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nn上的幼儿园,近段时间每天家长群里很多请假条,几乎都是老三样——感冒,发烧,咳嗽。刚开始我没怎么注意,有一天群里发了以下两篇10W+的文章,说明这次流感比较严重,海南省教育厅特别重视。

后来宝妈群里也炸锅了,海口的药店,有一种感冒药100盒上架10分钟,被抢购一空。

什么概念?
如果药店不是门庭若市,一般难得有这种抢购速度。不管大人,小孩,去看病的人太多,医院已经负荷不起了,医生只能开药方让病人去药店买药。且不去验证这药有没有效,先买回来吃,买回来囤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时候爆发流感,跟季节有关,中国有个通俗的说法,叫苦夏。
为什么叫苦夏?
因为一到夏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要遭受身体的苦,备受折磨。说到底,是身体素质适应不了季节的变化。
健康的身体是能顺应四季,该藏则藏,该发则发,身体正气足,每个季节特有的外邪,都侵犯不了他的身体。而体质差的人,病邪一来马上中招。
很多人表现出来的症状是: 睡眠质量变差,食欲不好,心烦气躁,脾气大,或者腹泻拉肚子,睡不醒等等。反正诸多问题,令人饱受煎熬。
那么如何去预防外邪的侵害呢?
首先,要了解夏季的特性,夏天最大的外邪是:热和湿。
防暑湿为重中之重,尤其在南方,又闷又热,阳气外浮,人的阳气亦升浮于肌表,很多人感觉太热会把空调开到最低,或者大力喝冰水,此举会加快引起脾胃的问题。因为此时阳旺于外而虚于内,中焦脾阳最弱,脾怕湿怕寒,吃凉的越多,脾胃伤的越严重。
自从几年前身体出毛病以来,夏天我基本上戒掉冷饮,改成喝热水,有条件的情况下,喝米汤,因为米汤可以养脾胃。
而在夏天,也会伴随着雨季,有雨必有湿。
每次下雨,我都会将艾条准备好,找个时间灸一灸,哪怕10分钟,15分钟都是能防止湿气侵袭。
大家都听说过“冬病夏治”,尤其像我一样的中医粉,很重视三伏灸,每年就那么40多天,是增强体质,祛除病邪的最佳时机。
有些人能理解艾灸,是因为有艾火,可以达到祛湿的作用。但不明白,夏天这么热,如果艾灸,会不会热上加热?
《黄帝内经》中讲“寒热虚实,火自当之。”
说的是,艾灸可双向调节身体阴阳,既可以作用于寒,也可以作用于热。
昨天晚上,我吃的太饱,饭后又吃了荔枝和瓜子,导致身体胀气胸闷,舌头有灼烧感,大热天,有上火的迹象。
回来我用4厘米艾条扫膻中穴到神阙穴之间的穴位,花了1小时20分钟,灸后身体的热马上下来了,也睡意连连,倒头睡了一个好觉。今早4点多起床又灸了10分钟,灸完一大早我就可以跑去赶海挖海螺了。
本来想插入挖海螺的视频,简书不支持本地上传,感兴趣的可以在朋友圈里看。

那么夏季,我们可以灸什么穴位来预防流感呢?
神阙,中脘,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等
关元和神阙理下焦,补其阳气。
中脘,补脾的阳气。
三阴交,肝脾肾一起调,还可以助眠。
足三里,健胃和中。
除了艾灸之外,我们也要顺应天道,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饮食方面简单的家常菜即可,切忌暴饮暴食,或者吃辣椒等刺激的食物。
古话有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只要顺着天走,平常艾灸以上穴位保健,在炎热的夏天,你会过的so easy。
——全文完——
作者介绍:
心灵,曾就职五星航空公司,80后艾灸自救宝妈。深耕中医艾灸4年,因医生怀疑“癌症体质”,自学艾灸自救,现已恢复正常生活。
公众号主要分享常见病艾灸方法,舌象分析,食疗,瑜伽,冥想等多种方法结合建立及增强身体免疫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