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打打就好了!”
“温柔而坚定?我一个人又上班又做家务还要管孩子,我可没那么多功夫跟孩子聊,有的事,吼一吼、打一顿真是又管用又省事!”
“如果我不打孩子,将来他怎么面对挫折?”
……
你是否被父母如此对待过?
不管你是否为人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上,你是否下意识支持以上做法?
如果你不支持,你能说清楚为什么不支持吗?
如果你遭遇丧偶式育儿或者要一个人支撑一切,在精疲力竭而孩子哭闹不止之时,你能阻止自己不被情绪操控、对孩子吼叫或打骂吗?
如果我们大脑中缺乏相关育儿知识、概念的清晰理解,大概率是,我们会遇到情不自禁采取吼叫、打骂这种宣泄情绪和看似多快好省的暴力互动方式。
以我自己为例,在孩子4个月左右的时候,有几天需要我独自全力带娃并搞定吃喝拉撒。平时奶奶照顾得太好,我这个新手妈妈完全还没有出师,突然要独当一面,自然处处吃力。
有一回给孩子洗澡,她突然大哭大闹、怎么也不配合脱衣服。衣服已经弄湿了,我很担心孩子感冒。新手爸爸在旁边不停地催促、支招。我在担心、焦虑和对队友的不满中情绪崩溃,竟然对着这个4个多月的小婴儿恶狠狠地吼叫“不要再哭了!”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母爱感很强的人,但实战养娃一年来,我深深体会到,这件事,决不能光靠情感、本能,一定要追求科学认知,用科学指导实践。而且不光要自己懂,还要引导、熏陶自己的育儿合伙人们,形成更好的教育合力。
在投资领域中,人们笃行,不懂的不要买,买了大概率也拿不住。同样的道理,在育儿中一样适用。不懂育儿,我不敢说一定失败,但是大概率会走弯路。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原生家庭有颇多遗憾的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
说回打骂孩子这事。在跟着陈忻博士学习之前,我只是隐约感觉,这事不好吧,为什么不好?说不清。而且,事实证明,在自己能量很low的时候,我会被情绪驾驭,情不自禁采取这种粗暴简单地方式。
陈忻博士的观点直接、鲜明:打骂孩子,这事不行。
不是轻重问题,而是性质问题。不行,就是不行。
为什么?
the Self-driven Child一书中说到,人的大脑在婴幼儿期间和青少年期间发展速度最快。
在婴幼儿期间,孩子惹恼大人的行为,有多少是错误的、不可饶恕的呢?没有!孩子们制造的麻烦基本源自于成长、发展的需求、尚未发展成熟的大脑、身体、表达能力的薄弱。
如同一株幼小的苗儿,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而不是暴风骤雨的折磨。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提供温暖、支持、有充分反馈的环境,呵护他们身心的发展。健康发展的身心,才能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考验。
听起来很鸡汤?
陈忻博士还从神经发展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大脑有个负责应对压力的指挥中心,叫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简称HPA轴 or HTPA 轴。
孩子婴幼儿时期,HPA轴是没有发育成熟的。
当面对压力时,HPA轴启动,调动身体应对压力。当压力缓解,HPA轴恢复到待机状态。正常、健康的HPA轴系统大部分时间都是待机状态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HPA轴就处于长期开启状态,不用说,就是超负荷运转了。成年人在长期压力下尚且感到不适,更别说大脑和神经都发育不成熟的婴幼儿。若婴幼儿的HPA轴长期高负荷运转,必然会对大脑产生严重而持久的负面影响。
而生理发展也是情感发展、社交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的基础,所以,一个经常遭到暴力对待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叙利亚战区的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发育缓慢、经常尿床,就是HPA轴超负荷运转的后果。
当然,生命力是坚强的,只要不是让孩子长期处于压力、暴力环境中,偶尔控制不住,打骂了孩子,也不会造成令人心痛的后果,父母能注意到这种方式无效而有害,养育就能朝着更有爱、更亲密、高效的方式发展。
爱,才是孩子最好的铠甲。
我邀请你跟我一起,做一个坚决不用语言暴力或肢体暴力对待孩子的家长!
我邀请你跟我一起,向自己的育儿合伙人示范科学育儿观念!
祝你在正确的育儿理念指导下收获轻松、愉快的养育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