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温暖了一个冬天的梦想,却禁锢了整个春天的自由。”2020年1月31日,在女儿高诗宇背靠墙壁,面朝窗户,沐浴阳光的照片上,我写了这两句话。没想到一语成谶,疫情成为一个全民的噩梦,自由成了整个春天的奢望。
“庚子新岁日,流疾泛滥起。雪落天渐寒,路封行人稀。闲暇多孤坐,正是读书时。纸翻随君意,寻春书不知。”几句无聊时的涂鸦,让生活在经过最初几天的恐慌和无助之后,慢慢进入非常态下的正常轨道。
“停课不停学”,让儿子开始了不一样的高考备考,而五岁的女儿也开始满世界地找她的快乐,我们也突然有了大把的时间来挥霍。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在家里,自由和懒散是最大的敌人。我们模仿儿子学校的时间表,也制定了家庭一日作息表。每天早上六点钟,儿子洗漱完毕去上早读,我开始在客厅“转圈”,妻子去厨房忙碌,女儿还在梦中甜甜的睡着。
一天的生活在清晨小米粥或豆浆的清香里开始。
女儿很喜欢画画。正好我们有时间把她以前的画整理成册,居然是厚厚的一本。女儿很得意,我们也很惊奇。于是日子就从画画中慢慢丰富起来。
病毒居然是假期画画的第一素材,满纸的病毒好像到处蠕动,她还让我在旁边写上“冠状病毒很可怕,疫情期间少外出。宅在家里各自忙,没人陪我好伤心”。原来孩子眼中的病毒是黑色的,而我们的陪伴看起来并没有在孩子心中。
白衣天使不仅在电视里,也会落在她的画纸上。一双天使的翅膀,还有一颗红色的爱心,当然黑色的病毒被白衣天使挡在屏障之外,还非要让妈妈写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她还会用拳头作画,把小小的手放在画纸上,彩笔随手一勾勒,就是一个无比凌厉的拳头,当然不忘把病毒打败;或者展开手指,就是一只大灰狼,或许又是一只大公鸡、一棵大树,童年的世界里有无数稀奇古怪的东西。
她把哥哥小时候画的画拿出来,创意模仿,又把我的一张漫画拿出来,都模仿的栩栩如生。最温暖的当然是现在还在床头挂的那一幅画了。她说没有见过爸爸妈妈结婚,所以画一幅爸爸妈妈的结婚照,她的妈妈还穿着婚纱,长发飘飘呢?而且天上还有星星,还让我们一起牵着手。她说这样就可以天天看到爸爸妈妈结婚了。
女儿也很喜欢做手工。惟妙惟肖的,尽其所能。北园的老师很负责任,经常在班级群里发一些手工纸视频。
她用彩纸做了四只小兔子,颜色不同,大小各异,她说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兔,蓝色的是爸爸,粉色的是妈妈,大的是哥哥,小的是自己,还把它们放在一起过家家。我把它们照了下来,我和妻子的微信头像就用的是这个,经常有朋友说,好有爱的一家人。
她用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做了一本立体书《白雪公主》。自己构思,自己画画,自己涂色,自己用胶水粘连,每一页都有人物、建筑、树林、溪流,她还让妈妈在旁边写上故事内容,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神气活现地给我们讲上一段,才在公主梦里快乐的睡去。我把它放在电视柜上,看它的时候比看电视还多。
她还和我们用废弃的纸箱做了一只大老鼠头套,戴上在客厅里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而我们只能做可怜的老猫,被她追的到处乱跑。她还用小剪刀和彩纸做一堆的青蛙,比赛蛙跳,静谧的夜晚,便只有“蛙声一片了”。
当然她最喜欢的还是和哥哥一起玩游戏了。高大的哥哥站在床沿上,一条腿,就是她的秋千,可以晃出许多欢笑。哥哥宽厚的背,就是她最稳妥的船,扬帆起航,在各个房间里起伏远游。还有就是哥哥那有力的手臂,就是她的飞机,可以转上一圈又一圈,好像在蓝天上翱翔。当然,她也是一个合格的“跟屁虫”,哥哥和爸爸在客厅展开投篮大赛的时候,她就是小小球童,跑前颠后,忙个不亦乐乎。
她把卧室的一角改造成自己的小天地。把大大小小的布娃娃排排站,她做小老师,给它们背唐诗,讲故事,唱儿歌。她也会做妈妈,给它们洗澡、穿衣服。小天地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可以独自待上很长时间。
