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机缘,遇到一本打动自己的书,总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书那么多,人生那么漫长,却偏偏在这个时候遇上了她,这何尝不令人莞尔。看完《飘》已经有两天了,新书又借来了,依然没有动到,不知不觉已经形成了这么一个习惯:看完一本好书,总尽量想作点读书笔记。这对作者,对自己,都算是一个小小的交代吧。
对于《飘》这本书,怎一个好字了得。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原来错过的好书实在太多了,对于我而言,似乎现在看书才算逐渐起步。尽管我一直有意地回避外国文学,但仍然不得不承认,外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尤其值得我们国人艳羡。尽管中外文化有差异,但很明显中国文学在小说上总体是不如外国的,正宗的小说依然在外国。也许是翻译问题,外国小说译成中文已“面目全非”;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为之欣喜不已,假如达到看外国原著的外语水准,那该有多大的幸福可言呢。记得看海伦.凯勒自传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她攻读外语的很大目的就是阅读外国经典作品。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飘》这本书简单地说就是描述了一个传奇女子的故事,以她的婚姻爱情故事为线索,在南北战争的背景下上演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挽歌。斯嘉丽一生结过三次婚,但新郎都不是他——艾希礼。斯嘉丽苦恋艾希礼,但后者却因为家族名望等原因与玫兰妮结婚,尽管艾希礼并不认为他爱玫兰妮。斯嘉丽因为赌气而嫁给玫兰妮的哥哥查尔斯,后来为了生活嫁了又老又丑的弗兰克,最后又嫁了一生苦恋她的瑞德。全书的中心却集中在艾希礼与玫兰妮、斯嘉丽与瑞德身上,这本是天造地设的两对,但直到生离死别的结局才觉悟,可惜为时已晚,痛不可追矣。小说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会:艾希礼认为他爱的是斯嘉丽,但他却不敢明确表白与大胆去爱;斯嘉丽认为艾希礼才是她真正想追求的,但艾希礼却不敢接受她的爱;瑞德一直深爱着斯嘉丽,却不敢承认,怕她用他的爱反过来伤害她;玫兰妮认为艾希礼是爱她的,斯嘉丽也是爱她的(实际上斯嘉丽在玫兰妮临死前才发现这点)。南北战争前,斯嘉丽是小伙子们崇拜的美女,无忧无虑、天真活泼,艾希礼则在文学音乐乡村篝火的陶冶下忘乎所以……但这一切的平静都在南北战争爆发后随风飘逝了,主人公们也好比湖面中的小舟被飓风吹进了大海而不能自已。查尔斯以及十二橡树村的小伙子们全部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战场,在他们看来南北战争正是他们大展拳脚的舞台。只要打上一两场战役,就会击败北方佬凯旋而归了。但一旦陷入战争的泥潭就很难收回来了,战争越打越艰难,死亡的名单越拉越长,在书中真正看清这场战争的只有瑞德和艾希礼,战争尚未开始他们就知道了战争的结果,甚至预想到战争后的残酷现实,但他们都参战了。艾希礼一开始就参与了,瑞德在败局已定的时候也参与了,一个为了挽留过去的生活而战,一个为了尊严和名誉也参与了。
直到最后亚特兰大失陷了,十二橡树村被烧毁了,大部分南方的小伙子们一去不复返了。在战争的催逼下,斯嘉丽也艰难地完成了蜕变,她从一个快乐无知的公主逐渐成长为一个女强人,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苦难,拯救了玫兰妮以及塔拉的所有人。斯嘉丽完成如此艰难的转身显然是其爱尔兰血统使然,她身上沸腾着的是父亲杰拉德的血统,尽管精神上一直崇拜着母亲爱伦,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像母亲那样的人。实际上她的所作所为和爱伦没有半点相似的,用爱伦的标准衡量,她简直是大逆不道的。与其说斯嘉丽是遗传乃父的基因,不如说是复制其祖母轨迹更为恰当,一定程度上斯嘉丽又是其祖母的加强版。斯嘉丽自信、坚强、积极、执着,又自私、狡猾、做事不择手段,正是这么一个矛盾的极端结合体却在处事上取得了成功,无论是经营木材厂,还是在乱世中支撑起塔拉,她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铁腕来,她用一个女子的肩膀扛起了很多男子无法胜任的重担。但她在做人上却是失败的,除了爱伦、斯嘉丽、瑞德等几个真正喜欢她的人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其存有敌意或看法。用瑞德的话来说就是斯嘉丽缺乏两样东西,一是“怜悯”;二是“慈悲”。“每当她对别人怀有这两种情感时,必然有轻视跟它们相连在一起”,无论是伤病的士兵还是濒临生小孩的玫兰妮,斯嘉丽都充满了厌恶之情,甚至希望对方能死去。
