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没有资源,缺少资金,一样打造10w+播放量的短视频!

没有资源,缺少资金,一样打造10w+播放量的短视频!

作者: 也全用到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21:33 被阅读0次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对网络短视频一无所知的传统电视人。

    回想起来三年前可能是头条号最早一批短视频作者入驻的时间,即所谓获得了短

    视频红利一批作者。MoneyMoney轰晚了一年,但也算是赶上了短视频的红利。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普遍有这种感觉:两三年前那个时候头条短视频播放量和粉丝1

    的增长是嗖嗖嗖的。

    而现在呢,我们辛辛苦苦剪辑制作的一条短视频的播放量远远不如最近新入驻平

    台的大咖、明星们以及加v的咖们随手发出的微头条。

    可能因为平台要推新产品,流量倾斜的缘故,他们随手几张照片,几句话就有可

    能拥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流量。

    巨大的流量充满诱惑,这些加v的大咖们从别的平台涌入到头条这个平台。因为巨

    大的流量背后是影响力和粉丝的增加。

    而我们这些经营了两三年的头条号的作者们好象并没有,至少MoneyMoney轰并没

    有享受到这个福利。只能日复一日的去做自己的短视频。

    在这种明星大咖入驻分走流量,平台用户对短视频的审美疲劳,对短视频的质量

    要求提高这种四面围城的情况下。

    我们这些短视频的作者除了多参加头条问答增粉之外,唯一可靠的能抓住的途径

    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短视频的质量。

    那时候,我们做的所有的视频节目都是在传统电视台播出。选题是我们选,播出

    时间是电视台定。播出后虽然有个叫收视率的东西,但这个收视率的数字背后是

    一片汪洋,什么也看不见。唯一的互动是在办公室堆积如山的,永远不会被拆开

    的观众来信。

    偶然的原因,三年前我的团队开始为腾讯制作一些视频节目,其中有一些是长度

    很短的,其实也就是网络短视频了。

    当然,因为长期的传统电视的制作经验,在和新媒体平台来合作时自然就产生了

    很多认知上的问题。无论是选题和表现手法上,过去的制作经验有时不仅帮不上

    忙,反而成为一种障碍。

    这就是一个苦恼的转型期。

    好在电视人或者说一个传统的传媒人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在于他的学习能力。

    在和新媒体平台,也就是我们的甲方这些人接触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工作人员和

    我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对网络视频的认知好像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

    他们不像我们爱讲情怀,爱讲专业技巧,他们更看重的是数据。

    这东西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愿

    意去研究这些东西。

    慢慢的深入了解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网络节目,除了有收视率之外,还有播

    放量、点赞数、转发数、评论数。现在头条还推出了单条视频的粉丝增加数。

    而且你还能在后台看见这些阅读者来自什么地方,多大年龄,使用的是苹果还是

    安卓系统。

    点击这些用户的头像,你还能知道他关注了别的什么内容,他评论了哪些内容,

    他是如何评论的?

    这是一种很极致的互动体验,对一个传统电视人来说是很震撼的。

    这些就为我们今后创作网络短视频提供了一些依据。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学会一个词儿叫“用户画像”。网络依靠数据就能像大神级

    的侦探林宇辉一样绘影图形,勾勒出用户的基本性状。

    就好比有了试错机制,发现苗头不对,随时更正。这样说来,我认为从数据上

    看,单条播放量高,阅读完成度高,点赞数多,转发数高,评论数高的短视频才

    是一条有意思的短视频。

    以前我们做电视节目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这个节目是做给谁看的?因此,要开很

    多节目策划会来做这个节目定位。

    而现在可以反过来由数据引导你的节目制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头条

    号里上传、发出各种类型的视频。

    网络会帮你匹配相应的受众。从而让你知道你的团队制作什么类型的视频会受到

    追捧。

    这样,我们当然就会选择这种类型的视频来投其所好。MoneyMoney轰的成长,实

    际上是践行了这一条规则的。

    这样,打造10万+乃至百万+的短视频就成为可能。

    所以,早期在头条号的运营过程中,我们慢慢的从数据当中发现人物类,特别是

    传奇的人物类短视频,数据会很好看。

    这就帮助了我们确定选题的方向:一些有着跌宕人生,大起大落,一波三折的故

    事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目标。

    MoneyMoney轰在头条上是加V的财经原创作者,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人物会是商界

