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

读书笔记:《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

作者: 如鱼饮酒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7:47 被阅读16次

    第一部分:制定增长计划

    1、确定北极星指标
    • 标准1:连接产品的核心价值,让你知道你的用户体验到了这种价值
    • 标准2:反映用户的活跃程度
    • 标准3:指标变好了,是否说明公司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 标准4:该指标是否易于团队理解和交流
    • 标准5:是先导指标还是滞后指标
    • 标准6:是不是一个可操作的指标

    例如(忽略产品名):
    商业模式  核心价值              北极星指标
    社区    连接艺术家和收听者的音乐分享社区  总收听时间
    SaaS    以群组聊天切入的信息汇聚平台    总消息数
    SaaS    云存储               文件操作数
    双边市场  连接租房者房东           预定天数
    电商    便捷的晚上购物           总销售额
    社区    知识传播              问题回答数

    2、打造增长模型

    以“总活跃用户”为北极星指标为例,打造一个简化的、以用户生命周期为主要脉络的增长模型:
    活跃用户 = 新活跃用户 + 老活跃用户

    例如:
    1)听歌应用活跃用户
    = 新增活跃用户 + 已有活跃用户
    = (下载量 * 注册率 * 手持浏览比例 * 手持听歌比例)+(已有用户数*持续登录比例 * 持续听歌比例)

    2)SaaS软件付费活跃用户
    = 新增付费活跃用户 + 已有活跃付费用户
    = (网站访问连 * 试用注册率 * 试用购买率)+(已有付费用户数 * 付费用户活跃比例)

    3)电商网站销售额
    = 新增活跃用户销售额 + 已有活跃用户销售额
    =(网站访问量 * 用户这车率 * 首次购买率 * 平均订单额)+(已有用户数 * 老用户重复购买比例 * 平均订单额)

    3、数据监控:避免满“盲飞”

    **1)关键行为漏斗 **
     避免事无巨细,先找3个最重要的,之后可针对性慢慢加

    2)打造一个增长仪表盘
     a)北极星指标:数值及趋势
     b)增长模型关键指标:头部访客量、新用户激活率、老用户留存率、盈利情况等
     c)关键细分指标:比如与关键行为相关的指标、一些重要的流程漏洞分解等;
     d)重要用户分组:按渠道分、按新老用户分、按产品平台分等;

    4、用户心理学&绘制用户决策心理地图

    了解用户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学
    1)访问阶段
     用户会注意到这个产品么?
    2)转化阶段
     帮助用户做出尝试的决定:要不要试一下?注册一个账户?下载这个应用?它对我有什么好处?
     使用稀缺性、社交证据、紧迫感等,增强用户尝试的动力。
    3)激活阶段
     激活开始:我该如何使用这个产品?
     激活结束:我得到了我想要的?
    引导用户进行关键动作,体验产品核心价值
    4)留存阶段
    帮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通过各种机制留住用户:
     庆祝用户的进展和里程碑
     适时提醒沟通
     向用户介绍新功能
     。。。
    5)推荐阶段
    帮用户回到:
     要介绍给别人么?
     他们从中得到价值么?
     介绍给谁?
     我有什么好处?
    6)变现阶段
    帮用户回到:
     我愿意为他付钱么?值得么?
     有别的替代品么?

    第二部分:用户获取

    内容结构

    LTV:life time value,单个用户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给企业创造的价值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获取单个新用户所需要的成本

    一、五步走,选择合适的用户获取渠道

    第一步:认识你的产品特点
    • 面向对象:消费者、中小企业、大型企业......
    • 产品形态:移动应用、SaaS软件、硬件产品......
    • 所在行业:社交、游戏、社群、金融......
    • 盈利模式:免费、广告、月费、产品内购买......
    • 单位经济学:用户平均生命周期价值
    第二步,了解你的用户群体
    • 每天的生活节奏是怎样的
    • 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 喜欢用什么产品
    • 去什么地方消费
    • 有哪些兴趣
    • 关注哪些名人
      ......

