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视野第二轮第五次课备忘
本次课,因为工作原因,被安排外出学习。所以没有能到课堂现场。但是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课程录音。在听录音记笔记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曾经笔记中的遗漏和自己脑补时候的错记。在重复听的过程中进行的修正,还原了T在表达上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这堂课我最有感触和最能引发我的思考与共振的点有:
* 关于女性成为母亲过程中的自我认同状况与有毒的母爱之间的相关性
* 儿童绘画与心智解码
* “欲望强调本能,需求强调客体关系。”——T
从需求的层面去感受孩子对于客体关系的期待
* 退行是一种依赖状态,从亲密关系,尤其是恋爱关系中,由退行去看一个人的自体状态与选择的倾向。
一、关于女性成为母亲的过程中的自我认同状况与有毒的母亲之间的相关性。从母亲作为被使用客体,到家庭角色之间的动力关系与影响力链条的浮现。
这个点出自于小伙伴郑小捷上一次课的备忘:《作为准妈妈或准爸爸,你可能你需要知道这些》(C&B15 20161211备忘),她的备忘从梳理课程的理论要点到,聚焦女性成为母亲这个过程中的心理、身体、情感需要等的细微与深刻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孩子生命中第一个人”她个人需要调整和承担的被孩子当成客体使用的部分,以及来自社会主流传统所赋予她的众多的应该和“牺牲奉献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自体状况、内心的承受力、转化力,所导致应对方式与倾向性对于母亲自己、孩子、乃至家族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这里涉及到的点很多,我所Get到的有:
1、男权社会下女性作为母亲的自我认同。
在男权社会的语境下,妻子与母亲的社会功能,在这个点上ZJ提到了“制度化的母亲”。郑捷:“所谓‘制度化的母性’是诗人、女权主义者Adrienne Cecile Rich在1976年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男权社会对母性赋予的一种期待........一种‘无须讨论’的默认状态,一种绝对正义。”
“第一层建构:‘血缘’......女性怀孕后,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孩子的爹是谁?’......女性变成了孕育的容器,几乎丧失了主体感......这是一种主流社会对于‘血统意义’约定俗成的认知。”
“第二层建构,即是‘母亲是子女的首要照料者’以及‘母性是始终吧孩子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前的’......在‘养育孩子’与‘发展自己的人生’之间,(大多数母亲)依旧是一种焦头烂额的状态。”
“绝大多数女性,以直接牺牲了自己全部生活的方式完成一轮基于主流社会的认同。”
那问题就来了,从女性到母亲的角色变换的过程中,这种看似“顺应社会主流的角色转换”女性准备好了吗?女性都能、都愿意做这样的选择和承担吗? 如果真的女性以压抑自己本心的方式,真的做到了这种“牺牲”,她身上不会出现任何的“负作用”吗?
“但是这样所造就并不是一个智慧的母亲,反而是将自我实现建立在孩子身上,变成了一个有毒的母亲。”
2、有毒的母亲
是你(母亲)创造了她(孩子)?还是你发现了她?
T:一个母亲主体一旦丢失,孩子的灾祸就来了。毒在哪里?在自我实现中,母亲把孩子视为一个自我实现的客体。也就是说孩子没有使用母亲,而是母亲把孩子当作客体来使用。在中国就特别突出。很多母亲带孩子去上各种培训班,她的那种用力,到了极致!
我自已放弃了,没希望了。我的孩子一定要优秀。这时候孩子会作为一个客体被母亲纯粹的使用。
T:男权社会的标准:你少去乱精神,把孩子带好就行。这里的基于这样的自我认同就是:我应该像他们说的那个样子的去过生活。我就应该乖乖的、不去乱精神,她在内部完成了这个自我认同。这个点是没有错的。但这个就是最要命的了。这种人的人格马上迅速就僵化掉了。因为她是以牺牲了自己的全部的方式,说白了主体就会有一种丧失感。但是你就认同啊!我不需要多少主体,我就跟着我男人走,跟着这个家庭走,我这一辈子都奉献给我的男人和这个家庭。你们熟不熟悉这句话?“我一辈子都为了你们啊!”但到50多岁的时候,她发现她被她的孩子抛弃了,她也被她男人抛弃了......
