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沟通不是什么都要去沟通,而是自己要做信息处理。 这个也是我容易有误解的,员工的存在是有助于老板的决策的,如果什么都去和老板讲,其实是会包含很多无效的信息的。要把有效信息传递给相关方、还要能帮助对方实现目标;不是说直接就把问题抛出来,还是需要给出解决方案的选择题。 沟通的最终目的不是沟通,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去沟通。 写到这里,想到之前的一个同事,有时候我就是会觉得他话太多、听着累。就是因为有时候他会把很多事都说出来,有的没的都说,而且有些话还会说好几次,即使是在闲聊时,这样都会让我觉得有点累。这样一想就是因为我觉得他给我传递的很多信息是无效的。 闲聊都会这样,工作中更会这样。我们会接收到很多的信息,而我们自己要先对信息进行处理,再去做有效沟通,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的。 不要着急去做事,而是要多去了解。 当信息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我们的了解往往会是是有偏颇、不全面,这样盲目的做事,很可能会做一些无用功,去建立正确的认知。 高标准和行业、公司和同事有关。 如果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查、没有人过问,就是高标准的。 自己的高标准能实现得有多高,和阅历和能力有关。 想到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之前自己在高标准上做得不够好,一是我自己判断一些事不是很重要,完成就OK了,我就会特别匆忙地赶着做其它事情,但是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呢。但其实,做一件事的态度就是做100件事情的态度。 痛苦不一定是盲目地消除 我之前好像一直在排斥痛苦趋动,觉得自己应该是有向往美好的动力。 最近也是慢慢意识到,感受到真的痛苦真的是一种很强大的趋动力,因为再也不想这样了,就会想采取行动、就会想怎么去改变。 痛苦也不一定是要消除、盲目地消除痛苦是自我麻痹。 慢慢地开始认同了。怎么对待痛苦,感觉还是没有想得太清楚。 行动: 关于说到做到,现在我会特别会注意说出去的话,觉察意识更明显了。 比如我发现我有时候还是很容易在没有怎么评估的情况下就答应他人的需求; 今天我也发现面对我真的觉得有难度的事情,我能很快地拒绝、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自己纠结然后还半拒不拒地和别人说。发现这样说完之后,双方都是很轻快的。 而且,面对别人的拒绝,我也更坦然了,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在拒绝这个事,是真的有困难。下次如果有其它事,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