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隔壁小学发来的没封口的信。下星期六他们要开运动会,到时候,广播喇叭和孩子及大人的加油声,一定很“热闹”。学校请住在周围的居民谅解,又请大家来一起参观,参加运动会。
这小学去年刚重建好。从动工到建好,学校和施工单位多次来信,告知工程时间、建设后的构图;请大家参加修建说明会;更是为因校舍的拆除和建设带来的噪音、灰尘、交通拥挤等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学校建好,又让附近居民去参观。我去参观时,看我对学校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很感兴趣,学校的教导主任还专门陪我一个人去校舍房顶参观,还详细给我介绍了他们太阳能发电设施的使用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8333/48b06a22d07cbfa2.jpg)
我家隔壁小学的太阳能发电
一直以来,学校会定期把学校的简报投到附近居民家的邮箱里。简报介绍学校的活动和孩子们的情况。从简报上我了解到这个小学的校长以前是我儿子小学的副校长,因此我对这个小学更感到了亲近感。我去参加过他们夏天的小型烟火会,游乐节(孩子们表演节目,妈妈们带东西来卖)。
现代社会,因为家庭的小型化和居住条件的改变,隔壁邻居也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越发常见。以前见到街上的小孩调皮,过路人也会“教训”一下孩子。现在人们则是“事不关己”的态度。但因为日本小学通过各种办法至少和学校周围的居民主动“交往”,所以让人对孩子们多少保持了一定的关注。一旦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相干的人们也会积极帮助孩子们和学校。有时候看到新闻里讲,有些地方孩子出了什么事(比如孩子失踪了),周围的很多在家退休老年人或家庭主妇会主动做义工,为孩子们的上学放学“保驾护航”。我儿子上小学时,我也有半年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很早就去一个有五个交通路口的地方做维持交通的义工,而且这还是当时小学五年级的我儿子促使我去做的(关于这件事情,我以后再详细写写)。学校和社会的主动“交往”加强了居民和学校的关系,同时也促使了小学生对社会的关心,非常有利于孩子们的教育。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8333/a282ec943707508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