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冰山的一些说明
A行为,B感受,C观点,D期待,E渴望,F自我
它是系统的,而非逐层的,这是我们在经历事件时所发生的6个体验层次,是同时发生的,而非先有了某部分。
当我们被丢在黑夜里的时候,会加速行走(行为),会感到害怕(感受),会觉得有鬼有坏人(想法),会期待有人保护自己(期待),会渴望温暖和安全(渴望),此刻自我很渺小(自我)。
每层的体验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单独存在的。
我们感受到很生气(感受)是因为我认为他误会了我(观点),我感到很失望(感受)是因为我希望他道歉而他没有(期待),我骂他(行为)只是因为自身缺乏爱(渴望)。
符合我们观点和价值观的行为,就会产生正面感受,不符合的则会产生负面感受。
满足我们期待的行为就会让我们高兴,不能满足的则会让我们失望、生气、沮丧。
如果我们看到了行为A,那是我们内在体验B、C、D、E的综合结果所致,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整个冰山是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将它分层,只是为了便于觉察和理解。
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习惯冰山,面对压力时所习惯的反应。
习惯讨好,容易感到委屈,常有的应对世界的价值观(如人应该诚实等),对他人和自己普遍的期待,最敏感的渴望等。
也有一个阶段的冰山,在童年时候,我们对人会有怎样的期待,学会了怎么看待事件,容易感到怎样的感受。
在长大后,我们学会了重新面对世界,又产生了一个冰山。
在每件事情上,各自有一个冰山。
我们每处理一个动作,一个事件,就产生了一个冰山。
他骂了我,我生气地走了,觉得很内疚不该那么对他。这里就产生了好几个冰山:他骂我我走了是一个冰山,我边走边后悔又是一个。
在和别人互动时其实是几个冰山的互动。互动表面上是话语的和行为的,实际上则是两个人的两座或多座冰山在互动。
有效区分和觉察每个冰山,是熟练运用冰山的基础,也是自我觉察的必经之路。
弗洛伊德的冰山冰山大致分为两部分。
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是个人的,随着每件事情变化而变化的。
在个人层面,每层都有一个弗洛伊德的冰山。
我们的行为,有表现出来的,可见的;也有潜意识推着我们做的,本能的,或者压抑在潜意识里想做而没有做的行为。
感受又有意识中的感受和潜意识中的感受,觉察到的感受和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感受。
观点也有意识到的观点和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观点。期待也是如此。
萨提亚的冰山解析了体验的层次,强调我们体验到了什么;而弗洛伊德的冰山则解读了意识的层次,对我们的意识深度进行了分析。
互动的冰山
冰山探索一开始可以从线性探索开始,即简单进行每层的觉察。
每一件事情发生时都有哪些行为、感受、期待、观点、渴望和自我价值。
在掌握到一定层次后,可以进行系统探索。
从感受跳到观点,跳到渴望,再跳到感受,在第一时间觉察到冰山的各层后,再觉察冰山的变化。
在熟练以后,可以进行细致的冰山觉察和区分。
在个人层面上,每层上也有一座冰山,我们对感受的感受,对感受的观点,对感受的期待。例如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到生气,我们会产生感受的感受,为这个感受感到羞耻;会产生对感受的观点,我觉得人不该愤怒;会产生对感受的期待,我希望自己可以体验到宽容。
对于我们是否接纳自己的规条,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我认为人应该要干净,这是我的观点和规条,我对这个规条的观点是好的,我就会欣然接受自己收拾屋子的过程,体验到喜悦。
如果我不接受,又摆脱不掉,我就会边收拾屋子边骂自己,明明不想干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干,体验到无助。
微信:tang-zkyxls我是汤丽兰,专注0-18岁儿童心理研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提供亲子课程,父母课堂,心理咨询,青少年训练营,演讲口才训练,微信:tang-zkyxls
如果在育儿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提问。我会解开你的疑惑,让你育儿不再迷茫。欢迎新老朋友一起聊聊养孩子那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