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found a letter ,written by Mr.Thomas.
(我这儿有一封托马斯先生的信。)
As his lawyer,
(作为他的律师,)
I'd like to share it with you.
(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这封信。)
He writes,
(他写道,)
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 for which I must ask for your forgiveness.
(我必须向你们忏悔并请求饶恕。)
I have been secretly partaking in your happiness.
(我一直偷偷参与并分享着你们的快乐。)
My whole life I've been sitting here
(我一辈子坐在这里)
and your letters have allowed me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the world.
(是你们的信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
Unfortunately,
(不幸的是,)
I don't think I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be the part of the letter exchange anymore.
(我本可以直接转寄你们的来信,但是我害怕那样,就再也收不到你们的信了。)
Your letters allowed me to travel back to the time of my youth,
(你们的信让我回到了我年轻时候,)
a time when the immediacy of an email was not an option.
(那时没有一秒钟就可以到达的电邮。)
Sometimes waiting for a letter felt like a life time.
(等一封信,漫长得如同一生。)
Letter writing requires you to slow down.
(但是慢一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Slowly write out the most romantic and heartfelt thoughts.
(慢一点才能写出优雅浪漫的话语。)
The slow process of finding true love is something that is the best saved.
(慢一点才能仔细寻觅盼望的爱情。)
因为一部电影,开始好奇一本书。那部电影叫做《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而那本书名为《查令十字街84号》。
在伦敦的查令街,曾经有一间旧书店,关于那个旧书店,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女作家海莲住在纽约,她酷爱英国文学,但因为收入有限,她无法大量购买书籍。一天,她在一本杂志上发现了一家英国旧书店登的广告,里面有她踏遍纽约的各个角落也没找到的书。于是她设法和书店的老板弗兰克取得了联系,并保持了书信往来。慢慢地,买卖关系转变成了个人交往,他们在信中阐述文学观点,评论文学作品,后来又交换了各自的生活状况。弗兰克的信拘谨谨慎,而海伦妮的信则直率幽默。20年来,两个人始终鸿雁传书,虽未曾谋面,但爱情却渗透出纸笔在他们中产生。后来得知弗兰克去世,海莲极为悲伤,决定将两个人的通信集结出版。一个很有眼光的出版商看中了书的价值,书名就是《查令十字街84号》。
有一种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是在曾经那个书信往来的年代里才会有的体会,一封信承载的已经不是其中的内容,更是写信过程中寄托的情感和等待过程里的那一份期许。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汤唯饰演的姣爷是一个15岁随父亲移民至澳门的赌场公关,而吴秀波饰演的Daniel则是洛杉矶的房地产经纪人,两人因为那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机缘巧合地牵连在了一起,展开了一段匿名书信传情的浪漫心灵恋爱。
在两人鸿雁传书的交流中,更多的是心灵的碰撞,是精神的升华。一封封追问爱情乃至拷问人生的信件飘扬过海,带着古色古香的心灵鸡汤,一点点叩开了彼此的心扉,也逐渐被对方改变,从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影片的结尾,两人经过了无数次的擦肩而过,换来的今生一见钟情的守望。也许美好的不切实际,但并不能阻止两颗寂寞孤寂之心的碰撞。
很多人说,影片最出彩的部分是那对老夫妇以我之姓,冠以你名的相濡以沫,可我倒觉得最出彩的部分应该是托马斯创立的人工信件交换系统,是他一开始对信件的偷窥,分类再到后来的不停止转交信件,让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灵魂伴侣。
喜欢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那封自己给寄信人的信:
“我必须向你们忏悔,并请求饶恕。
因为我偷偷分享了你们的快乐。
我一辈子坐在这里,是你们的信,让我看见了全世界。
我本可以直接转寄你们的来信,
但我害怕那样,就再也收不到你们的信了。
你们的信,让我回到了我年轻的时候,
那时没有一秒钟可以到达的电邮,
等一封信,漫长得如同一生。
但是慢一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慢一点,才能写出优雅浪漫的话语;
慢一点,才能仔细寻觅盼望的爱情。”
便捷网络的流行时代,短信的传播不超过5秒,微信的传播也许只需1秒,书信早已被电话、短信、电邮、微信等高效率传播手段所代替,不知还有多少人会依旧留恋于笔墨纸砚的复古风情?托马斯先生说的对,在书信的年代里没有一秒钟可以到达的电邮,那时的车马邮件都很慢,写一封信总是酝酿很久,倾注很多,而等一封信常常都很漫长,于是爱一个人好像可以很久很久。
不同于网络时代的限字数不限次数的只言片语,一封书信承载的是满腹的情感和满心的浪漫,是无数份情感的酝酿和累积倾注而成的优雅话语,是埋头写信、翘首以盼时的情感凭证。而将手写的书信装入信封、填上地址、贴上邮票、塞进邮筒、等待投递的过程更是有一种无以名状的神奇魔力。信从寄出到收到回信,这其中的时间差,就像《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译者陈建铭先生说的那样,“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
键盘的速度,表情的露骨感,节省了时间,却丢掉了原本的情怀;
手写的温度,笔墨的复古感,延长了等待,却收获了真实的情感。
你有多久没写信了?
你最近一次写信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吗?是写给了谁呢?有收到回信吗?
你有保存很特殊的一封信件吗?信写于什么时候?又是关于谁的呢?
我先来,我有一年多没写信了。
最近一次写信是在一年前的一次告别,信写给了一个高调闯进我生命中又无声离开的人,信一直没有寄出,所以也没有收到回复。
我有保存一封很特殊的信,信写于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期间,信的内容关于我自己,那是一封写给十年后我自己的信,信并没有扔进邮筒,而是交给了我的一个朋友,而他,也将自己写给十年后他自己的信转交给了我,那时我们约定,十年后的那一年无论距离多远,一定要将信件转寄给对方。所以如果未来的我们没有忘记当初的这个约定,那么,收到十年前自己来信的时间应该是2023年,那时的我是31岁,距今还有7年的时间。
说实话,现在依旧记得这件事的我已经很遗憾地想不起来3年前的那个自己给10年后的自己写的那封信内容到底是什么了,可是依旧很期待某一天这封信的到来,无论那时的我实现了信里的那个21岁的自己对31岁的自己的多少期许,我想这都将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动,我也相信,当我可以捧着那封信的时候,我想我一定还是可以感受到那时手写的温度的,因为那足够漫长,因为那里藏着等待之后的憧憬,更因为它承载着青春记忆里那个21岁的自己那份热腾腾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