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见,朋友

再见,朋友

作者: 上坡路19号 | 来源:发表于2016-07-26 18:06 被阅读0次

    马尔克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海明威是在他28岁的时候。当时像许多作家一样,他在巴黎从事写作。虽然出版了一本书,也在哥伦比亚获得了一个文学的奖项,但是他仍然感觉到漂泊,没有方向。 一天,他和自己的偶像海明威在巴黎街头相遇,当时的马尔克斯头脑有一阵是空白的,当他想跑去和海明威说话的时候,人流已经将他们阻隔。他举起双手,大喊,“大师”,海明威回过头来,用孩子气的声音冲他招手说到“再见,朋友”。马尔克斯28年之后说到,当时他感觉

    something had happened in my life, and had happened for all time.

    每个人都有偶像,都有改变自己的良师益友,但是最妙的还是这种在书中相遇的老师,奉若神明亦或是知己,因为这些书籍深深的鼓舞着一些人。让读者在某个阅读的瞬间,只想拍大腿,“哈哈哈 , 你 。” “写的太棒了”“这个人就是我啊”。即使是身为天才的作家,也有自己的Masters,不过天才作家在看待他们master作品的时候,更多的不是流于表面的只言片语,而是要在字里字外重新发现作家的写作手法。但是无论怎么,在文字之外,与这些master亲近,对一个人都会产生莫大的力量,以至于像海明威的一个挥手,一句"再见,朋友”成为马尔克斯生命中不可取代的一个瞬间。

    这种瞬间我想在我们普通人中间也会发生。有的时候当自己喜欢的某个作家来到自己的城市,即使是远远的看一眼,也想参加他的读书会、讲座或者是座谈会。这也是为什么前一个月当阿摩司奥兹来人大的时候,自己即使翘班也要去参加。即使知道看他的人不如读他的书、知道借助翻译或者英语讲座效果会大打折扣,知道讲座的几句话不会改变什么,也还是觉得有必要见一见自己的Master。

    如果问我从他的讲座中收获了什么,我不知道。我觉得自己也无需在朋友圈拍照或者记住他说的一句话证明这个讲座有意义。能见一面就是好的,谢谢他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带给我的感动,以及另一种审视“他者”的视角。

    我还记得自己去年有一个遗憾,当时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来国家大剧院演出,我当时的想法是要一睹指挥大师的风采,但是现实是没有买到优惠票自己最后放弃了参加音乐会的机会。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还有机会。但去年的晚些时候,就在报纸上看到了马泽尔去世的消息,对于大师的逝去感到惋惜,更为自己放弃了一个机会而遗憾。尽管直到今年我才知道,去年的那场音乐会,马泽尔由于身体原因,并没有来到中国。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消减我的遗憾。

    下次,无论在哪个路口,我都想对自己心目中的Master,说一声"大师~",表达自己的崇敬心情,我也希望大师能回过头对我说一声"再见,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朋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tm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