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总结了链表题目的常见题型和套路,本章我们再来看看二分。实话实说,二分的题目通常来说都比链表题目复杂一些,经常需要一些思维,最关键的点就是看出问题的可二分性。什么叫可二分性呢,换句话说,什么样的问题是可以二分的?
这里最大的原则就是单调性原则:如果x可行,那么t (t<x)
必然可行。所以,一道题能不能使用二分法,关键就是看这个题目是否符合单调性。
总体来说,二分的题目有两类:
- 二分查找
- 二分验证(二分答案)
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的代码非常简单,就是让你在一个有序队列中找到某个对象。几乎不会出现裸的二分查找题目,大部分都是基于它的一些变种,主要难点就是处理上下界的边界case。二分查找有几项是属于基本功的,大家需要非常熟练地掌握:
比如在数组 1 1 2 2 2 2 3 5 5 5 7
中:
- 找到最左边的2的下标
- 找到最右边的2的下标
- 如果要插入6,返回其下标
这里介绍一个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的二分模板(伪代码):
fn binary_search(arr: &Vec<i32>, v: i32) -> Result<usize, usize> {
let (mut left, mut right) = (0, arr.len()-1);
while left < right { // 是<,不是<=
let mid = (left+right) / 2; // 代码里尽量不要用>>1,绝大部分编译器会自动把/2变成>>1
if arr[mid] >= v { // 关键判断,大部分库中的cmp函数
right = mid; // 不是mid-1
} else {
left = mid + 1;
}
}
if arr[right] == v {
Ok(right)
} else if arr[right] < v{
Err(right+1)
} else {
Err(right)
}
}
以上的二分代码框架,能够正确处理大部分的查找场景。当然,就像之前说的,如果要找最靠右的元素呢?做个小改动即可
while left < right {
if arr[mid] > v {
right = mid -1;
} else {
left = mid;
}
}
// left
以下是一些非常基础的二分题目:
- 搜索插入位置,完完全全最基本的二分查找,可以验证你的二分代码是否正确
- 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找最左边和最右边的元素,同样是基本的二分
二分查找的一个经典应用就是单调函数求最值,比如:
-
69. x 的平方根,由于
x^2
在x∈[0, ∞)单调递增,我们直接进行尝试即可(所谓的二分答案) -
33. 搜索旋转排序数组,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二分查找,它面对的是两个单调递增区间,但不是全局单调递增的。针对这道题,我们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先找出两个区间的反转点,也就是找到idx满足
arr[idx-1] > arr[idx] && arr[idx] < arr[idx+1]
。找到idx之后,idx之前和之后就是两个完全单调的区间,就能方便地二分查找了。由于题目保证了所有元素都不相同,因此可以发现前面区间的最小值大于后面区间的最大值。利用这个条件,当我们找到一个arr[mid]
,如果它大于arr[L]
,说明它处在第一个单调递增区间,此时反转点肯定在mid之后;否则它处在第二个单调递增区间,反转点在mid之前。 -
81. 搜索旋转排序数组 II,这道题和33题类似,但是因为存在重复元素,因此可能出现
arr[L] == arr[R]
的情况,进而使得我们无法判定arr[mid]
是在哪个区间。极端情况下,整个数组所有元素都一样。因此这道题,当遇到两个端点一样时,两端点各自都向内收缩一步即可(可能会退化成O(N)),剩下只要保证端点不一致,就能够用之前的办法进行判断。 - 153. 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这道题和之前题目一样,更简单了,只需要找到两个区间交界点即可。
- 154. 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II,这道题就是153包含了重复元素的case,遇到处理方式和之前一样,遇到收尾元素一致时,都内收一步即可,所以极端情况下可能退化成O(n)
