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坐在开往北京的高铁上,听着音乐喝着咖啡望着窗外的风景,相比较成都30度的高温,车内舒适的温度让我稍微喘了口气。
上午的汉语课上出了我一身汗水,学生来中国7个月,学汉语的时间不过一个学期零4周,他们7月份就要考4级,4级的水平大概就是能够跟你谈谈新闻联播的内容,说“确认过眼神,是遇见对的人”的级别了,但目前他们可能会问“眼神”是什么鬼。从3级到4级是初级到中级的跨越,就好像从sorry 到apologize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他们很努力,认识很多的汉字还会写(这是汉语学习最难的地方)其中一个叫Lasta的女孩儿很聪明,学语言很有天赋(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慢慢认同语言学习是需要天赋的)。在教学中也深刻感受到汉语的确是一门很难的语言,初级阶段的单词可以有图片翻译实物辅助释义,语法也停留在SVO。而中级阶段,大量的抽象词汇,复杂又不那么具有系统性的语法,讲解起来是需要一定功夫的。
今天讲到“别”,课本中辅助的语义解释有“离别”,“你别去”,“她衣服上别了一枚胸针”,“区别”... 词语“表示”的解释有“他表示愿意参加活动”,“你得跟他表示表示”后面这一句就比较Chinese 了,说indicate 好像也不那么准确。学生问老师“具有”和“有”的区别是什么?,“搬去教室”vs“搬到教室”,“我要把握机会”“这件事你有把握吗?”…后来抽象词语的解释我就不用翻译,给他们情境,突然发现他们很快就能理解,但由于词汇量的问题,我们的进度还是较慢。很想给学生用沉浸式教学法?一切都还在摸索中…
在学生身上我看到自己学英语的样子,语言是相通的,任何一门语言,首先得知道语音系统,好比打地基,打好地基则需要砖瓦,词汇就是砖瓦,词汇量积累得越多砖瓦就越多,那么房子才可能修得高,最后需要知道按什么蓝图来修房子,而语法就是图纸。我在学习英语时总是功利性太强,总以考试为目的,考过了国内国外的英语考试就基本不会主动去学了,一般的交流沟通也够用,然后英语也就慢慢退化了(很想提一句国内中小学很多英语老师的基本功可能都比不上一个高中生,允悲)在车上看到一篇文章很受启发,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都不要放弃提升自己,只有能力上去了,你人生的决定权和选择权才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这种鸡汤我一般不喝但深有感触时才觉得有必要大家一起干。嗯,下定决心好好拔高一下业务能力和英语水平,至于到doctor,好像已经变成必选题了,那就趁着还有头发我还可以写论文好好加油吧~
大概是以前赶了太多✈️,也可能是年龄大了很惜命,能坐高铁的就不会打飞的,感慨一下复兴号动车有wifi有充电,座位宽敞环境舒适,作为大天朝人民的优越感也越来越强。
人的精神世界需要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填充,比如阅读就是一件非常捷径又很高效的方式,你花一顿饭的钱就可以买到别人半辈子的经验,很划算的交易。最近重拾古筝,新老师说我的指法基本功很扎实,所以我现在学曲子速度快(不过遥指还远远不够),其实我刚开始学琴时老师不让我戴指甲片练习,手指尖全是茧子,基本功才是真正的王者。乐器舞蹈绘画都一样,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朴实的语言暗藏大道理。
开往北京的列车,是坚仔开启新生活的轨迹,我难免忍不住感慨几句,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