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藤野先生》一课,讲完生词,突发奇想,改变了以往教学模式:关键段关键句分析,然后归纳总结,最后赏析本课特色。而是以俗语“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导入课文,提请学生回答对俗语的理解,随后问学生,为什么有些人理想信念,总是随意更改而不坚定?给予学生思考几分钟之后,罗子谦举手说:有可能他家庭遭遇变故。黄卉瑶说,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觉自己天赋不够。范欣怡说:有可能受到了什么打击。我肯定了学生的猜想,夸奖他们很有思想。
紧接着,我跟同学们聊到,《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看题目是在介绍一个人,实则鲁迅还在讲述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转变过程,很多学生课前并没有预读课文,对我的话一知半解,傻愣愣的看样我,于是,我调侃的语气说,鲁迅这么个大文学家,看样子骨子里有还有“小人”成分,学生听完禁不住发笑,听着学生的笑声,我继续我的猜测,我说也许是他碰上了一个凶巴巴的老师,对待学生非打即骂,鲁迅上了两节医学课之后,所有的医学热情都被这个“凶神恶煞”的老师给浇灭,甚至我还联系当下学生厌学情绪解读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学生听后,笑得更是前俯后仰。
待教室笑声止息,我告诉学生,你们的笑声让我知道我的猜测是不对的,知道我在调侃鲁迅,事实上,鲁迅学医的决心是很大,热情也很高,要不然,他为何东渡日本去求学?那时,我们国家还处在清朝晚期,这方面都比较落后,而日本经过改革,国力日益强盛,医学肯定比我们中国强,所以,鲁迅到日本之后,其实是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准备刻苦攻读医学,不信的话,大家到文中找找鲁迅学医愿望强烈的证据。
问题提出后,学生许久找不到相关的语句,这也难怪,有人调侃语文人最怕三样: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年代隔离久远,用词用语与现在不太一样,再者他的文章思想深刻,作为初中生确实难以把握准,这其实也是我今天之所以改变以往教学方式的原因,根据以往经验,那种找关键句关键段分析人物思想,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摸不着边际,更何况本文篇幅长,段落多,找相关语句也是件很费力的事情。
而今日,课文讲到止,学生神情专注,时不时露出的微笑,让我似乎找到了上该课以来从未有的感觉。
但遗憾的是,学生上课的兴趣有了,可十分钟过后,班上还是很多学生找不到印证鲁迅强烈学医愿望的语句,于是,我提议学生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并仔细体会。
我问夏皓冉:这段在写什么?夏摸摸脑袋,不很确定地说:写学生赏樱花,写学生打扮。他的这一回答,让我见着了一丝曙光,接着问,这些学生是哪里的学生,这时,有瞥不住嘴的学生脱口而出:清国留学生。我斜了一眼这嘴快的学生,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我一般不允许这样的快言快语,我历来主张,学生发言要举手,在我看来,教室安安静静,才更有利于凝聚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而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课堂,多是人浮于事,大家相互干扰,人云亦云,甚至还有南郭先生夹杂其中,根本没有效形成自己有价值思考。
不过,为了节省上课时间,我还是接嘴“清国留学生”这一回答,提醒班上的孩子,中国当时前去日本留学生绝不止鲁迅一个人,这些留学生到了日本之后,他们是赏花的赏花,打扮的打扮,我问学生,留学生的使命是什么?学习。这他们这样的行为,想想看,可以用什么词形容他们?“不学无术”,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厌恶”。我问学生,你是怎么看鲁迅的态度的?标致一词。我故作惊讶,标致,不是夸奖人长得帅,漂亮吗?怎么说是厌恶呢?
徐站起来说:老师,文中说“实在太标致了”,鲁迅不是在夸赞他们漂亮,而是在故意说反话,表示对他们的讽刺。接着,在此基础之上,我跟学生说,正话反说的写作手法,叫做“反语”。
值此,下课铃声响起,拾掇着课桌上的讲义,孩子的回答,仍在我脑海中盘旋,不得不佩服徐对这句话理解得很到位。因此,我也在想,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要过分强调文本烦难不易理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老师的引导真的很重要,再生难的课文,引导得法,孩子也还是会有所领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