    的传奇人物。

    比如这一条短视频的主人公孙宏斌。这几天正处在风口浪尖,但我们这个视频是

    在几周之前就制作完成。

    这条短视频的流量应该是24万多。

    选择他当然一是因为乐视最近处在财经的漩涡之中,是风暴之眼。

    另一方面呢,也是因为孙宏斌这个人物很奇特,他的经历很有传奇性。被恩师柳

    传志送进监狱,出狱后,又跟柳传志借了50万创业,而到现在,早已成长为能够

    收购万达的房地产公司。

    孙宏斌本人也因为个性极强,出手迅猛,在业界备受关注。

    所以这样的商业人物会成为我们最天然的选材。

    而很多商业人物,在传统的媒体上往往只是从新闻报道里一晃而过。又或者有一

    些专访,但都会就事论事,直戳某一个新闻点。

    不追新闻热点,挖掘这些传奇人物的故事,往往会出来很多冷知识。

    这就是在我们的后台上经常会看见一些粉丝留言是这样说的:我喜欢看的是你们

    这个号里的一些冷僻的知识。

    被我们选中是因为第一感觉新、奇、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具体是怎么操作

    的,这些都是疑问。

    沿着新、奇、特的标准,顺藤摸瓜,你就会去寻找相关的资料,搜集相关的数

    据。

    我想,讲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定会吸引人。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听故事,好莱坞

    天天在生产票房大卖的故事。

    "文似看山不喜

    平",更何况是要花费我的流量来看的短视频呢?

    快餐消费需要的是即时的感受。就像商业片能够给你带来感官上的刺激。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电视永远是俗文化、浅层次的文化,而且现

    代的视频越来越往这个方向发展,要想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那还是要回去阅

    读。

    MoneyMoney轰能够拥有还算过得去的流量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混剪方式。

    最早MoneyMoney轰曾试图想采取第一种方式,但是一无资金,二无资源,只有几

    个剪辑师。我们知道要想做拍摄必须这个团队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开始时我们

    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当然中途也尝试过拍摄采访,发现制作成本乃至时间成本都很高,无法承受。

    所以选择混剪,也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而在后来确定了传奇人物的选题后,

    我们也更确定了混剪方式。

    我当时有一个判断,爱奇艺的综艺节目《娱乐猛回头》能成功,一定是有群众心

    理基础的: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混剪是一种创意无限,能够激活你超强想象力的剪

    辑方式。

    混剪的素材来源天马行空,影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资讯甚至图片。往往,

    如果混剪得当,画面和文案配合出来的效果是1+1>2的。

    也许是蒙太奇的效果,也许是文字弦外之音的搭配。很多时候,这样的短视频看

    上去是很爽的,而且你甚至可以利用混剪创造一种意境:也就是说一种带入感。

    比如“万历第一大忽悠”这条视频。

    所以才有了开场的那种江湖的历史感。

    比如字幕的

    排法,音乐的使用,画面的选择。在文案的处理用词上也会偏向于戏剧性的讲

    述。

    当然,我们混剪选择的影视剧素材本身,因为是精心制作的,身就能带来一些属

    性。只要配合度高,踩在点儿上,效果就能出来。

    像这个“万历第一大忽悠”是有点像明朝那些事儿的讲述风格,又有着一个武侠

    片的开场,很容易把你带入意境。所以经常有粉丝留言说:“你们什么时候出下

    集?”

    我觉得这跟中国电影的现状是一样的:商业片的类型太少,他们不讲故事,追逐

    的是画面的精美。

    有时候这种东西就像90年代的挂历上的风景画一样:

    好看吗?风景本身好看。

    吸引人吗?索然无味。

    因本人在传统媒体做过声优,有数十万分钟的配音经验。所以自然而然在制作短

    视频的时候会强化这一点。

    是平铺直叙还是起伏,错落有致?还是角色化性格化的表达?这都会有一些考

    量。

    就像当赵忠祥老师的声音回荡在非洲大地时,你自然会想到这是著名的《动物世

    界》。

    同样,MoneyMoney轰既然有这个声优在,我想能不能帮助他设定一个形象呢?

    他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有时候发点牢骚、说点粗话的中年男人。

    我甚至想过把MoneyMoney轰的logo拟人化,虚拟形象更容易被人记住,不是吗?

    当然这是后话。

    比如“贩毒不可怕,就怕毒贩有文化”这条毒贩的视频

    在这个短视频制作过程当中(或者早期策划中)。我就确定配音可以用译制片的

    风格压低声音来做一种尝试。

    因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都是在国外,而且故事的有趣程度不亚于一个好莱坞的

    电影。

    如果用电影配音的方法,我想配合视频是能够渲染气氛的。

    当然一个东西做出来,大家的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评论里就会

    有人来批评说“你的声音太慵懒了”,也有人会说“我喜欢的不得了”。我想总

    比没人关注要好吧。

    周传基老师曾经说过“声音能够构成第四维空间”。实际上说的是,声音突破了

    你眼前所见的视频的空间,它会构筑出一个想象的空间。

    我们一直很关注声音,哪怕在短视频的剪辑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求一定要有同期

    的背景声音存在。其实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好的片子,我们从时间剪辑线上会看到他拥有密密麻麻的音效剪辑点、音乐

    剪辑点。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一个专注于内容制作的人,他的强项是制

    作。但是一个头条号要生存,光有这些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去补齐自己的短板:

    包括怎么运营?怎么融资?怎么引入资源?怎么变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资源,缺少资金,一样打造10w+播放量的短视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k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