    如果你的产品有不同类型的用户,还需要定义不同的用户群组,给每个群组进行单独的定义和画像

    第三步,列出可能的备选渠道

    如果产品的用户规模已经比较大,那么其实市场上真正大体量的渠道并不多,目前来看,只有付费增长、病毒传播、搜索引擎优化、销售这四类渠道可以做到大体量。

    付费增长:主要指各大广告平台、购买搜索关键字
    病毒传播:如果产品本身就具有社交属性,或是功能涉及多人合作或共享的,更适合病毒传播的方式
    搜索引擎优化:如果产品能够创造很多内容,那么可以考虑将搜索引擎优化作为主要渠道。这些内容可以是着陆页、文章、评论、留言、图片、视频等,可以使专业产生的(PGC),也可以用户产生的(UGC)。基于这些内容,可以生成很多页面,单成千上万用户搜索内容时,这些页面都能成为你获取流量的入口。
    销售:销售这是一个需要花很大力气的渠道。最开始依靠人工一个一个去做宣讲、做展示,知道找到最好的方式。接下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可以重复的销售流程,招募销售团队并设计一套体系,让这个渠道可以为你带来更多的客户。

    这四类渠道可以做大,因为他们有些共性:
    1)都是“反馈闭环”。当你通过这些渠道获取了用户,从用户身上撞去到了钱,这些钱可以重新投入到这些渠道里来获取更多的用户。
    2)体量足够大。割刀社交网络对用户是免费的,盈利模式就是靠广告,所以用户基数很大;而搜索引擎,只要人们又搜索的取药,就会需要使用谷歌或者百度,因此不容易饱和。

    第四步,筛选最初的获取渠道

    找出首选渠道:
     · 大体量的渠道优先
     · 免费或便宜的渠道优先
     · 可追踪的渠道优先
     · 可以精确定位目标用户群的渠道优先
     · 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的渠道优先

    测试,追踪、分析,筛选渠道:低CAC、高LTV

    第五步,运营、优化、拓展用户获取渠道

    持续追踪每个渠道的CAC、LTV,表现好的渠道持续优化、加大投入;表现不好的渠道,改变策略、进行测试,如果始终不能改善,放弃或降低预算。

    二、增长黑客最喜爱的用户获取渠道:用户推荐

    用户推荐的优点:
    1)获取成本低:老用户帮你带来新用户,如果是自发的口口相传,你的用户获取成本是0。即使是有补贴的用户推荐,一般来说成本也地域其他付费渠道。
    2)用户质量好:一般来说,老用户推荐的好友背景和已有用户类似,因此更有可能是nice产品的目标用户。
    3)转化比例高:由于有了“好友推荐”的社交背书,被推荐的用户更容易开始使用产品,成为长期用户

    用户推荐的三个概念
    1. 用户推荐

    一个公司使用任何系统性的方式鼓励老用户向其他人传播你的产品和服务。

    这个概念不是互联网公司特有的,比如你去吃饭,饭店老板说下次朋友一起来,给你打八折。

    1. 病毒传播

    用户把你的产品或服务介绍给别人,这些新用户再继续通过同一级至把产品推广到他们的社交圈,从而达到非常快速的大规模对外传播的效果。

    比如Facebook上曾经大火裙子到底是蓝色还是金色的、冰桶挑战、朋友圈的神经猫等,都是一夜之间刷爆社交网络的病毒传播的典型案例。

    1. 网络效应

    当更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这产品或服务后,产品变得更好了,老用户从中得到的价值也提升了。

    网络效应的最大价值在于给生意加上了一条“护城河”,一旦成功地建立网络效应,往往能带来用户的高参与度和低流失率,这对创业公司老说是极大的竞争优势

    用户推荐的六大类型
    1. 第一类:口口相传

    口口相传的最重要条件时要给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体验,让用户觉得“我必须要分享给别人”。

    产品最好还有个简单好记的名字,容易向别人解释和描述。

    1. 第二类:展示相传

    人们通过向他人展示产品吸引新用户的过程。

    比如图片应用,让人们可以把处理过的照片发布到各大社交媒体上,于是大家都很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问清楚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去下载使用

    还有一种是直接通过动作把产品直观地显示给别人。

    比如微信的“摇一摇”功能可以引起大家的围观,让别人感兴趣。

    1. 第三类:补贴推荐

    通过付费或者其他方式有偿鼓励人们推荐你的产品也是很常用的方法。

    可能是钱,推荐成功直接返现;可能是代金券,比如滴滴免费乘车券、美团免费送产权;可能是产品功能,比如发放存储空间;等等。

    还有双向补贴推荐,是指对推荐人和被推荐人都有奖励。

    1. 第四类:社交网络用户推荐

    对于社交网络产品,如果老用户邀请好友加入,会使两个人的产品体验都变得更好,所以邀请是社交网络增长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被朋友邀请加入一个群体里是一种很好的感觉,但是前提是邀请需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否则就成了垃圾信息,被邀请人加入的概率也很低。

