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章相同,也是穿越时空的话题:从工业革命的“羊吃人”,到现在的AI争论。
作者的观点是明确的,首先论证技术进步,对于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必要性:
咒骂机器,其实就是咒骂人类的智慧。
如果咒骂机器的逻辑是正确的,那么:
只有那些愚昧到精神上处于静止状态的民族,老天没有赋予他们思考、观察、发明、创造,以及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的天赋的可怜民族,才有可能获得财富、幸福。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努力寻找和探索铁、火、风力、电力、磁力和化学、力学法则——一句话,即深入挖掘自然的力量——及自身所蕴藏的力量的民族,反倒只能衣不蔽体,屋不遮雨,陷入贫穷和停滞。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应争论。
作者还是老好人詹姆斯的例子:
我们假设老好人詹姆斯先生有两个法郎,这两个法郎可以让两个工人挣走。
技术进步之后:
老好人詹姆斯先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却节省了一个法郎,少雇佣了一个工人。
但是这节省的另外一个法郎,以及少雇佣的一个人,是看得见的:
在可以看得见的那一半现象的背后,还有另一半看不见的东西。
人们忽略的一面就是,老好人詹姆斯先生节省下来的那一个法郎必然会带来的辐射效应。
辐射效应是什么?
以前由两个工人干的活将由发明出来的新技术和那个获得了第一个法郎的工人一起完成。
至于另一个法郎则会由哪个角落里的另一个工人获得,不过他是去干了一份新的工作。
那么,整体来说,注意是“整体”:
我们的世界会因此发生哪些改变呢?最起码的一点是,整个国家的满足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说,新发明简直是一顿免费的大餐,整个人类都可以获得一种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的好处。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发明创造的最终结果,就是人们的满足程度增加了,增加的幅度就等于因此而节省下来的劳动力。
虽然这超额享受:
首先是资本家获取了它,是发明者以及那批最早利用这台机器的人获取了它,这份收获是对他们天才和勇气的奖赏。
而且,这个超额享受很可能是短暂的:
竞争就会迫使他降低其产品的售价,直到无法继续占有节约的那些成本为止。
那么,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是不是带来这个行业,更多的消费、从而更多的就业呢?
否。因为,在这个国家,用来作为工资的资金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看到,所有消费者所节省下来的钱如果不是都流入帽子加工行业,那就会转变为由于机器高效率工作而多出来的其他劳动力的工资,从而推动整个工业取得新的进步。
这里逻辑很正确,确实描述了整体社会进步的轨迹,但是bug也是在这几个地方,几个财富转化的地方:
- 首先,是最终“整体”的福利增加,先增加的是发明创造者 —— 但是财富越高的人,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储蓄倾向越高,不论是变成房子、还是股票,看看美帝的几次危机之后,都出现的K型修复吧
- 其次,工作的转化,对于原来被节省下来的那一个工人,其从新找工作、培训等等,都是有时间成本的 —— 这是所有经济学讨论中,都很难直接纳入模型的,但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时代的一粒沙,就是个人的一座山”
- 第三,竞争是一定会带来价格下降,但是竞争如果形成了寡头垄断呢?尤其是信息经济的领域,其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更容易走向更高的集中度 —— 怎么破呢?难道是通过产业结构的所有制分层吗?
- 同样,哪怕是在其他地方创造了其他工作机会,如果考虑到跨国贸易,工作机会可能到其他国家去了;如果考虑到更高财富的人其消费的东西也会不同,中国古代甚至有通过引领敌国消费、腐蚀其上层,随后不战而胜的呢
所以,经济是经济,有其逻辑;但政治经济学可能才是完整的经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