书中塑造了两座女神的形象:一是爱伦,一是玫兰妮。前者出场时间少,以侧面描写为主;后者出场时间多,以直面描写为重,这是两个认识她们的人都会喜欢她们的人,这也是两个正直善良且充满爱心的人,前者为了照顾生病的黑人废寝忘食,后者几乎爱所有的人。这俩人都是斯嘉丽的精神支柱,特别是爱伦,无论斯嘉丽遇到什么事,一旦投到爱伦的怀里,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的;甚至只要想到爱伦,内心仍会涌起无数的勇气。对于玫兰妮给予斯嘉丽的精神动力,直到其临死前方才悟到,似乎感觉爱伦又死了一次,这时斯嘉丽真正认识到玫兰妮与爱伦给予自己的精神动力几乎是等同的。爱伦的死去也象征着塔拉的死去,爱伦死后,首先接着倒下的便是斯嘉丽的父亲杰拉德,“哀莫大于心死”,杰拉德在爱伦死后的日子里几乎等同于行尸走肉。爱伦死后,塔拉似乎在斯嘉丽的支撑下还能活下去,但这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爱伦所在的那个安逸祥和的农场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爱伦的死去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种植园农场主的倒下。
假如没有黑奴,作者笔下的南方是美丽祥和、一片宁静的人间天堂美景。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她是站在南方的角度描写南北战争的。在历史教科书上,我们认为南北战争是一场为自由为平等的正义之战。但通过这部小说,我们仍然看到战争带来的恶果。战争永远是双面的,所谓成王败寇,一群人的幸福永远建立在一群人的痛苦之上的,没有双赢的战争,就好比没有双赢的比赛一样。且不说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南方小伙子们一去不复返,且不说美丽祥和的十二橡树村被付诸一炬,且不说亚特兰大失陷后出现的一片废墟,且不说北方佬沿路的烧杀抢掠,单单像艾希礼等贵族骑士战后无法适应新生活,黑人一旦解放后就手足无措六神无主,这便是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必要的阵痛。艾希礼等贵族和黑人接受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可以说前者是主子,后者是奴隶,一旦后者推翻前者,不但前者无所适从,甚至后者都有种过犹不及的懊悔感。后者从来没有挣到过人的价格,他们对于所谓的自由平等也感到很茫然,正如斯嘉丽家的长工萨姆,跟随北方军官到了北方过上了人的生活反而浑身不自在,最后又跑回塔拉当长工。还有像塔拉农场的那几个黑人,依然如此忠心耿耿地留守,这些东西便不是简单的自由平等所能忽悠的。他们对爱伦等的感恩又岂是很多北方政治家能理解的,他们肯定会以为所有农场主都是十恶不赦的,所有黑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笔下的农场主都是正直善良的,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部分,甚至是极小的一部分,很大部分农场是存在压迫剥削黑人现象的。当然,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更好的制度,每种制度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正如种植园农场,它存在着剥削黑人的一面,同样也存在着与黑人和谐共处的一面。但在政治家改革家眼中,种植园农场制度简直是腐朽至极的制度,发动南北战争必将推动美国的统一与发展。事实正如他们所言,南北战争后的美国的确更加繁荣富强了,但其中的血与泪又岂能被简单地抹杀呢!
假如真有那么一部类似于《飘》的国产作品,是否会同样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反思呢!我们是否还会津津乐道教科书上所言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所谓的歼敌多少多少万人呢!假如没有战争,这又是怎样的世界呢!战场上每死去一个人,就多了一个家庭悲剧。其实,老子所言那个“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何尝不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