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亦有道
舒适区与涵容关系

舒适区与涵容关系

作者: 迟玉龙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20:42 被阅读0次

    杨老师课里说自己这两天感觉舒服,“舒服”指的不一定在舒适区,描绘的是这两天的状态,每天都在看书,在储备知识,在围绕主题思考,似乎是在一种节奏里边,这种节奏带着你不停往上走,每次讲完课都要反思,有没有把内容讲明白。如果嘴不给力,没有把课讲明白,自己会觉得不舒服。

    每一天都在讲课,每一天都在试图让自己变得更好,在这种状态里感觉挺舒服,这是我的一种感觉,谈这种感觉,实际是想回应另外一只感觉。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社会上有一些概念,认为这些孩子在家里就是呆在“舒适区”里,不再愿意学习成长改变自己,不再愿意面对困难挫折。

    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这些待在所谓“舒适区”的孩子们,给我们的教育造成的困扰和障碍是什么。

    成年人定义的“舒适区”的孩子有一些基本特征。如果你跟家长说,孩子待在所谓的舒适区里并不舒服。

    有的家长说,他在该上学的年纪不去上学,在家跟大爷似的,咋不舒服呢?

    有的家长说,他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还得好好伺候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咋不舒服呢?

    有的家长说,他在家里从早到晚打游戏,我们还得无条件地爱和接纳,他咋不舒服呢?

    有的家长说,他也不考虑什么时候回学校,得过且过,对未来没有忧患意识,咋不舒服呢?

    成年人对“舒适区”孩子特点的描述,认为他们进入了舒适区,不愿意去上学,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奋斗,不要愿意成长。

    其实关于孩子进入“舒适区”走不出来,在家里游手好闲等状态,更多是成年人关于自身“舒适区”概念的投射,他们真的舒适吗?如果把一个成年人放到跟孩子相同的处境,问问他,舒适吗?

    我们脑袋里对于“舒适区”的概念,认为上学是不舒服的,不上学是舒服的,干正事是不舒服的,不干正事是舒服的。我们把这种概念投射到孩子身上,造成一种幻觉,觉得孩子是舒服的。我跟这些学习上遇到障碍的孩子聊天,到目前的观察,他们并没有停留在舒适区,而是生命成长被阻滞了,被困住了。

    杨老师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一种体验。小学时,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爷爷对他上学不抱希望,所以就带他去地里干活,学种地。有一次是一个大热天,累得头疼,肚子也不舒服,说:“太不舒服了”,爷爷说:“怎么才能舒服呢?”“不干活就舒服了”,爷爷说:“不让你干活了,你就真舒服了?自己在家呆着有意思吗?”“有人跟我玩就舒服了”。爷爷说劳动才能让自己真正的舒服,先干活,累的满头大汗,然后再找个树荫,休息一下,喝一口水,当甘甜的水进入喉咙的时候,感觉太舒服了。

    如果没有之前的辛苦劳作,只在树荫下喝水,会有舒服的感觉吗?

    劳作之后,找个树荫喝口水真舒服,这是爷爷从农民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关于“舒适”的启蒙。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才找到测量人舒服与否的观测点。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几个层次,需要依次满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农民为了生存,需要在田地干活,就跟学生需要学习一样,这是第一层次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活下去的需求。农民为了生存而种地,工人为了生存而工作,学生为了生存而学习,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坐在树荫底下喝一口水,这种满足感让人觉得舒适。

    如果种地这种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了,达到了必须的程度,那么其他的需求才能成为激励因素,产生第二层次的需求,叫安全感的需求。用墙把自己的院子围起来,或者创造一种安全的制度,让自己处在安全的环境中,如果安全感的需求得到满足,第三层次的需求将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就是社会需求,渴望获得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激励因素,就是第四层次的需求,个人能力、成就被社会认可,我们在群体中有尊严,活的自信,就会产生下一个层次的需求,叫自我实现的需求,产生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四跟第五层次需求之间,马斯洛后来又补充进去2个需求,个人能力被社会认可,在群体中自尊自信,能正确表现自我,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会产生求知的需求,求知的需求满足后,会产生审美的需求,然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最后一个需求是自我超越的需要。

    “在产生新的激励之前,每个需求的满足都会让人觉得舒适”,这是一个很好的观测点。

    每个人都有从低层次需求到更高层次需求迈进的过程,如果低层次需求满足不了,那么新的需求就无法形成激励因素,就没有动力。安全感得不到满足,社会需求就会受阻,个人能力不被认可,自尊自信就无法形成新的激励因素,这些需求满足不了,求知、审美、自我超越的需求就满足不了。从这个观测点看,所谓“舒适区”的孩子,他们并不舒服,他们只是困在了某种处境里,他们的这些行为,如果把它理解成一种行为艺术,像艺术家一样看某种行为艺术,他的语言是在表达和诉说他的处境。

    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观测那些休学在家的孩子,会发现很多孩子对应着卡在了第二、第三、第四需求层次上,要么是安全感需求没得到满足,要么是亲情、友情、爱情需求未被满足,要么就是找不到意义感。学生不想学习,甚至有的人都不想活了,这样的孩子意义感就缺失了,每一个被困住的孩子都在诉说自己的处境,渴望被看见。作为教育者并不是要把它们带离舒适区,而是要观测他们卡在哪个点了,然后帮助孩子在某个点,形成“干了一天活又喝了一口水”的需求满足,某种需求达到生命必须的程度,然后产生新的需求,变成激励因素,推动孩子进入良性生长和成长的轨道。

    如果孩子成长的阻滞构成了教育问题,卢梭给了我们第二个观测点。他说,人的教育受制于自然,受制于人,受制于事物,所谓的教育问题,就是人和他所处的环境的关系问题。

    当我们无法涵容孩子的现状,无法去理解、解读,就构成了我们的教育问题,我们不再致力于帮助孩子在某个层面的需求达到必须的程度,而是致力于让孩子变成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这很容易让我们的教育变成水中望月、竹篮打水式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受阻,我们的教育愿望落空。卢梭有另外一句话,“世界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位置,在人生的秩序中,孩子有他的位置,必须将成人按照成人对待,将孩子按照孩子对待,让他们各自获得应有的位置”。把每个人放到自身的处境里,来理解所谓的舒适区,所谓的孩子的成长阻滞,所谓的教育问题,就更好理解了,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解决自身的教育问题,以及孩子的成长问题。

    以上梳理了所谓“舒适区”孩子们的处境,以及我们作为教育者,构成教育问题的是什么,怎么样去帮助这些孩子走出成长困境,让一个学生真正回到学习的轨道上,在实践层面应该怎么操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舒适区与涵容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be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