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等烟雨 五(1)

等烟雨 五(1)

作者: 老po锣 | 来源:发表于2023-08-08 08:18 被阅读0次

进入高二年级,开始文理科分班,董晓生去了文科班。因为他的数学和物理实在太差,期末考试都不及格。新的班级连个班次都没有,只简称文科班。它收纳了48、49两个班级的文科生,人数不过三十人,但后续添加的人员却源源不断,多是文科复读生,最后班里也人满为患,计有七八十人。

文科班的班主任是陈老师,一个身材黑瘦的小老头,他五十来岁,颧骨高凸,两腮没肉,双颊深陷,一笑露出一口黑牙。脾气古怪,说话尖刻,擅长挖苦学生,学生都挺怕他。他衣着朴素,爱抽旱烟,一副农民打扮。因为家属都在农村,没课的时候经常回家种地,对班级的管理不大上心。他教数学课,尽管身材瘦弱,沙哑的嗓门音量却很大。课讲得挺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每到关键环节总会敲着黑板大喊:看这里!同时用犀利的目光扫射全场,像是要从庄稼里剔除害虫。因为新课的内容是“排列组合”,内容和以前的课程联系不大,董晓生竟然也都学会了,并且开始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教语文课的是马老师,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一双眼睛深邃而温和。他衣着考究,谈吐不俗,气质儒雅,很受班里学生的追捧。女生们喜欢模仿他讲课的神态和腔调,并以此为光荣。马老师讲课的风格独树一帜,不同于王老师的生猛和激情,也不同于吕老师的细致与煽情,也不同于兰军老师的散乱和温情。他像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能用细腻雅致的语言将一篇文章精细解剖下来,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在他制造的文艺氛围中感受文章的精妙之处。董晓生很喜欢这种上课风格,他觉得这种语文老师比较高级。董晓生听他的课有种入迷的感觉,只觉得马老师像一个画师一样,每节课都能把他带入一个新鲜的画面之中。一时间对马老师崇拜不已。

历史老师姓武,中等身材,大背头,头发花白,口才很好,讲起课来总是滔滔不绝。他还爱说笑话,讲笑话之前自己会先笑两声,以示前方高能,笑的时候一脸灿烂,两颗大金牙熠熠闪光。他的板书很有特点,写起字来张扬肆意,字体龙飞凤舞,书写速度也很快,转眼间就写满黑板,乍看之下,行文气势汹汹,如狂风来袭。他讲课善抓知识点,注重传授记忆方法,尤其善用谐音梗,所以授课效果效果甚好。武老师擅长交际,朋友很多,人缘挺好。第二年,组织部们选拔干部,依照当时政策,大学学历一律提拔,他直升为教育局长,很快成为县里的风云人物。

初入班时,董晓生认真学习了一段时间,效果也好不错。但是很快又坚持不下去,禁不起别人的诱惑,又开始贪玩,自然又有了新的玩伴。

怀小舟也在文科班,但二人的关系随着环境的变迁,逐渐变淡。董晓生结交了新朋友。张远是49班转来的,人长得眉清目秀,又挺有个性,这特质和董晓生很投缘,两人很快就玩在一起。张远的同党叫马骥,马骥人高马大,国字脸鹰钩鼻,戴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操一口南京普通话。他生长在南京,因为父母离婚,一人跑回老家考学,家里有爷爷奶奶供养。他南京的亲爹时不时给他打钱,手头还是比较宽裕的。另外还有个程苏宁,祖籍也在江苏,他爹早年流落到此地,娶了本地女子,在本地安家落户。他身上已经完全没有外地人的任何痕迹,彻底本土化。苏宁比较做事比较本分,只是脾气有点拧巴。

马骥学习很刻苦,誓言要上大学,因为他觉得自己必须尽早独立,才能脱离那个让他厌烦的家庭。他没有住校,他住在西街表哥家的一个空宅子里。那是一个闲院子,平时只有马骥一人住。马骥日夜苦读,学习很上心,但是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和董晓生一样,张远挺聪明,却难以沉心学习,成绩自然也不好。

班里复习生很多,大多年龄偏大,二十来岁老复读生很常见,复读门槛也很低,只要交十几元就可入班。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出路只有两条路,一是当兵,按晋升制度被提拔成军官。当然也可以从部队考军校。因为当时征兵要求不看学历,高中生当兵,大多都有提干的机会,即使考军校,命中率也很高。董晓生的几个同学,已经走上这条路,并且见效很快。第二条路就是考学。八十年代前期,高考实行大中专一张卷统考,哪怕只是考上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国家也分配工作。考上学就等于成为准国家工作人员。这对所有青年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出路。于是,千军万马开始挤独木桥,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屡次参加考试而不中的情况很普遍。并且学校对复读生也没有条件限制,许多人反复重读,人员构成也是五花八门,没有出路的社会青年也会挤进考试大军。王守成就是就是被人戏称为“八年抗战的老兵”,他从部队退伍,然后连续四年参加高考而不中。还有一个高通,他甚至已经在农村定了个媳妇,未婚媳妇整天来学校看他,并不时劝他回家成亲。然而老退伍兵,共产党员高通却异常坚定,在考学的道路上跋山涉水,痴心不改。

学生生活条件挺艰苦,食堂的伙食很粗糙,也很不卫生。学校经常停电,所以食堂就经常没水,员工们每到这时,就从校外的水坑里取水,于是饭汤里偶尔会漂出青蛙蝌蚪,让人大倒胃口。至于清澈照人的米汤里漂出几条虫子,那更是寻常可见。食堂的干粮主要是硬饼子,用粗粝的玉米碴子做成,坚硬如铁,食之如砂。食堂也没有炒菜,学生一般都是自带咸菜,常用一玻璃瓶子,装上腌萝卜就食。

学生宿舍住的是大通铺,没有床,只有砖砌的炕,夏天潮湿,冬天湿冷。过冬时倒是有砖砌的炉子,但是因为管理不好,经常熄火。如果火炉正常燃烧,煤又不够用。一群学生只能终日挨着。

即使如此,董晓生和他的伙伴们仍然能找出许多乐趣。

相关文章

  • 等烟雨

    文:飘聆 在诗笺里等待 烟雨过后 等春风吹过眉 唤起诗景 越过四季 等一场阳春白雪的烟雨 等待 温润有了美好与记忆...

  • 等烟雨

    竹风吹散,梨花缱绻,灯尽了乌篷船 还是轻柔的梦乡,一个画了千年的江南 我墨入这忆城,隔了江的彼岸, 画影如泪帘 弱...

  • 等烟雨

    任何依赖他人才可以获得的快乐总是痛苦的,唯有与艺术同在! 老师越来越难见了,中午要午休,午休完了要...

  • 等烟雨

    等烟雨 烟云氤氲 , 打湿了羽翼;蝉鸣深处 惊醒了古城;笛声悠悠 , 催怀了故人。 落笔成霜 , 一夜繁华一场梦,...

  • 等烟雨

    将雨时坐在窗前,斟一杯雨前茶等待即将来赴约的雨。

  • 等烟雨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 在等你

  • 青色等烟雨

    等待中的迷茫 踱步中的彷徨 不巧风尘迷沙岩 冷淡了玉香。 夕阳沉醉 望,远方依旧,背影依存,奈何清秋一去 ...

  • 等烟雨和你

    黑压压的天空中,开始落着淅沥沥的小雨。 刚刚得知,与一个比较重要的订单失之交臂。 刚好耳旁响起的音乐是《NearL...

  • “左手幸福,右手孤独”

    文/沐阳徐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晴天 -1- ...

  • 青色等烟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等烟雨 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jn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