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黑家院遗址

黑家院遗址

作者: 青霜令使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16:13 被阅读0次

    在汉江流域上游,汉江北岸,距离郧阳城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是郧阳区安阳镇龙门川。龙门川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周围群山环绕,是一个地形相对封闭的狭长盆地。盆地内发育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龙门河,沿龙门河两岸分布着平坦宽阔的河谷阶地。在龙门河谷阶地东部的中央有一个滨河小村,叫黑家院。该村以姓氏命名,先前曾有黑姓人居住。“黑”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按《说文解字》读音为“hè”。 因村中有何姓,所以人多误把黑家院作何家院,或将黑(hè)错读为“hēi”。

黑家院遗址

                    黑家院遗址发掘现场

    黑家院属安阳镇小河村2组,地处龙门川腹地,这里土地平旷,沃野菁菁,村庄周围大片农田在道道清流环护下向远方绵延,村中绿树环合,紫霭氤氲,竹林、池塘的点缀让这个村落祥和而宁静,村前不远处,水量丰沛的龙门河溅溅奔流昼夜不息,在这里,出门种地,下河捕鱼,生活悠闲而便利。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黑家院东部田野中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初步探测该地为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2006年12月10日至2007年2月6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发掘。勘探面积12000平方米,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考古研究发现,该遗址主要保存有石家河时期文化遗存、汉代文化遗存、明清文化遗存等,文化层堆积厚度达0.58~2.06米,文化遗存信息含量十分丰富。在该遗址发掘揭露的包括古地面、房址、灰坑、灰沟、水池等重要遗迹以及石家河文化时期、汉代时期、明清时期的文化遗物等都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黑家院遗址是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项目之一,也是龙门川目前所知的唯一一处古文化遗址。

    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该处居民处迁至湖北仙桃,该地现成为丹江口水库淹没区。

    黑家院遗址地表面为耕地,地层堆积主要有4层。根据其特征及地层关系从上至下依次为:  第1层,黄色耕士层,土质较松软,表面种植有农作物,厚25~30厘米。第2层,黄褐色扰土层,土质略硬,厚4~80厘米,深29~110厘米,主要成分为黏士,士壤颗粒较细,包含有红烧土块、青灰砖块、青灰瓦片等。该层分布有房址、水池、牲畜活动场等零星遗物遗迹。根据地面遗物和相关遗迹的时代性质来看,属于明清时期。第3层,灰褐色黏士层,土质硬度一般,土壤颗粒细小,厚20~78厘米,深49~188厘米,包含有丰富红烧士块和陶片,以及各种石制、陶制工具等。陶片主要为夹砂红褐陶、泥质红褐陶、泥质灰陶等,陶片以素面较多。该层地面较为平整、坚硬,表面分布有房址、开口灰坑、灰沟等遗迹。根据地面遗物和相关遗迹时代性质判断,属于石家河文化时期。第4层,褐色黏土层,土质硬度一般,土壤颗粒细小,夹杂有较多红烧土碎块,厚9~18厘米,深58~206厘米,为生土层浅红色砂质黏土。

    黑家院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为石家河时期文化遗存。在该遗址,科考工作者共清理发现石家河时期灰坑5个、房址10座,以及大量属于该时期的文化遗物和人类活动的遗址活动面。该遗址中的灰坑平面主要为椭圆形,底部呈锅底状,灰坑内均填有褐色黏土、红烧土碎块、陶片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的痕迹明显。

    该时期的房址包括圆形和长方形2种,均为地面立柱式建筑。长方形房址面积较大,半圆形房址面积较小。这些房址的房基大致经历了如下建筑过程:先是在生土层上清理出一个底部及边缘不规则的房基坑;然后在坑内堆垫红烧土并予以夯实,加工出屋面;最后在填土上挖筑柱洞、立柱建房。这些地面立柱式房屋建筑均无柱础,但都在柱洞底部和立柱周围填充了较大的红烧土块,从而保证立柱能够牢固支撑房架。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考古研究中,关于石家河时期的房屋建筑形式方面的科研资料一直存在严重不足,该时期的房屋建筑发现也少之又少。在此之前,考古人员仅在湖北当阳季家湖遗址和江陵张家山遗址中发现有两座残存的半地穴式房址,以及在湖南安乡划城岗遗址、临灃太山庙遗址发现有少量残存的地面立柱式房址,但其样本数量与现存规模均远不及黑家院遗址。黑家院遗址中的文化遗迹,特别是房屋建筑遗迹,对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黑家院遗址中文化遗物,主要包括陶片、石制品和动物骨骼3种。陶片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陶色往往不纯,以红陶、褐陶、灰陶、橙黄陶较为多见。器形包括陶铃、陶纺轮、陶鼎、陶杯、陶罐、陶壶、陶碗、陶器盖等。这些以生活用品为主的陶器小巧精致、古拙朴素,充分显示出了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黑家院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共50件。这些石制品主要分为砍伐工具、农耕工具、手工艺工具和狩猎工具等四类。其中砍伐工具最多,有30件;其次为手工艺工具,有11件;再次为农耕工具3件,狩猎工具2件。

