不想讲给别人听,甚至是最亲近的人,因为很多时候讲出来,得到的反馈都是不理解,反对甚至嘲笑。
A15、如果你确信下周中奖的彩票号码是多少,你会考虑和别人讲吗?我猜大部分人不会讲,而是偷偷把彩票买回来,并且生怕别人知道。
那为什么换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有考虑要不要讲给别人听呢,很多时候是因为:
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我们昨天已经说了,别人的认可和支持最多上去只能当做额外赠送的,我个人甚至是这样的,只要我确信自己的判断,那反对我的人越多越好,就像彩票号码一样,如果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那你恨不得所有人都不相信你才好呢!
这里顺带说一个心理学研究:相比起宣布自己目标的人,那些选择不说出来的人,更容易实现目标。
所以如果你确信应该怎么做,那就去做,最后的结果就是对你最好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