3、“最好的家,就是父亲爱母亲。”
“与其说要求父亲作为重要的客体出现在孩子的生命里,还不如说作为重要客体出现在妻子的生命里。”
父亲在孩子早期的亲子关系中,是通过对母亲的爱来为家庭提供安全、和谐的背景音乐的。
从这个点上我很深的看到了,家庭中不同角色的责任与分工。在孩子的婴幼儿期,母亲的对孩子的照料,花费了母亲大量的精力和情感。父亲对于母亲的爱护和关心,则成为了母亲对宝宝和家庭投入有品质爱意的基础。由此页才能推动家庭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二、绘画&内心的呈现与解码
这个话题源自于,WLL晚托班上的两位小学2年级孩子,持续出现的攻击与被攻击事件。Q经常打Z,Z一直在忍受着被打(尽管爸爸让他打回去,他仍然觉得不能打同学。所以一直处于被打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晚托班负责人、兼老师你会怎么应对?
从现象的层面上来看。一个持续打人的孩子,屡屡提醒仍然没有效果。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恶意与攻击性。而持续被打不还手的孩子,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懦弱和退缩。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需要怎么去应对和处理呢?
T给出的知道性策略是:两个人坐下来通过互相赠送绘画的方式。
什么情况?打人与绘画怎么扯上关系了?
跟随着WLL对两位孩子的三次作品的呈现,以及在绘画过程中接结束与与孩子对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奇妙的内心世界。
第一轮:Q一开始各种推脱,不知道要画什么,最后决定画一幅彩虹送给Z ,因为觉得彩虹漂亮。Z则把自己最喜欢的小船,通过双面涂色、请妈妈帮忙叠成小船后送给了Q。
彩虹Q 大面积涂色其中一面Z 小船第二轮:Q画了一幅“绿树红花”,送给Z,因为他觉得“树和画多了,有绿色植物,就有清新的空气。”Z在旁边提醒Q别忘了画一阵风...... Z虽然画的时候事件晚了,但他还是采用了双面涂色加上折叠的方法,他想要坐一个火箭给Q,但因为不回坐,最后折成了一架飞机。原因是:“我喜欢飞机,因为飞机可以在天上。”
Q加了风 Z帮助他加了更明显的风 Z为准备折飞机的纸涂上色 飞机Z第三轮:Q画了一幅小船,为了让船块一些,他画螺旋桨和船桨。水低孩画了一块石头。Z画的是坦克,画玩后边唱歌边疯狂的涂色。当问到为什么要画坦克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我孩没有画过陆地的东西给他,坦克可以在水里,可以在陆地上打仗。”
小船Q 坦克ZQ从一开始的不知道画什么,稍显僵硬的彩虹、再到“绿树红花”中的清新空气。我们发现了Q身上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充满着暴力和攻击性。而Z提醒Q在画上加上一阵风,让我们看到了两个孩子在绘画中开始了一种友好的、新的互动方式。尤其最后一幅小船中,他开始主动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为了让船快一些,他画了螺旋桨。我们看到了Q在一步一步的找到了去表达自己的路径。
在T的分析中,我们感受到了Q在表达路径上的关闭状态。让他更多只能通过攻击来表达和宣泄自己。而绘画成为了他的一种表达自己的新的可能和经验。
而Z,从第一幅作品中,把自己最喜欢的小船,通过涂色到请爸爸帮忙折叠的方式,做好送给对方。我们感受到了Z并没有我们成人以为会产生的对于Q的怨恨,于此同时从Z请母亲帮忙上面也看到了Z在调配和使用着他身边的资源。他的路径相对于Q是更多路径的。
不知不觉中,两位孩子的打架情况不见了。通过绘画的方式,孩子们的内心得到了一次互动、表达和宣泄。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两个人不同的内心状态和自体状态得到了一次呈现。
这让我们很自然的想到了绘画治疗,那什么是绘画治疗?
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
“绘画艺术是一种玄乎却神奇的语言,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绘画解读受访者的心灵密码,偷袭深度困扰人们的‘症结’从而对症解题,让受访者子啊一定的事件内得到帮助和缓解,是心理健康恢复的手法之一。”
“绘画治疗是心理健康疏导和治疗的方法之一,绘画者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通过绘画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呈现出来,同时,在绘画过程中,绘画者在心灵上、情感上、思想上,将获得负能量的释放、解压、宣泄情绪、调整情绪和心态、修复心灵上的创伤、填补内心世界的空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自信心,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
在总结的时候CJ提到:“那两个小孩的画,打人在观察小孩的过程中,有太多自己的只是框架,绘画是一个通向小孩心灵的一个宝贵的路径。画的解读,不是小孩子去解释,我们没有机会去破译这个密码。小孩是自己的解码者。成人更多的是通过言语的表达。那个实际上是被加工化的。”
关于绘画与孩子内心的呈现和心智的解码,这个点让我受到了很大震撼和启发。作为一名绘画的老师,我班上孩子的绘画作品资源可以说举不胜举。但是如何通过绘画来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在自我呈现、自我确认和自我表达等维度上进行深化和拓展。是我一直被困住的地方。让我的绘画课程,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级的美感层面。而是让孩子自己在绘画的过程中,去表达和发现自己,让他们成为了创作的主体和解读自己作品的主体。这样连续的推,对于孩子的有意识绘画和自我观察与接近有很大的好处!
