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吗?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被这个问题给问住了,似乎没有什么特长,我们都在活成父母口中的样子,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是一脸茫然,努力搜寻。或许这种茫然,很可能才是大多数人的状态。
作者给出了几个方法
(思考……)
1、以无用的标准来寻找优势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则故事发生在1924年清华园一名叫吴岭澜的学生身上:
那时的他,是一个迷茫的少年,国文成绩满分,物理却多次不及格,可即使如此,他依然坚定的选择要学理科。
他的物理老师梅贻琦找他谈话,问他为何不选择文科。
吴岭澜的解释到,所有学习好的学生都选择理科,只有学理科做实业才能救国。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吴岭澜,明明优势明显,却视而不见。
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去接纳自己认识自己,而是通过设定一个又一个的标准化目标,把我们培养成标准化的成功者:
上好大学,填好找工作的专业,做稳定的工作,在该结婚的年纪结婚,在年龄最适宜的时候生孩子,过有房有车的生活……
因为这种标准,我们在判断行为时,会给行为贴上“有用”和“无用”的标签,凡是对标准化成功无意义的,即无用的。
哪怕这些无用的,是我们所擅长的,也会被主动摒弃,主动忽视。
你又如何知道,自己那些看似无用的特别之处,找不到自己的舞台呢?
以无用的标准来寻找优势,分清自己到底是没有优势,还是不认可自己的优势。
2、看时间和钱花在了哪里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
这个无用标准,适合那些本来就有特长的人,可我没有特长,怎么办?
看你的钱和时间花在了哪里。
人都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付出的,而且一旦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容易沉浸其中,从而付出更多成本。
这也让我想起我妹跟我提到的她在初中的时候的男朋友,就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上课的时候再看,下课的时候还在看,据说半夜还要看到2 3点。这个瘾是得有多大。后面上高中的时候这个状态也一直在持续中,不过高中的时候因为没有在一个学校所以他们没有在一起。后面我妹跟我提到他的时候,跟我说,他现在已经在开始去写网络小说了,而且还不错,似乎已经跟已经网络小说签约啥的。当时我也没有在意,现在想来,能自己有一件一直喜欢做的事情,那真的是很幸运的事。
每一笔花出去的钱和时间,都会沉淀出独属于你的人生体验,是独属于你的优势,通过你的努力,以另一种样子,成为你生活的全部意外惊喜。
所以,仔细盘点一下你的时间和金钱,看看它们流向了哪里;而它们流向的地方,是否隐藏一些可迁移的技巧、可复制的方法、可长久拥有的内容;而这些就是你的优势所在……
3、比较优势很重要
有人会说,我认真思考了,我真的没有任何倾向和偏斜,怎么办?
当我们在个人内部系统中找寻不到优势时,就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外部,你比别人多会的那一点,你比别人多工作的那几年,你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就是你的优势。
在横向上找到自己和同类人的具体差异,然后把自己置于行业的上下游,了解发展来源和未来趋势,就能发现差异有时候就是优势。
优势成长于后天努力
莫扎特说过:“我每天花8小时练琴,人们却用天才两个字埋没我的努力。”
天生平凡的我们,优势更是成长于后天努力的踏实土壤。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书籍《异类》中提出过“一万小时定律”:这世上从没有天才,有些人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而1万小时的锤炼是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根本没有在某件事情上专注过,没有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过思考,没有在某件事情上持续的投入过时间和精力,只要外界对某些行为一提出质疑就放弃……
这是找不到优势,还是懒?
是懒!
这个社会的浮躁之气也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又太过渴望成功,难免会被其他人影响。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表,别让任何人打乱你人生的节奏。
还是那句很文艺的话,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
图片来自一篇演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