    1. 第五类:病毒传播

    一般来说,有趣新颖、具有视觉感染力并且很容易分享的东西,可以依靠这样的方式得到推广,H5小游戏、小视频都是很好的例子。

    1. 第六类:产品内传播机制
      产品内传播机制如果设置得当,会使非常强大的增长渠道,也是增长团队可以通过设计和试验来打造的。下面是几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A)产品需求
      如果产品功能本身就需要用户邀请其他用户,那么公司应该花大力量精力去优化这个流程,做到效果最优。
      B)内容分享
      适用于内容型的产品,例如知乎、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微信读书等。当用户把产品里的内容对外分享到社交网络时,其他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内容知道这个产品,并可能成为其用户。
      C)人为制造
      各种游戏公司是人为制造对外传播机会的行家。例如,用户需要过关时,既可以花钱或花虚拟币,也可以邀请微信、QQ好友。玩家为了省钱,就干脆求助好友,于是帮游戏公司向潜在的用户进行了宣传。
      D)欢乐时刻
      找到用户在现有产品体验中最开心的时刻,吧推荐的请求有机地融入用户体验中。比如keep选择在用户结束一次训练时邀请用户分享到他的朋友圈。在欢乐时刻邀请用户推荐相比较随机的请求,用户的参与度会更高
      E)顺便接触
      Hotmail在每封邮件末端自动计入信息“PS,我爱你,注册Hotmail获取免费邮件地址”是这方面的鼻祖。顺便接触的产品传播模式不是特别明显,一般来说就是加上一句话、一个水印或者一个商标。

    需要说明,哪些最成功的的产品不是在产品上市之后再考虑增长,而是在打磨产品的同时就开始设计和试验产品内病毒传播、用户推荐和网络效应的种种机制。当然,前提是你需要有一个人们喜欢并且觉得有用的产品,没有产品的支持,所谓的“疯狂传播”也不是昙花一现。

    衡量用户推荐的万能公式

    K因子:病毒系数,就是平均每个老用户可以带来几个新用户。如果K因子大于1,也是就说平均每个老用户可以带来超过1个新用户,那么理论上这个产品就不需要人为地推动增长。

    虽然用户推荐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但是可以使用下面的万能公式,分解用户推荐的步骤、量化每一步的指标、指导通过实验优化整个推荐流程。

    第三部分:用户激活

    一、定义用户激活
    1、Aha时刻

    Aha时刻:惊喜时刻,就是新用户第一次认识到产品的价值,从而脱口而出“啊哈,原来这个产品可以帮我做这个啊”的那个时刻。

      Aha时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它区分了那些从产品中发现了价值和那些没有发现价值的用户。

      定义Aha时刻有一些规律:清晰、具体、可衡量,并且发生在用户体验的较早期,以及符合下面的描述:
         (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多少次)(什么行为)

      可以看出,定义Aha时刻,需要三步:
      1)要定义一个关键行为
      2)要找到这个关键行为的完成者
      3)需要明确规定早期是指多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且在这段时间内用户需要完成多少次关键行为;
      这三步里,找到“关键行为”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2、关键行为

    关键行为:让新用户通过某个特定行为迅速了解产品的价值所在,达到Aha时刻,这个行为就叫做“关键行为”。

    可以通过四步确定关键行为:
    1)列出可能的关键行为
    列出3~5个可能的关键行为,这些行为应该和产品提供的价值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类别:
      1)完成新用户上手引导过程;
      2)在产品介绍之后继续浏览你的产品;
      3)使用了某个核心功能;
      4)和其他用户建立了联系;
      ......

