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累,但很满意
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先让孩子们标出自然段,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旨在检查上周的预习情况,要求其他孩子要认真听,听完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课文比较长,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不适合齐读,因为有预习,所以评读结束后又带读了一遍,开始讲解课文。
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做了什么事?
生:捉虫子。
师:他们都会捉虫子吗?
生:小鸡会捉虫,小鸭子不会。
师:小鸭子为什么不会捉虫?
生:因为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所以小鸭子不会捉虫子。
师表扬:真棒!还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回答得还很完整。让我们把这个问题再回答一遍。
生再次回答。(意在巩固“因为……所以“的使用。)
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她急得怎么样啊?
生:她急得直哭。
师板书:
1、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很着急。
2、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问: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的。
师:都是写什么的?
生:都是写小鸭子很着急的。
师:书上用的是第二句。都是一样的意思,为什么不用第一句呢?
生1:第二句写出了小鸭子着急得怎么样?
师:是啊,第二句写得好,好在它写出了小鸭子着急的样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你们着急的时候会怎样呢?
生1:我急得趴在桌子上。
生2:我急得直跺脚。
生3:我急得手脚都发抖。
生4边说边做:我急得只拍头。
生5:我急得头上都冒汗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你们来看老师着急的时候是怎样的。(师表演。)
生齐答:急得直抓头!
师:嗯,我急得直抓脑袋!再看,我还急得怎么样?
生边说边笑:急得打转转。
生回答的同时,师同步板书,带读刚才学生的各种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回答得太好了,以后在写日记的时候,要是写到自己着急,就这么写出自己着急的样子,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小鸡看到小鸭子着急,它是怎么做的?
生:小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师:他们还做了什么事?
生:捉鱼。
师:小鸡会捉鱼吗?
生:不会!
师:所以小鸭子怎么跟小鸡说的?
(指导分角色朗读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本课教学重点,学生拖腔拖调,花了不少时间,单独读还行,齐读效果依然不理想。)
师:小公鸡偷偷地下了水,结果不会游泳,小鸭子是怎么做的,同学们找到课文里的这句话,用横线画出来。(指名汇报。)
师故意拖长声音读这句话,学生边听边笑。
师:你们笑啥?这么读不行吗?
生:不行的。小公鸡都要淹死了,小鸭子很着急,飞快地游过去,所以要读得快一点。
师:是啊,读得快一点才能读出小鸭子着急的心情和他飞快地游过去的样子。你们读一遍。
生齐读。
师: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上了岸,它是怎么说的?
生:小鸭子,谢谢你!
师:再替小公鸡谢谢小鸭子。
生再次齐读:小鸭子,谢谢你!(这回读得很好,读出了谢意。)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觉得他们是怎样的小公鸡和小鸭子?
生1:帮助别人。
师:通常我们说“乐于助人”。(生跟读)从哪里能看出他们乐于助人?
生1: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生2:小鸭子救了小公鸡?
生3: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
师总结:他们都乐于助人。他们互相帮助,团结有爱。(板书这八个字,带读。)我们平时也要这样,看到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他。(列举可能出现的困难)
生1:这样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人家也会帮助我们。
师:是的!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可是,如果你们看到有人落水了,能不能像小鸭子一样,飞快地跳进水里去救人呢?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会游泳。
师:可是我看到有同学说他会游泳,我想告诉你们,即使会游泳也不能下水去救人。
生大声问:为什么?
师:你们还是孩子,力气还小,你们根本没有力气把人从水里拖上来,弄不好反而会被掉到水里的人把你也拖到了水底。你们能做的就是大声喊“救命哪!快来人哪,有人掉到水里啦!”
生笑着说:知道了!
下课铃响。
写在后面:一节课四十分钟,完成课文后面提出的要求是必须的,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教育孩子们学会互助互爱也是必须的。但是,我自己阅读课文后产生的属于个人理解范畴内的、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必须解决的。比如,抓住“小鸭子急得直哭”这句话来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还有,抓住小鸭子救小公鸡这个行为开展的安全教育,我觉得都必须得讲,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尽管往后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机会,但是错过了一次就可能错过二次,抓住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节常态课,留下的文字看起来十分顺利,实际上这节课上得很累,引导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公开课那么完美,但是,依然很满足。希望阅读课的讲解,就这样一点点地上路。希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点点提高。语文,终究要回归到语言的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课文终究是第一“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