黑家院遗址

                    黑家院新石器石斧

    砍伐工具主要为石斧和石锛,其中石斧18件,石锛12件,石斧根据刃缘磨制状况分双面刃和单面刃两种。双面刃石斧有7件,单面刃石斧11件。这些石斧横剖面和纵剖面均为不规则四边形或不规则梯形。12件石锛中4件保存完整,石锛的横剖面和纵剖面均为不规则四边形。这些砍伐工具柄部和刃部平面形状均为凸刃状,侧视形状均为直刃状。手工艺工具为圭形凿、锛形凿和石楔,共11件。圭形凿7件,4件完整。橫剖面和纵剖面为不规则四边形。锛形凿3件,均完整,平面形状为不规则长方形。石楔1件,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四边形。农耕工具共3件,分别为石刀、石钺和石铲。狩猎工具为有铤箭簇2件,均保存完整。两件石箭簇索材分别取自白色硅质岩和片岩,平面形状似柳叶形。其中一件横剖面为不规则透镜体形、纵剖面为不规则三边形。另一件横剖面和纵剖面均为不规则四边形。其它石制品包括2件砺石残段、1件石网坠及石佩、石铃等装饰品。

    在所有石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一件石钺。这件石钺长165毫米、宽125毫米、厚11毫米、重390克,岩性为细砂岩。平面形状为梯形,横剖面和纵削面均为不规则四边形。柄部和刃部平面形状分别为直刃状、凸弧刃状,侧视形状均为直刃状,加工方式为打制、磨制和钻孔。石钺两面靠近柄部中部有一个两面钻圆形孔,孔径分别为外径22.23毫米、内径19毫米,另有一个圆形钻孔尚未钻穿。这件石钺两侧面和两侧边均匀对称,磨制光滑,器型精美,保存完整,是汉水流域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物精粹。 

   

黑家院遗址

           

                新石器遗物石佩、石铃

    黑家院遗址的石器大多为磨制石器,加工方式为打制和磨制,这些石器均有使用痕迹。在石器岩性的选择上,黑家院遗址的石器以沉积岩为主,多选择砂岩类,如细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其他变质岩和火成岩的岩性较少选用。所有石器器体都较小且精致,石器所体现出的手工艺比例和技术含量均明显较高。黑家院遗址的石器在类型方面以砍伐工具为主,如磨制石斧和石锛等,而其他类型的石器则较少。这说明,该遗址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活动以砍伐为主。

黑家院遗址

                    新石器黄腹鼬骨骼

    黑家院遗址土地肥美,气候温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宜居之地。先民们在这里用石制工具披荆斩棘,拓荒垦壤,他们除了从事农耕、渔猎等活动,还通过饲养家畜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肉食来源,以此来不断丰富自己的食谱。在该遗址中除了发现有蚌、螺等软体动物的外壳,还发现有黄腹鼬及许多家鹅、家猪、家牛等动物骨骼。这表明,当时该地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业也在稳定地发展,以家畜为私有财产的现象比较突出。

    黑家院遗址其他时期的遗迹遗物还包括汉代时期的2个残灰坑。明清时期的1座房址、13个灰坑、1个水池,及该时期的残瓷器、铁器等。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而石家河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石家河文化是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的晚期阶段至夏代统治的前期,距今约4600─4000年。这一时期是原始社会末期向文明社会转变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考古研究对我国史前社会生产生活、社会性质结构、聚落发展演变、民族形成与文明起源及廓清我国上古史中的迷雾,探讨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石家河文化分布地域较广,遍布湖北全境,该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被考古界粗略分为汉水地区、鄂东地区、洞庭湖地区等不同认识区域。这些区域之间文化关系上的区别与联系;原始社会末期和国家文明形成的阶段;北方中原地区文化与长江中游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以及该时期的房屋建筑形式等,一直是考古界研究的重要方面。黑家院遗址石家河文化时期遗存的重要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仅为该时期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更对该时期相对匮乏的科研资料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郧阳区黑家院文化遗址、青龙泉文化遗址、大寺文化遗址等,共同编织出了一幅郧阳新石器时代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他们共同推动古老的郧阳穿越岁月风尘,由史前文化走向文明的门槛。如今,该遗址虽因丹江水库增容蓄水,永久沉寂于江底。但是,它仿佛依然闪耀着淡淡的幽光,屹立在时空隧道,向人们讲述着天地玄黄、岁月沧桑。

相关文章

  • 黑家院遗址

    在汉江流域上游,汉江北岸,距离郧阳城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是郧阳区安阳镇龙门川。龙门川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

  • 郭家院遗址

    郧阳区安阳镇北方,层峦叠障。发端于该镇大峪沟村的细峪河,汇聚道道清流,蜿蜒穿行于群山之间,在乔家山一带冲破重重...

  •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百度百科)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约5...

  • 额济纳之行 — 黑城遗址

    当东方见晓,太阳渐渐升起,我们整理好背包乘坐大巴车来到额济纳第一站黑城遗址游览。黑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

  • 被遗忘的历史

    额济纳旗具有著名的居延遗址,属于汉代时期的。当地出土的文物足以证明历史的真实性。 额济纳旗有一“黑城”遗址,隶属西...

  • 孙家城遗址

    孙家城, 顺手捡起一块瓦砾, 抑或就是 三千年留下的陶片。 孙家城被浅埋在村庄, 在农田下, 被掩隐在丛林里。 大...

  • 一路美

    “去民和喇家遗址吧,顺便磨磨车。”老夫子说。 “反对,反对!”老婆子双手双脚都不赞成。 喇家遗址,号称“东方庞贝”...

  • 第六章 惊神

    “黑崎家当初与朽木,四枫院,志波并称四大除妖家族。黑崎家族当属其中最强,据说黑崎家得到月神祝福,可以使用拥有最强破...

  • 反思2

    我们参观了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西市,大明宫遗址公园,诗经里。还吃了biangbia...

  • 家院

    精致的人总是喜欢活的更细致一些,仔细把院落打理成符合家温暖舒适的样子。 奶奶就是这样的人,一边把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家院遗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z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