但是一个人的快乐是短暂的,她总是希望能够帮妈妈做一些事情。每次吃完饭,收拾碗筷是她的快乐;打扫卫生,用拖把拖地是她的快乐;整理家务,把茶几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是她的快乐。特别是妈妈包饺子的时候,她也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歪歪扭扭的饺子就是她的快乐。因为长长的假期,有一家人的陪伴,她的快乐就是无穷无尽的。
日子在等待中慢慢过去,疫情在努力下渐渐消散。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是她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是她的快乐,也是我们的快乐;是她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
我们为她设计的“格格品格排排站”上的小红花越来越多,感恩、礼貌、主动、耐心、勤奋、好学、守时、条理、尽责、卫生………三十多个好品格,六百多个空格,在一天天的积累中慢慢充盈,她已不再追究红花的多少,然而好品格却在行动中渐渐养成。
她守时,每天的动画片在要求时间后准时关闭;她条理,早上起床后把自己的被褥整理的井井有条;她富有创意,做出了许多我想也想不到的小玩意儿。
她好学,并努力坚持。每天妈妈都会给他播放英文故事、唐诗成语,一遍一遍地“磨耳朵”,她从不厌烦,并下意识地去感知、去学习、去获得,渐渐地伴鱼儿英语也可以说的像模像样;她背唐诗,和妈妈的学生一起,《爱莲说》《陋室铭》还有《木兰辞》,居然有了几十首;她开始慢慢认字,经常在妈妈带她出去玩,认出许多标语和牌匾。
她有耐心。每次练习舞蹈动作,总是要和老师的要求一模一样。有时因为一个动作和平时跳的不一样,就觉得自己做的不好,练了30多遍,哭了三次,让妈妈抱着哄了两次,最后才对自己满意,并让妈妈在“品格排排站”里,为自己奖励耐心、坚强。
然而,她更渴望回归学校。她说,她想念幼儿园,想念南老师,想念杨老师,想念刘老师,想念园长阿姨。教育,家庭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学校才是真正的育人场所。教育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更需要专业所长,润物无声。党政北园在疫情期间,坚持每周的空中教室,每一期活动都在丰富着孩子们的居家生活、学习游戏。它不仅网络指导,还从生活能力、热爱祖国、疫情防控等多个角度与家长一起为孩子努力。记得那是第十期空中教室,南老师打电话说想让高诗宇讲一个革命故事。虽然我们都是老师出身,但对幼儿教育还是知之甚少,南老师便在微信中随时给予我们交流、指导,从内容、到神态,从编排、到编辑,事无巨细,无微不至。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步飞快,并成功完成故事讲解和录制。当朋友圈中收获满满点赞的时候,由衷感谢孩子幼儿园的老师。
春暖花开,阳光正好。当收到幼儿园老师开学通知的时候,我们知道疫情已散,生活如常。女儿也非常期待,她的妈妈帮她写到,“久违的北园啊,天天我走过你的门前;敬爱的老师啊,夜夜我梦见您的笑颜;提前穿上我心爱的校服,想早些重入您的怀抱。”在开学的前一天晚上,睡梦中醒来居然看见孩子趴在窗台上,她说在寻找天上的星星。“妈妈睡着了/爸爸打着呼噜/夜在凌晨三点睡醒。听睡前故事的童话里/一个美丽的公主/寻找天上最亮的星星。我用小脑袋/撑开夜的眼睛/还要那一双小手/拨开窗帘的眉毛。梦的天空/像幽深的城堡/在王子的呼喊里/静静地打开。我数来数去/却发现/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童话里的主人公。天亮了/妈妈昨天说/今天我要上学了/我在妈妈的眼睛里/找到了最亮的那颗星。”
父母和家人的陪伴,是爱,而老师和同学的陪伴也是爱。看着孩子走进校园的背影,我想,陪伴不是永远,牵手只是同行;也许家长的放手,才是孩子的成长过程;而将来,我们只能跟在孩子的背后,看时光变老,看你们慢慢长大。
用今年春节家里贴的一副春联结尾。
诗书文章锦绣年华,天佑神州太平盛世。
愿儿女快乐,健康成长!
愿天下静好,人间平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