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站在先贤的肩膀上静静遥望 ——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有感

站在先贤的肩膀上静静遥望 ——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有感

作者: 墨雪晨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21:51 被阅读0次

    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在《庭诰》中写道:“观书贵要,观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这告诉我们读书时要掌握要领,掌握要领以博学为基础,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够抓住要领,即使在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我们也能把握住知识的精髓。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我们静静遥望着那些深邃的知识财富,即使在漫漫长夜中行走,我们也能感受到浩瀚的星海中那一颗颗指明前进方向的启明星。

    此刻,读完刘国正和顾黄初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我的内心就像经历了一场沧海桑田的变化,语文教育历史的厚重和宏大感深深地占据了我的整个思绪。我既为古代学者勤苦的精神深深敬佩着,也为一代代的知识变迁而赞叹不已。我的脑海里飞快地闪过一张张熟悉而又感动的画面,那里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教学活动的孔子、有行万里路而“发愤著书”的太史公、有主张“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有低吟着“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的刘勰、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韩昌黎、有高呼着“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居敬而持志”的朱子、有呼吁学问之道“求之愈难,则得之愈真”的黄梨洲等等,他们这些可敬的先贤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为古代语文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我们后辈之人,与他们相遇,站在他们的肩膀上静静遥望的时候,我们又怎能不感怀于心?当我们挥洒着热泪,告别他们的时候,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又开始在时代的角落里熠熠生辉。

    古代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是与古代社会的伦理教育、德性教育等结合在一起的;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则是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结合在一起。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育对人的要求都无非是一个“学”字。当然,学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觉人,使人有所觉悟;一层是自觉,自己觉悟。在《学记》中把“教”与“学”分开列举:“上学谓教,下学谓学”。在这里,教与学可为同一意思。可见,教与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这本书中,张隆华和曾仲珊延续历史学家的做法把古代语文教育分为七个阶段:远古至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在每一个时期内,都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出现,他们既为那个时代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指引着后来的追随者们。就拿儿童识字来说吧,秦代的李斯作《仓颉篇》、汉代的司马相如和蔡邕分别做了《凡就篇》和《劝学篇》。虽然最后只有史游的《急就篇》,完整地保存下来。但这本书具有集中识字、整齐押韵、注重实用和知识面宽等等的特点,对后代儿童蒙课本有很大的影响。唐宋以后盛行的《千字文》、《三字经》和《百家姓》以及各种杂字,都和《急就篇》有一些渊源关系。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不得不提到一本书,那就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出现最早,内容又最为完备的教学论著作——《学记》。全文1229字,22自然段,篇幅虽短,内容却相当丰富。开宗明义: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而我做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告诉我们无论是读书也好,或是做人做事也好,都不能耽溺于空想和幻想,要敢于去实践。实践是人生之中自我成长的重要一步!在《学记》中,对语文教学的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都有表述,有许多可借鉴之,但也有其局限之处。这是一本踏入语文教学岗位教师们的一本必读书。不读《学记》,无以为师。

    说起老师,在这本书中,给我最大触动的就是那些先贤们的读书与教育言论,他们亲身经历的读书教育方法和读书教育实践给我深深的启发。首推大思想家孔子,他一生坎坷,但无论游到哪里私学就办到哪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教学活动。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孔子整理了我国最早的教材。《诗》是进行诗歌教育的主要教材、《书》是进行政史教育的重要教材、《易》是最早使用过的哲学教材、《乐》是陶冶性情的重要教材、《春秋》是进行历史、道德、伦理等方面教育的重要教材。由此看来,孔子既重视学文,又重视学史;既重礼教,又重乐教;既重陶冶情性,又重启迪智慧。语文教育和其他各科教育是综合在一起的。这些思想对我们当下的语文教育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而汉代的司马迁是第二位令我感动的教育家和读书人。在他看来,“行万里路”是增长知识、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方法。他写《屈原列传》和《孔子世家》就曾经用到他的“浮于沅湘”和“北涉汶泗”的感性知识。在太史公看来,读书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写道“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好学”是指多读博览,这样才至于“寡闻”。“深思”是指深入研究,这样才不至于“浅见”。这里司马迁给人们提供了读书的有益经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语文阅读课本。唐以后文人学子,大都要读这本书。读它的目的,一是为了写文章,把它当作模仿的样板和取材的来源。二是为了应付科举。可以说,这本书对后代语文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魏晋时期的玄风盛行,这也对当时的阅读教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时人规定了儿童阅读的顺序,学童先要读完《孝经》《论语》,接着就开始读《五经》,然后是《老》《庄》哲学,接着是诗赋文章,最后开始读史书。而阅读教学的方法,大多数靠自学为主,有些人想要深造,就得外出找名师求学。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时人学习的热情和对学问知识的渴望。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盛行,我国语文教育的风貌为之一变。对于唐代士子来说,经书仍然是主要读物,但更加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很小的时候,儿童就开始学习作诗。唐代文人学习诗歌写作是很刻苦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而韩柳文成为后人争相效仿的时尚,对后世影响深远。不得不说韩愈读书达到的状态“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可见,当时唐人刻苦读书的状态和专心致志的表现。直到今天,韩柳文长期被选作语文教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宋元时期是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表现在教育上那就是书院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单从三次兴学来看,都是由当朝宰相倡导和组织的。如范仲淹的“庆历兴学”、王安石的“熙宁、元丰兴学”和蔡京的“崇宁兴学”。这使得教育愈加受到重视,教学内容也更加实用。但三次兴学,时间都不长,受到程朱理学的束缚,社会思想也日益走向僵化。张载和朱熹是宋代教育思想大家。在张载看来,在学习态度上,我们要“志”于学 、“慕”于学 和“博”于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义理。而在大学问家朱子看来,“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了,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这种严格自律的精神,让我们后人感到颤颤巍巍。在明清时期,黄梨洲先生便提出了“求之愈难,则得之愈真”的道理。顾炎武用《论语·之张》中的话“日知其所亡,励我们要刻苦用功的做学问。明清时期世界格局一大变,源于人们在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时候,思想得到解放。这是明清时期对教育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明末李贽作《焚书》,对封建礼教和假“道学”家进行了猛烈抨击。明末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戴震敢于站起来反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些思想都反映到教育上来,就促使人们去关注科技和器物层面。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1840年之后,我国开始慢慢踏入了现代教育的步伐。

    掩卷深思,我的心中仍然感动于语文教育历史的变迁,久久不能平静。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历史学的课题既不是仅只演历一次之事,也非漂流于其上的普遍的东西,而是实际生存上存在的可能性。”李海林也说“历史是多种可能性中实现了的一种。在这里,重要的不是这种以及实现的历史可能性,而是在历史的岔路上,是什么东西决定历史走上了它最终走向的这条道路。”

    是的,的确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先贤的肩膀上静静遥望 ——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cd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