    2)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关键行为
      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找到和长期用户留存正相关性最强的行为,这个行为就可能代表了用户的“Aha时刻”。具体分析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行为群体的留存曲线来进行。
      例如,我们比较进行了“保存”和“分享”两个行为的用户的留存率,发现进行“保存”行为的用户留存率更高,那么“保存”行为就可能是关键行为。


    3)通过定性用户调研进一步确认关键行为
      因为统计数据只能揭示相关性,所以还需要通过定性用户调研回答任何疑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确认。
      定性用户研究包括常见的用户问卷、用户电话访问、有偿招募用户研究,也可以采用一些产品内的调研软件,在用户完成或取消某个关键动作时即时弹出问卷。
      通过定性研究,用户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你了解数据所揭示的“关键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你进一步确认关键行为。

    4)找到关键行为和Aha时刻
      通过以上三点,基本上可以确定用户的关键行为了,而用户的Aha时刻就是完成关键行为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a)如果发现多个行为都和用户留存有比较强的正相关,对于新用户,建议把焦点先集中到一个行为上。用户刚完成注册流程,开始产品,一下子要求太对,可能反而会把用户吓跑。
      但是对于其他关键行为,也不要把它丢掉。因为用户引导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首先引导新用户完成最重要的关键行为,以后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让用户继续完成更多的关键行为,加深用户的参与度。
      b)找到了关键性,有时候还需要定义新用户要进行这个行为的次数,以及用户需要在多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行为,即“魔法数字”和“时间窗口”。
      一个简化的方法是:用留存下来的用户早期完成关键行为的次数画一个分布图,看哪个次数是临界点,也就是用户做了多少次之后对留存率的边际影响开始下降,这个次数就可以作为魔法数字的参考。“时间窗口”的选择一般以“首日”、“次日”、“首周”居多。
      c)最后,必须指出通过上述方法找到的关键行为和Aha时刻与用户长期留存是相关性,并不一定是因果性。要通过设计增长试验,推动更多用户进行关键行为,同时检测这些用户的长期留存率以验证这之间的因果性。如果留存提升了,那就验证了因果性。

    3、常用指标和图表

    1)指标一:激活率
    激活率就是指新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激活行为的比例。这个定义有两个维度:
      a)完成激活行为的定义
      b)一定时间有多长
    举例:
      激活率 = 注册1周内返回用户 / 总注册率
      激活率 = 注册第二日返回用户 / 总注册率

    2)指标二:激活漏斗转化率
    用户激活漏斗转化率是指在最终新用户注册和激活的全过程中,用户完成每一个步骤占进入这个步骤总人数的比例。

    例如,图中展示了一个产品的激活漏斗。可以清晰地看出,“注册第二步”和“完成关键行为”这两个步骤是用户用户流失最明显的地方。
    因为这两步的转化率是激活漏斗中最明显的瓶颈,所以应该仔细研究这两步的用户心理、产品体验、文案、交互设计等,看看哪里有改善的空间。后续就可以针对这些点设计实验,通过A/B测试提高转化率,最终提升用户激活率。

    二、新用户引导的四大原则和八大误区
    原则一:增强动力

    因为用户需要采取行动、耗费能量,才能够完成新用户激活,所以我们需要及时有效地帮助用户增强动力:

    1. 保持外部广告和新用户欢迎页面的前后一致性:用户看到的信息和设计越一致,可能产生的困惑就越少,完成注册动力就越高;
    2. 向用户解释为什么要他开通各种权限,对他有什么好处,而不是以上就向用户提要求;
    3. 利用社会信任:比如当Uber新用户接受老用户的邀请下载应用后,打开应用首先看到的界面是老用的名字和照片,以及30美元的新用户奖励,这就提高了细腻用户完成注册的动力;
    4. 让用户参与其中:某理财产品的新用户引导流程是让用户无须注册,就可以完成一套财务风险评估。在评估过程中用户需要回答各种问题,最后该产品给用户推荐一个私人化的风险投资组合。这就让用户有了参与感,得到了价值,更有动力完成注册
    原则二:减少障碍

    用户每跨越一个障碍,都需要消耗能量。这里的障碍不仅仅是需要用户填写各种表单,还包括令人困惑的文案、使用起来违反直觉的设计、过多的选择和信息、冗长的注册流程等。可以参考一些思路:

    1. 推迟注册的步骤,让用户先使用产品
    2. 移除多余步骤,隐藏过多信息
    3. 避免冷启动:可以想象,用户完成注册,进入产品界面后却发现一片空白,他需要花费心力去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那么他的激活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原则三:适时助推

    有时候,即使用户有动力、有能力,但在各种内、外部信息的干扰下,还是很可能没能完成关键行为。这时候,就需要增长团队通过各种方式去提醒用户,推他一把。具体有几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1. 明确机会窗口:新用户激活的机会窗口往往非常短暂,增长团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助推要发生在哪个时间段。
    2. 灵活采用各种UX模式进行用户引导
    3. 采用邮件或移动推送等外部渠道提醒用户完成激活。
    原则四:私人定制