- 162. 寻找峰值,这道题可能有多个峰值,返回任意一个即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元素处于一段上升区间,那么它右侧必然会有峰值。如果它处在一段下降区间,那么它左侧必然有峰值。因此,我们可以不断地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我们的目标。
二分查找还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是在矩阵中进行查找,比如:
- 74. 搜索二维矩阵,我们可以先通过二分定位到行,最后在该行进行二分,定位到最终答案。另一种方式是把二维转换成一维(第i行放到第i-1行之后),这时候就是一维数组的二分查找,不过此时L和R需要转换一下映射到原始的二维数组上去
- 240. 搜索二维矩阵 II,这道题没办法真正的“二分”,但是可以从左下角开始,由于每一列和每一行都是从小到大有序的,那么左下角的元素就是所在列的最大值和所在行的最小值。因此,如果target比左下角小,那么答案肯定不在左下角所在的行,否则不在左下角所在的列。这样比较一次可以排除一行或者一列。最终只剩一行或一列时,再一次二分即可找到target。整体复杂度O(n+logn)。
- 302. 包含全部黑色像素的最小矩形,这道题有些难度。由于题中保证像素点连续,且只有一个区块,因此要求面积只需要找到最左、左右、最上、最下的4个像素点即可。暴力的复杂度是O(n^2)。但是更进一步,由于题目告诉了其中一个像素点的位置(row, col),因此,最左的点肯定不是第col列就是在它左侧。同时可以发现,由于区块是连续的,如果我们发现col左边某一列t没有黑点,就可以确定最左的点在第t列右侧,因此可以二分找到最左点。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到最右、最上、最下。
二叉搜索树(BST)大部分题目其实也是二分的思想,我们这里可以把BST相关的题目也归结为二分法,比较典型的:
- 230. 二叉搜索树中第K小的元素,这道题最简单就是通过中序遍历即可找到第k小,复杂度是O(k)。对于follow up,如果二叉树频繁更新时,每次中序遍历找第k小,复杂度就是O(n^2)。但是,如果我们在每个节点维护两个计数器,记录它的左子树所有节点个数以及右子树所有节点个数。那么当我们找第k小时,如果左子树个数大于等于k,则在左子树中找,如果左子树个数等于k-1,则答案就是当前节点,否则在右子树中找第k-weight_left-1小。这样可以把时间复杂度优化到O(nlogk)。
-
270. 最接近的二叉搜索树值,要在树中找到最接近target的节点的值,其实就是在树中找出:
- 值大于等于target的最小的节点
- 值小于target的最大的节点
因此可以通过两次遍历来找出值,经过对比得出答案。
这里还有一种更巧妙的办法,考虑一下,如果当前节点比target大,那么由于BST的特性,当前节点所有右子树的值都大于target,而且比当前节点大得更多,因此结果不可能在右子树。同理,如果当前节点比target小,那么左子树比target小得更多,因此答案如果不是当前节点那么只可能在右子树。
余下大部分二分的题目基本上都是二分答案,需要多多做题来积累思路和感觉。二分答案的题目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让你找出:
- 最大值最小
- 最小值最大
一般这种题目第一想法就应该是看它是否能够二分,二分的对象是否具备单调性,或者即使不具备怎么改一下构造出单调性(这种题目一般就比较难了)
比如:
- 209.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二分答案,先看长度为m的子数组是否可行,验证可行性需要O(n)的复杂度,如果不行再加大子数组长度,否则减小长度,总复杂度O(nlogn)
-
275. H指数 II,这道题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二分答案加验证的题目,只要想到二分,剩下的就简单了。并且由于数组是有序的,验证是否数组中是否有h个数大于等于h,只需要看
arr[-h]
是否大于等于h即可,因此总体时间复杂度是O(logN) -
287. 寻找重复数,这是一道比较有意思的二分题目。我们二分答案w,然后去验证重复的数是否在[1, w]这个区间中。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二分的单调性约束。而由于题目约定有且仅有一个数是重复的,那么我们可以扫描整个数组,每遇到一个处在
