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天空,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词谱分析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上阕十句,字数分布为四四四|六四四|六五|七七,共计五十一字。
下阕九句,字数分布为七八|六七|四四四|七五,共计五十二字。
韵
仄韵,上下各五韵。
寒蝉凄切【切:三部,十八部入声】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歇:十八部入声】
都门帐饮无绪
方留恋处
兰舟催发【发:十八部入声】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噎:三部,十八部入声】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阔:十八部入声】
多情自古伤离别【别:十八部入声】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节:十七部入声,十八部入声】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月:十八部入声】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设:十八部入声】
便纵有
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说:三部,十八部入声】
创作背景
柳永因作词忤真宗,屡试不第,所以心中失意忧愤,常流连秦楼楚馆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想
其实我对柳永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一个落魄的官二代,写词又以情情爱爱居多,流连于声色之中。这首词也是写情的。但是却成为了千古名篇。动人之处在于写出了离别人依依不舍之情。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