    因为用户的偏好不同、背景不同、使用产品的目的不同,“千人一面”的新用户引导很可能不能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而利用有限的信息,尽可能找到最关键的几个用户群体,让新用户引导个人化、可以最大化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激活率:

    1. 让用户自己选择兴趣和偏好
    2. 根据用户消费历史推荐
    3. 根据用户目的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引导
    4. 根据用户群组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引导
    八大误区
    1. 新用户注册和引导步骤太多,流程太长;
    2. 没有聚焦到一个关键行为上,想让新用户做的事情太多;
    3. 花太多时间教用户怎么用界面,而没有让用户使用产品;
    4. 让用户太快完成设置,没有给予足够的教育;
    5. 新用户注册太顺利了,没有设置必要的障碍筛选掉不合格的用户;
    6. 以“完成注册”为衡量新用户引导的指标,而不是“用户激活”;
    7. 对每个用户都统一对待;
    8. 完全照抄以上介绍的方法,而不进行A/B测试;

    模板

    第四部分:用户留存

    一、定义留存

    说到留存,很多公司会最终月活跃用户、周活跃用户、日活跃用户的趋势图,看到曲线蒸蒸日上,就觉得没问题。但这些趋势图追踪的是总用户数的变化,是新用户加入和现有用户流失的汇总结果,并不适合作为观察留存的指标。

    衡量留存,推荐使用计算同一用户群不同时间的留存率来绘制留存曲线,有时候也叫做【同期群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把同一时间加入的用户放在一起,横向追踪他们在接下来几个月、一年的时间里,是不是还持续使用这个产品,有多大比例流失了,在什么时间流失了,从而了解用户随时间变化的留存情况。

    1、怎样算“留下”来了——关键行为

    有些公司会把留存定义为用户的登录行为,对于某些产品比如游戏,这个定义可能就已经足够了,因为用户回来基本就是玩游戏的。

    但是对于另一些产品,用户留存最终需要和用户的关键行为挂钩。登录产品但是没有正确使用产品的用户,很容易流失掉。用户只有回来进行产品的关键行为,才算是留存。

    2、用户的天然使用周期

    对于一个运动健身类应用,用户可能每周会使用几次,不需要天天都用;但是对于一个聊天软件,用户可能需要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使用。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天然使用周期,所以找留存指标也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周期”,周期太短了不显示,太长了不足够。

    3、绘制用户留存曲线

    如果你的产品天然使用周期是周,需要4步绘制留存曲线:
    1)记录每周首次完成关键行为的用户数量,也就是激活用户数;
    2)追踪这些用户在接下来的每一周里继续完成关键行为的数量;
    3)通过第一步、第二步,计算每一周有关键行为的用户占首周激活用户数的百分比
    4)把百分比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这就是你的留存曲线了

    二、玩转留存曲线
    1、留存变好还是变差

    1)横向观察同一人群的留存曲线
    用户的流失不可避免,但是好的留存曲线应该变得越来越平。如果曲线一直向下,最终所有用户都会流失掉,这时需要考虑产品是不是没有达到产品——市场契合的状态。

    2、纵向对比不同人群的留存曲线

    留着产品的改善,以及各种留存手段的帮助,后来加入的用户其留存曲线的应该比之前加入的用户平缓。
    通过好的新用户引导流程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首周或首月的留存率,从而整体上提升留存曲线的高度。

    3、用户分组

    有了基本的留存曲线后,想要进一步找到改善留存的机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对不不同群组的留存曲线。

    对比不同群组的留存曲线。

    比如:

    • 不同渠道:对比不同流量来用户的留存曲线,来了解不同渠道引流的用户长期表现怎么样,了解渠道的真实价值;
    • 不同用户特征:比较不同用户特征的用户留存曲线,例如某应用发现虽然女性用户比例比男性少,但是其留存率更高等;
    • 不同客户端:比较不同产品客户端的留存曲线,如果仅使用网站端产品的用户留存率显著低于移动应用端,那么就要考虑如何完成网页到应用的转换;
    • 企业大小、定价:对于SaaS软件,可以比较大小不同的企业用户、不同的定价计划等留存曲线,从而找到潜在的改进空间。
    • 行为分群:更有用的方法是按照行为细分留存曲线,也就是“行为分群”。

