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病”如何医治?如何让企业内部充满活力?如何让管理层和员工都恢复往日的激情?大企业化小经营,乃是必然的转型出路。
企业越做越大,如同笨重的大象,不仅无法舞蹈,而且连转身都很困难。管理层失去进取心,员工开始有养老的心态。机构臃肿,流程繁杂,各部门之间形成无形的“部门墙”。而企业的经营者,想要亲自管理每一个部门、每一块业务、每一个产品,却又分身乏术,身心俱疲。毫无疑问,这是患上了“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如何医治?如何让企业内部充满活力?如何让管理层和员工都恢复往日的激情?
大企业化小经营,乃是必然的出路。
事实上,将大企业化小经营,正是阿米巴经营的本质。阿米巴经营,由日本著名企业家、被人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创建。而这也正是稻盛和夫创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京瓷、KDDI,让濒临破产的日航起死回生,再现辉煌的秘诀所在。
越小越容易生存
阿米巴是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存活了几亿年,恐龙都已灭绝,它却依然生存。这说明,生命体越大越容易消亡,越小反而生存力越强。
稻盛和夫从中获得启示,创立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将大企业划分成单独的、微型的名为“阿米巴”的组织,让它们如同小企业一样,独立经营。
阿米巴经营是个单细胞,单细胞生物有三个特点:第一,单独经营;第二,有组织性;第三,阿米巴单细胞所有的功能都由一个单细胞完成。具体来说,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主经营阿米巴,让每一位员工都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民经营”。
然而,这只是稻盛和夫创立的阿米巴经营的主体,实际上,阿米巴经营包含了三部分。这三部分为“道、术、体制”。道就是以哲学和经营理念为前提。而体制,就是将一个企业划分成若干个小企业,让每个小企业进行竞争,最终通过内部竞争来增强对外部竞争的优势,从而激发每个员工。术,则是指经营会计,也就是方法论。
让阿米巴经营落到实处
“道、术、体制”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需要落到实处,经营才有成效。
如果将经营企业比喻成盖房子,那么,阿米巴“以心为本”的哲学和经营理念就是地基。以心为本,就是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将别人想要的东西给他。然而,做到真正的以心为本,却需要机制、理念、方法的完全吻合。
打好地基后,则需要框架。阿米巴经营的框架就是将企业划分成最小的组织独立运行,以此激发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但中国企业的最大问题是,划分的组织不是最小的组织,它们往往是划分到部门,实际上应该划分到车间下面的工序。
有了独立经营的框架,还需要进行内部交易和独立核算。只有这样,独立经营才能落到实处。
以某物流企业为例,由于没有定价权,要找到更多的利润空间,就只有依靠作业部门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该公司将各个部门分成不同的业务板块,不同的操作情况,按照不同的重量制定收费标准,然后在企业内部让大家互相交易。内部交易的目的,并非让作业部门获得收入,而是传导市场压力,倒逼作业部门提升市场活力。
而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如何才能知晓每个阿米巴经营的效果?如何才能掌握每个阿米巴的经营问题呢?
企业做大之后,任何老板都无法将企业完全看清楚,所以必须化小,让每个很细小的经营单位进行独立核算,从而知道亏在哪里,赚在哪里。
稻盛和夫的做法是,让每一个阿米巴组织都编制经营会计报表,进行独立核算。与常规的财务会计报表不同的是,经营会计报表按照阿米巴组织进行核算,体现的是生产效率。
通过经营报表上生产效率的核算,每个阿米巴组织就能清楚了解他们的指标,从而不断优化流程以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培养“全民经营”意识。而企业的决策人通过对每一个阿米巴组织经营报表的了解,也能掌握来自基层的实际动向,以便更好地作决策。
阿米巴经营解决什么问题
企业壮大之后,是否要向下放权,如何放权,也是很多企业经营者思考的问题。然而,他们却走进了一个误区,只进行流程的放权。比如,在一个流程中,有七个人签字,但问题出现之后,七个人都有责任,而七个人似乎都没有责任。
流程放权并不是真正的放权,而是责任的转嫁。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像阿米巴经营中,用数据放权,而数据就体现在经营报表中。
每个部门都可以用数据说话,营销部门对公司的利润影响了多少,生产部门带来多少影响,后勤部门的固定费用带来多少影响,数据显示一目了然。
正是因为每个阿米巴组织都有自己的经营权,自主负责盈亏,激活了员工的经营意识,使他们从普通员工转化成懂经营的员工。而每一个阿米巴的领导人,实际上就是在运营一个微型企业,从而也培养了他的经营能力和运营企业的能力。
总之,机制要变,但要围绕着人来变。
阿米巴虽好,但落地却不容易。阿米巴经营是一把手工程,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必须由企业的经营者亲自发起,并坚持到底,而不是企业财务部长或者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
中国阿米巴联盟公众号:CAMA3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