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整天关注的公众号也好,微博平台也好,还是各式各样的短消息也好,都很热闹。当然,的确是因为今天出现了各种瓜,更多的则是因为今天是读书节。各种各样的打折信息、书单推荐、还有实体书店挣扎生存的文案,总结下来就是快来买书吧。
实话说,我真的想买的依然太贵,而那些打折的大部分,我其实并不想买。因为对于网络购物,其实有的一种心态是如果他不打折,我就没有买的意义。但这种心态在线下买书的时候则不会,有记得自己在成品书店,在上海的三联书店,最夸张的一次花了4位数买书。最后好容易把书拎到家了,累得怀疑人生。但在线下书店那些排列有致的书真的很能够勾起我去购买的欲望,而且在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乐趣是,你不知道在书店的哪一个角落会翻到一本你心心念念了很久的书。
虽然网络上买书确实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从表面来看书的选择非常丰富,但有一些可能已经绝版或者成为孤本了,这样的书你一般不太能够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而且由于你在网上淘书的过程并不能够让你找到就能摸到书,寻宝的乐趣其实会打一定的折扣。我到现在还能记得当时在上海的三联书店里找到了那本一九五几年出版的《简爱》,已经微微发黄了,但真的就是那时候的书,那种感觉真的非常不一样。你会感觉到自己每一个毛细孔里都透着喜悦。
说回正题,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两本,我个人觉得时至今日都能记忆有新的书。
第1本,《恶意》。
东野圭吾的这本书,几乎把人性挖到了极致。其实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因为案件在最初其实已经很明朗了,警察一直反复在挖掘的就是犯罪动机。我当时有个特别天真的想法就是犯罪动机嘛,那有什么呀?
因为不管是书也好,还是各种影视作品也好,大家强调的都是犯罪手法,而犯罪动机,绝大部分的情况都是作为最后收尾的。这点在《名侦探柯南》里表现的尤为突出,二十几分钟的时间,绝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挖掘犯罪手法,只在最后的一分钟里,凶手痛哭流涕地告诉大家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是绫迁行人、松本清张,虽然在写书的方向上略有差异,一个倾向于本格派,一个倾向于社会派,但文章的绝大篇幅都是关注在警察如何破获犯罪手法上的,即便是有相关的人性描写,也是为了能够帮助警察去推理犯罪线索的。
而《恶意》这本书则不是,为了能够让自己以一个别人看来是正义的理由去犯罪,男主准备了好几个版本的故事,只为了掩盖因为自己曾经成为校园暴力的帮凶,而被害人则积极乐观所产生的扭曲心理。男主真的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吗?但在他自己成为帮凶的那一日,他就觉得自己无法回头了,同时男主并没有让自己爬出以前的噩梦,所以最后这种扭曲的心理害了他,也害了被害人。
明明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案件,但是整本书看完之后,我浑身冒凉气。因为男主中间的一些选择,我能懂。剩下的那些选择虽然我不懂,但是我没有在他的境地,没有办法评价他。我大概唯一能对自己说的就是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想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第2本,《世界观》。
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的大部分世界观,刷新了我很多的认知。
比如这本书让我重新理解了“客观”的定义,我以为我是客观陈述,但是我说的其实就有我自己主观的成分在,因为我会带着自己的主观去观察事物。比如你面前放着一只黑色的苹果,如果是客观描述,那么就是用同一个声调说:“这里有一只黑色的苹果”。
但我们真的会这样说吗?我们很有可能会说的那句话是:“这里有一只‘黑色’的苹果!”这里面其实就有我们自己的主观成分在了,因为我们觉得苹果不可能是黑色的。而这一点,是我们无意识就会出现的,大家不妨可以试试仔细观察自己说的话。
比如你看到一些觉得和你价值观不符的衣服、装扮,你心里会出现的那句话是什么?因为我们的三观其实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表达,有时候的客观,真的是我们以为自己很客观。
很少有一本书能够把这些内容讲得这么生动,深入浅出,而且不只是哲学,同时还会有物理学相关的知识,真的很有意思。
不过,这么有意思的一本书,京东还不打折,当当还只许你买一本。
看书本来就是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爱读书的人,节日的作用大概就是能够让自己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书。每天读一读,哪怕只能读一页也是好的,读一本自己觉得喜欢的书,能够让自己放松开心那就更好了。
不是这个节日提醒你要读书,而是你的生活提醒你要读书,是你的心灵提醒你要读书。世界那么大,但总有走不动的时候,但如果你坚持读书,世界始终在你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