[1, w]
的数,我们就把计数器加一。如果没有重复,那么最终123..w每个数出现一次,计数器值为w,否则计数器值大于w。
当然这道题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按照图来建模,把nums[i]=j
理解为,节点i到节点j有一条单向边。由于有重复,那么必然存在nums[i]=t, nums[j]=t
,也就是说图中存在环,且环的起点就是t。同时,由于每个点只有一条边,因此相当于单链表,所以问题转化成了单链表上寻找环的起点——我们上一章链表中的经典题目(快慢指针)
二分在优化中的应用
二分作为单独的题目,大部分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思想,很多题都很简单。二分更常见的是和融合在复杂的题目中,作为算法的一部分,来降低整体复杂度。最常见的就是:单调队列。比如:
-
300. 最长上升子序列,这道题算是经典的DP入门题目,但是除了DP还有另一种更高效的算法,就是单调队列。由于我们要找最长上升序列,那么我们当然是希望长度为k的上升序列的最后一个数越小越好,这样后面的数才有更大的概率比它大,从而形成长度为k+1的上升序列。因此,我们利用一个单调队列来维护
长度为i的序列的最后一个数能达到的最小值
(可能有点绕,稍微理解下)。比如拿[10,9,2,5,3,7,101,18]
举例,一开始队列为空,然后把10入队,然后对于9,我们可以发现,长度为1的队列的最后一个数是10,9无法接在后面形成长度为2的序列。但是,它可以替换掉10,这样长度为1的序列最小值就是9了。接下来对于2亦是如此,queue = [2]
。当扫描到5时,我们发现5可以接到长度为1的序列后面,因此queue= [2 5]
。当扫到3时,发现长度为2的是5,不行,但是可以接到长度为1的序列后面,因此queue = [2 3]
……而由于队列queue是单调的,因此在找当前值可以放到谁后面时,可以利用二分查找快速定位。因此整体复杂度可以降到O(nlogn) -
354. 俄罗斯套娃信封问题,由于信封必须满足长和宽都大于另一个信封的长和宽才可以装,我们可以先把信封按照长度从大到小排序。排序过后,可以发现,剩下的只需要比较宽了。(长度相同的信封,可以只保留一个宽度最小的那个,这里有个技巧就是排序时如果长度相同则按宽度从大到小排序,这样可以规避掉长度相同的问题)。此时问题就变成了对于宽的最长上升序列。利用上述的优先队列,时间复杂度是nlogn,加上排序,总共2nlogn
-
352. 将数据流变为多个不相交区间,这道题可以用一个二元组(a,b)来表示从a开始长度为b的连续区间。每次插入数时,可以先假设所有区间长度都是1,然后二分查找出新插入的元素w应该插入的位置idx。定位到位置之后,其实由于
arr[idx-1] = (t, len)
,所以看w是否小于t+len,如果等于t+len的话,表相当于可以直接接到前面区间后面,只需要把len+1。同理,也需要看w是否可以接到下一个区间的前面。最后再看是否可以把前后两个区间串联合并成一个区间。 -
363. 矩形区域不超过 K 的最大数值和,这道题最暴力的就是 N^2 算出前缀和(
sum[i][j]表示左上角(0,0)右下角(i,j)]
的矩形的和),然后分别枚举左上角和右下角,计算出矩形和,找到最大的值。总体复杂度 N^4 ,太慢。回忆一下之前有道题,让你找出一维数组连续区间的最大值。如果我们先枚举第i行和第j行,把i..j行每一列所有元素累加,最后我们会得到一行,然后问题变成了一维。但是,之前的问题是求最大值,此题是求不大于k的最大值。借鉴前缀和的思路,区间和可以用sum[i]-sum[j-1]
来表示,因此有sum[j]-sum[i-1] <= k
,简单变形一下得到sum[j]-k <= sum[i-1]
,也就是在sum[j]
之前找到一个最大的小于等于sum[j]-k
的数。这里是个常见优化方式,就是维护一颗支持查找lowerbound的BST,然后可以用logN的时间求出值。因此,整体时间复杂度可以降低到N^3logN。题目的follow up中问,如果行数远大于列数怎么办?上面,的复杂度分析,我们默认行数和列数相等。如果用N表示行,M表示列,枚举行N^2,列MlogM,因此总体复杂度是N*N*M*LogM
。而由于N远大于M,因此可以把枚举顺序交换,把先M^2
枚举列,然后按行压缩,最终复杂度是M*M*N*logN
。因为N远大于M,因此M*LogN<N*LogM
。这种基于二分的常见优化应用非常广泛,需要深刻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