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多父母都说过的无可奈何的话:好孩子怎么就都长在别人家了呢?我们一直在分享亲子沟通及教育话题,也一直重申父母决定孩子的成长,我们用两个同样的案例来看看不同父母的表现,相信各位家长就明白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了。
事件一,带孩子上公交车,但车上没有位子,一位叔叔看孩子小,起身让座:
A家长:很礼貌的说了一声谢谢,让孩子坐下。
B家长:和孩子说,快谢谢叔叔。孩子一边看向窗外一边学舌:谢谢叔叔!然后坐下。
C家长: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车上的坐都满了,但叔叔把坐让给你了,叔叔站着累不累?孩子回答,站着累。妈妈说,那你应该和叔叔说什么?孩子回过头看着叔叔,非常感激的说,谢谢叔叔!
你觉得是家长不同还是孩子不同?前两个家长根本没有通过这件小事教会孩子任何东西,无非就是礼节性的给让座人一个回应,孩子自然也没有任何为他人着想的体会和感受,反而觉得自己坐下就是应该的,慢慢就会以自我为中心。
事件二,在家里妈妈刚打扫家卫生,孩子端一杯水,结果脚一滑,水洒了一身,自己也摔了,还好没有大碍。
A妈妈:你看看你,天天也不让我歇着,刚拖完的地!就知道添乱,赶快给我起来,回屋换衣服去!孩子闯了大祸一般,不敢吱声回屋了。
B妈妈:疼不疼啊,摔坏没有啊?孩子本来没多大的事,反而听这话感觉委屈了。不但哭了半天,还得必须让妈妈把自己抱回屋里。
C妈妈:在确认孩子没什么大事以后,问了孩子一句话:宝宝,妈妈相信你一定摔疼了,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孩子说,没事不疼,我得先换衣服。妈妈接着问,换完衣服以后呢?孩子回答:把杯子放厨房洗,然后拖地。妈妈很高兴:宝宝真棒,以后怎么能不摔跤?孩子说,以后我不光脚跑了,我得穿鞋。
你觉得是家长不同还是孩子不同?这就是我们的身边的小事,也是我们的教育,孩子没那么娇性,和小朋友玩时不知道要摔多少次,但只要有家人在就会委屈的不行,所以大人在确定孩子没有摔坏的情况下,不要大惊小怪。
两个C家长都做了同一件事,就是引导了孩子的思考,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还要启发孩子在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只是一点点从身边的环境中探求和反馈,得到了自己所谓“正确”的行为。可能经济条件家家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你给孩子做正确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