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浪地球》读后感(四)——假设

《流浪地球》读后感(四)——假设

作者: 伍年年 | 来源:发表于2017-01-22 14:27 被阅读565次

继续说《流浪地球》,今天的这篇是何夕的《假设》。

文章讲的是关于虚构主义方面的,我觉得这篇文章真是太好了!

内容是讲一个大学教授,他的理念是现在这个世界是虚构的,他决定从物理、数学、化学等各个方面来证明这个观点。物理,比如说,一些公式的存在假设的基础上,而数学,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全部都是虚构的。然而在这个虚构的基础上,他做了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是因为那个教授的弟弟是个超级富豪,他为其哥哥提供大量的经费、创造条件去研究:长生。所有人,包括他的哥哥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的哥哥为了糊弄富豪弟弟,就给他弟弟提了很多条件,然而他低估了富豪弟弟的疯狂,当真按照他的要求,在地底深处搭了一个大型对撞机。

是的,粒子对撞机。原则上,可以让一个质子,达到光速。教授过虚构主义去虚构了一种纵向传播的光,然后当真被发现了。但是,所有人都建议那个富豪不要去做这个实验,实在是太危险了,或者用其他的动物先试验。可富豪弟弟一定要亲自去做实验,因为他担心用动物作试验,失败了他的梦想就落空了。于是,富豪弟弟关了他们,启动了试验,结果是连同那些机器和那一片土地全部都消失了!

与消失的土地形状相同的洞,出现在月球上,贯穿了整个月球。于是他们就推断,这个试验成功了,引来了宇宙外的另一种物质,可以溶解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的东西,比如说月球!以光速前进不断吞噬,范围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强,而宇宙是弯曲的,未来它可能返回到原点,把地球吞噬掉!

这篇是非常烧脑的一篇文章,它包含了各种质子射线、波、量子、宇宙爆炸等等,还有很多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信息量非常大。《流浪地球》读完后,我觉得何夕的知识量和文笔相对来说更胜一筹。

阅读科幻小说,发现很多想法,我小的时候都有幻想过,估计因为小的时候脑洞比较大。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很多时候,感觉是另外一个自己或者说自己的一些埋藏在,i,时间深处的东西都被挖了出来,只不过人家加入更多知识性的东西在里面,看起来有科学依据的幻想,也许不久的未来能够实现。

一个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应该就是小学中学时期吧,后来到了高中大学工作之后,大多数人慢慢变得思考更多是现实的东西。很多怪怪的想法,就被时间给磨灭了,然后成为一个普普通通庸庸碌碌的人。而少数人,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梳理出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表现自己,比如科幻小说……

相关文章

  • 《流浪地球》读后感(四)——假设

    继续说《流浪地球》,今天的这篇是何夕的《假设》。 文章讲的是关于虚构主义方面的,我觉得这篇文章真是太好了! 内容是...

  • 读书感受:希望能创造奇迹——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

    希望能创造奇迹 ——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 王子淳 ...

  • 带着家去流浪

    《流浪地球》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原著。 常规的原著电影阅读、观赏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原著阅读→...

  • 我们之所以为人

    ——《流浪地球》观后感及读后感 乙亥年大年初一,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好评如潮,同名短篇小说早在2000年就获得科...

  • 流浪地球读后感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我最近买到了流浪地球的原著。流浪地球这本书里面其实是分好...

  • 《流浪地球》读后感

    作者:纸鸢 作为科幻小白,我看的第一部科幻短篇小说集是《爱的算法》,第二部是科幻长篇《三体》。 《爱的算法》是暖暖...

  • 《 流浪 地球》读后感

    看过《流浪地球》的电影,但是我听说电影只是书本的一部分,于是我好奇地拿起了书。 看了书之后,我发现...

  • 《流浪地球》读后感

    太阳的光芒即将消逝。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描写了在太阳即将由一颗恒星转变为红巨星之际...

  • 《流浪地球》读后感

    《流浪地球》电影在春节期间很是火爆,影片被很多人归为好莱坞级别,但是因为需要处理爸爸的事情,虽然很想去看,但还是错...

  • 《流浪地球》读后感

    文/一叶飘萍 写于2019年2月13日 己亥年正月初一,中国首部大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据说短短几天时间,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读后感(四)——假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ho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