    行为分群:了解你用的活跃用户在产品里都做什么,能够帮助你了解他们从产品中得到的价值。因为不同的人可能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你的产品,他们得到的价值也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行为分群的意义所在。

    三、用户参与梯度

    1、用户留存&用户参与度
    用户留存:代表总体情况,是衡量有“多少”活跃用户的指标;
    用户参与度:关注个体的参与度,是衡量用户有“多么活跃”的指标;

    如图矩阵说明了用户和参与度的关系,最理想的情况是用户的留存率高、参与度深,也就是所谓的“上瘾型产品”。

    2、保持并上升参与度
    1. 鼓励用户正确使用产品行为
    2. 提高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
    3. 增加同一用户使用不同产品功能的数量
    4. 让用户使用多个客户端
    5. 在合适的时刻向用户介绍新功能
    四、行为设计:习惯养成&行为放大
    1)完成关键行为:行为模型

    行为:我们想要用户采取的行动
    动力:用户有多想完成这个动作
    能力:这个行动对于用户来说有多容易
    触发:提醒用户采取行动

    行为模型可以知道我们思考如何引导用户完成关键行为,从而增加参与用户数。

    2)习惯养成的黄金公式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总归纳出了让用户养成习惯的几个要点:

    要点1:给用户的单次行为提供一个“奖励”,并且这个奖励是不固定的,让用户期待着下次回来可能会得到一个惊喜。

    要点2:要求用户在产品中投入一点努力,而这一点努力可以增加用户在产品里储藏的价值。

    要点3:让外在的触发和用户内在触发相结合。

    要点4:打造“参与闭环”:让用户的一个行为可以带来更多的行为。下面详细讲述“参与闭环”

    3)参与闭环;让行为带来更多行为

    前面的文章了里面讲过,“用户推荐”是最强大的增长渠道之一,因为它可以让老用户带来新用户,新用户加入后又可以继续带来用户,因此每一个用户的价值都被放大了,形成了一个“增长闭环”。

    如果说“增长闭环”能够放大用户数,“参与闭环”就是一种能够把“行为放大”的良性循环,一个行为可以带来另一个行为,从而使得每一个“行为”的价值都提升了。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要找到有效的“钩子”,通过有效地触发让用户完成行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设计要和用户的内在动力相一致,并且要在用户行动后给予反馈和奖励,以激励用户进行下一次行动。

    参与闭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人模式闭环:就是用户A的一次行为能够带来他的下一次行为;另一种是多人模式参与闭环:就是用户A的行为能够带来用户B的行为

    五、提高留存的8种武器

    1)产品改进;2)新用户引导和教育;3)邮件;4)通知;5)客户服务;6)促销;7)忠诚客户计划;8)新产品

    这8种武器为增长团队提供了一个工具箱:用户留存的阶段不同,适用的工具也不同。

    在工具箱中,除了产品改进和新用户引导外,邮件和通知是增长团队用得最多的渠道。邮件是从互联网早期开始就非常流行的用户沟通渠道,而通知则包括移动推动和应用内信息等,在移动应用内用得比较多。这三种渠道有各自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在一下情况下使用产品内信息
    1)推广新功能、新内容或提高已有功能使用度;
    2)对时间敏感的信息;
    3)给用户提供信息,和用户互动、对话;

    在制定移动推送方案时,可以参考RRF模型:也就是覆盖面、相关性、频率。一条移动推送想要有大的影响力,必须满足覆盖面广、相关性高、频率高三条特征:
    1)覆盖面:主要由移动推送的触发情景和适用用户群决定。这是决定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如果适用的人群和情景少,就算点击率再高,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影响
    2)相关性:由移动推送到达的及时性和内容的个人化决定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推送直接到达用户的手机,需要和短信、微信聊天信息竞争。移动推动必须达到一定的相关性,才可能有用户点击。
    3)频率:由触发推动的请进发生有多频繁决定。如果这个触发情景经常发生,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扩大了推动的影响范围。

    移动推送额需要增长团队通过测试的方式不断改进,在测试中要注意如下方面:
    1)检测负面影响,如用户取消推送权限的比率和应用卸载率;
    2)通过在小比例用户上测试来控制总体的影响;
    3)只有在最紧急的时候使用震动;
    4)在计划移动推送时,考虑用户的日常生活节奏;
    5)在文案中使用多种多样的个性化语言;
    6)通过深度链接让用户直接到达应用内指定的页面;
    7)不断测试,持续优化


    模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my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