在这个方面,我将从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绘画课程的不断实践与反思中去探寻。
在这个点上T着重提到的理论点是:
* 【使用客体的障碍】:
1、对象化的能力与边界。要形成关联,就一定要形成边界。没有边界是没有关联的,它就在你的幻想中,就没有分出边界来。
2、对象化的能力与空间建构力——共情
3、对象化的能力,与使用中的建构和转化的能力。
4、对象化的能力与主体的幻想之间的现实调教。
T:绘画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去对象化的过程。包括使用颜料,勾线条和形状都在完成一种投射、建构和转化。这里的核心是主体欲望中的反思与行动间的回馈机制,就是你欲望,你内心中想什么,你会在你的绘画中表现出来。这种行动间的回馈,你就会形成反思、观察的路径。
三、退行是一种依赖状态,从亲密关系,尤其是恋爱关系中,由退行去看一个人的自体状态与选择的倾向。
《温尼科特传》P191 页提到:“退行不仅只是返回婴儿期,而是孩包含了逻辑的成分,偏向偏执的状态,因此需要一个特别的保护性环境。”“自从有过退行经验,我便向以需求而较少以欲望的角度向病人诠释。”
在这个点上T 首先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欲望”,与温尼科特提到的“需要”进行了对比和解读:“欲望强调本能,需求强调客体关系。”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不断发展和细化的进程。
1、婴幼儿早期的退缩情况
T:“当你2岁的时候,语言已经全面发展出来了,你可以叫人、表达你想要的诉求。环境的干扰就出现了。你的需要不一定是环境能够接受的。比如你妈不喜欢你老要去要的方式,孩子强盛的去要,就会被打压。技巧性的——就是要退缩一些。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退缩策略,以面对这些干扰。”
2、你要让孩子知道,需要是有边界的
“原始的需要孩子是不知道怎么把握和控制的,它需要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一轮一轮的澄清,明晰边界。哪些东西在什么样的阶段是不可以的。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去看到他的需要与父母乃至外界所愿意和能提供的边界。
T:“无数的治疗中,我深刻的体验到的。欲望强调的是本能,需求强调的是客体关系。要的是关系。我更倾向于是需求而不是欲望。
(1)退行与偏执。很多退行的人都有重要的特征,带偏执。
(2)退缩与干扰的策略,当需要出来的时候,干扰就开始冲击他们。父母的意志是绝对不允许你无限制的需求的。干扰的核心,全部都是对你需求的干扰。
(3)欲望强调的是本能,欲望是共性的生物性的,没有特征。看孩子门的需求,里面多折射出来的客体关系。幼儿所表达出来的需求常常是对一种客体关系的期待。”
3、从恋爱的角度去看退行与依恋状态
T:“退行的视角去找男、女朋友。当他有亲密关系以后,很多的力量、方向、努力的东西,马上就撤销了。有的人一恋爱,重新完成一个最有力量的自我确认,而把人生更有力量的架构起来。”
T:“恋爱中的退行是最容易发生的。但是就是非常少的有一种人,就是在恋爱中完成自我的发声的。很多的婚恋,越来越走下坡路,拉不起来,往下面坠。这就是退行阻抑的。所以有的人在婚姻中粘度太深了,所以容易崩解。太依赖婚姻中的对象给她,她所期待的力量。”
在恋爱与恋爱中的退行这个点上,我有很多的体会。从自己身上、或者从身边的人身上。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这种退行的存在,只是程度不同。
本次备忘中最有感受的三个点:从母性角色认同到究竟是母亲使用孩子,还是孩子使用母亲;由绘画探寻内心世界的奇妙体验;再从亲子关系以及恋爱关系中去看到退行。三个看似不同领域的三个点,但是它们的背后,却都与人的自体状况紧密相连。它们是自体状况在不同阶段和面上的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