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总想着自己能够当家做主,不用听父母的安排,不喜欢那些说着刺耳话的人,想自己随心所欲做事情。可是后来日子久了,我们无一不经历着从叛逆、反对、逃避、顺从,理解到执行这一规则,我把这接受的过程称之为成熟。它并不是要抛弃原来的本质和天性,也不是要你将自己的情感欲念割舍。相反,是让我们尊重社会运作的规则,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做自己。而今,我所能信任的也是我遵循的做人和生活的规则,以及深夜时分能酣睡的踏实的心。
第一个人物,我称他为C君,不是主位,在微信里打头阵的A,社会顶尖认证,从财富到学历,资格证书,到家庭分类A是毫不退让,从小就告诉我们考试得A,是一种认可度极高的事,这样的好事就像数学课在最后一秒还是没有霸占体育课一般,开心的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也不是可褒可贬的B,而是C,普罗大众也是控制的行为的人,温顺着压抑心理的小怪兽。在月薪3000的工作里,我们需要处处找寻存在感,平衡生活,衣食住行,以及迎面而来的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可惜的是,狂欢属于我们,狂欢后面的退货潮也是他,评论区里五花八门的,疯狂的吐槽者也是作为C君的我们。
今天,我没有逛淘宝,也没有刷抖音,更没有在聊天App上面聊天,潜水吐泡泡。我打扫了房间,我不是一个勤快的人,喜欢做分类,恋旧,以前工资高的时候喜欢购物,信用卡大概欠了十多万,这一两年还的差不多了,留下来后遗症。我还是在不停的处于一种需要购买,拆开快递包裹的那种快感中循环人生。现在有的是更便宜,更优惠,更居家实用的物品,我会说服自己,去下单。一次又一次的月光,我还是没有降低自己的购物欲望,直到经历疫情,近三个月的工资延后到账,我的生活终于为我的购物欲买单。亏欠了很多人,一直无偿为我付出的父母,年近半百还要给我转出生活费。我陆续失去了陪伴在身边的朋友,随即认识更多和我一样热爱购买的人,我们在这种失控中获得短暂的自由,以及所谓的迎面而来的高傲。而这些消费观念无时不刻在爆炸式的递增在我身边!绝绝子,女人就应该为激活,要对自己好一点,买的起贵的,你值得起这些好东西,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消费,光鲜亮丽一点,以后年纪大了,想穿也穿不出来。小时候吃一块糖果能高兴好几天,现在有数不出的糖,却没有小时候那块甜。疫情后,整整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我终于懂了,每一块糖,都是甜的,只是在你心里,甜份不一样,陪伴的人,认知都不一样。而我的那些购买欲,其实来源于对我自己的陌生,或者说是亏欠。也许,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没有掌握生存、职场、社会规则的时候,我以为顺从,不让自己处于是非中,逐大流,明哲保身就是上策。总以为比身边人过的好就是我想要的,我从来没有拒绝过销售不合时宜的推销,在灯光,音乐的烘托下,明明直到商店的镜子效果堪比美颜相机,却还是在销售人员的惊呼下:真好看、太美了、别人都没有你这个气质,只有你能穿出来。。。。。。明知是个套路,我们还是红着脸,露着牙齿接受了。就如同工作,明明不喜欢,明明自己还主动争取机会,都被消磨掉。如同伴侣和婚姻,就像赶趟子一样,我以为能像爱情剧一般,却活成了苦情剧。差不多,将就吧,其实遇见的人都不差,但是那样的急功近利想把恋爱结婚生子的流程走完,生怕慢一步就脱了后腿。这样的着急,让我们失去了彼此相互了解,更进一步的机会,我们就这样,将自己掩埋进生活的逆流里,冒出口鼻呼吸,眼睛混浊。其实,这些选择,我们最终将它成为命运。明明有更好的发展却那样轻松的放弃,失去一种反对声音的勇气,那头困在心中的小兽,怕听到别人的不满,怕得罪别人,怕别人背后的议论,唯一心安理得就是亏欠的自己的本心。这样,别人就没话可说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