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想法
生活并不完美,我们总有选择

生活并不完美,我们总有选择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3-11-25 09:48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663/7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书是《自我训练:改变焦虑和抑郁的习惯》。

01

# 关于本书

作者约瑟夫·卢斯亚尼,从小就患有焦虑症及抑郁症,所以努力学心理学自救。

在经历了近30年临床心理治疗之后,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还治好了数以万计的患者。

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自我训练法的心理疗法,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思维习惯,摆脱不安全感的困扰。

在他看来,治疗焦虑和抑郁,依靠药物和医生只能治标不治本。

因为焦虑和抑郁的病根,是固有的缺乏安全感的思维惯性,只能靠自己来改变,方法就是「自我训练」。

约瑟夫·卢斯亚尼在书中主要深入讲解了以下问题:

自我训练是什么?

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自我训练如何计划和实施?

怎么通过自我训练对特殊人格对症下药?

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训练让自己积极乐观?

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治疗,本书中的自我训练方法及自我交谈技巧简单易行,不需要多么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也能学明白、用起来。

书中附有自我测试,我们可以借助测试更清晰地了解自己。

在对特殊人格类型对症下药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刺猬型人格、乌龟型人格、变色龙型人格等几种人格类型,不仅深入分析了不同人格的形成原因及表现特点,还给出了针对性自我训练改进的指导方法。


02

# 主要内容

作者约瑟夫·卢斯亚尼基于长期临床经验认识到,焦虑和抑郁是一种习惯。

它们是一种由于不安全感而滋生出来的习惯,这会歪曲人们对生活的看法和体验,将逐渐耗尽体内的化学成分。

既然这种习惯是人们自己养成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自我训练的方式去改善,借助自我交谈的技巧,丢掉消极想法,用客观方式思考,把事实和观点分开,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需要明白的是,做好自我训练,重要的不是借助某位医生、某位教练的力量,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安全感,更能客观评价,保持乐观想法,走上自由道路。

01)自我训练的精髓,可以概括成7个原则。

原则1:人人都会有不安全感;

原则2:思维先于感觉、焦虑和抑郁;

原则3:焦虑和抑郁是试图控制生活的错误尝试;

原则4:控制不过是幻象,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则5:缺乏安全感是一种习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可以摆脱的;

原则6:健康的思维是选择的结果;

原则7:好的教练就是好的激励者。

02)自我交谈的3个步骤。

第一步,将事实与想象分开,学会倾听。

面对消极想法,自我发问:这是事实还是想象?烦恼的内容是否属于当下?提醒自己选择积极的态度。

通过探知成年后依然潜在的孩子气反应,那些小时候习惯的孩子气情绪化反应,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

我们可以进行选择,可以改变自己,进而避免成为由不安全感所引起的怀疑、恐惧和消极情绪的受害者。

第二步,摆脱条件反射的思维模式。

通过自我交谈,让惯性思维停下来。

生活早期阶段,我们习惯于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于是养成了多年的无意识、孩子气思考模式,因而容易焦虑、抑郁。

可以说,自己制造了焦虑和抑郁,否则是没有这样的东西的。我们给予焦虑和抑郁动力,否则它们是不会持续存在的。

所以,想要跳出恶性循环,需要及时暂停、跳出来。

可以通过想象具体画面、创造专属咒语、主动切换意识频道的方式,叫停负面思考。

第三步,随它去。

焦虑和抑郁其实是一种习惯,当我们选择有意识地忽略,自然会慢慢瓦解。

03)几种特殊人格类型。

自寻烦恼型人格:小题大做,总是担心,这是一种有害的自我控制欲望,可以采取自我交谈方式,相信自己可以应对自如。

刺猬型人格:特点是敌意。因为信心不足,所以采取防御措施。通过制造身体上的或者情感上的距离,使他人无法靠近自己。

敌意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被动的、好斗的、过度的、不愉快的、抵抗的。

乌龟型人格:特点是逃避。缺乏安全感,倍感压力,逃避生活。

面对生活中觉得不能掌控的部分,选择退回舒适区,觉得那样是受到保护,有安全感,自己可以控制了。

变色龙型人格:特点是操控。试图在环境中调整背景(你如何看待这个人),或是调整内容(这个人传达给你什么信息),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又细分为政治家型和外交官型两种。

完美主义型人格:特点是,过分高的要求和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如果足够努力,就能够消除(控制)生活中的弱点。

并不是为完美而努力,其实是为了避免不完美。细分为三种,明星式的人、狂热的人和控制型的怪人。


03

# 精彩要点

01)焦虑和忧郁并不是病,它不过是一种习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是一种不安全感驱动下的思维模式。

就像所有的习惯一样,不改正会日积月累成为痼疾。如果有所克制,总有一天能克服它。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02)没有谁是在完美世界里,在完美的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所以人都是伴随着某种不安全感成长起来的。这无法避免。

03)为了能让想法在情绪上影响到自己,你必须要做两件事:

首先,你——一部分的你——必须倾听你自己所说的话;

其次,对听到的内容,要么把它当作事实加以接受,要么置之不理。

04)事实上,生活是无法被掌控的。无法掌控,那么怎么来面对生活呢?

答案就是要重建自信的感觉和信心,而不要想着去控制生活,要勇于面对生活,与生活和平共处。

05)并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会给你带来创伤,而是你如何解读所发生的事情才会给你带来创伤。

06)生命不是用来控制的,是用来释放的。


04

#  读书感想

01)焦虑或抑郁,其实是自己的选择。

持续的对负面情绪和心理的选择,而根源在于人们的不自信和安全感缺失。

克服焦虑和抑郁,就是通过采取新的选择来重构思维模式,摆脱负面情绪,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

书中分享的有效途径就是自我训练,通过自我剖析,层层深入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想法和现实之间的不同,驱动自己选择更加积极的想法,从小的正反馈开始,一步步促成更多的正向循环。

整个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正视现实,摆脱习惯,放松自己。

最终,我们能更新并重构自己。

02)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生活。

不过好在,我们有自己的选择,一直都有选择,即使是经历着困难的时刻,即使是陷入问题之中。

对于生活种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怎么看、怎么办,可以选择主观偏颇的方式自以为,也可以选择客观正确的方式去理解现实、采取行动。

人,或许就是一系列想法和行动的集合体。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

头脑中万万千千的想法并不是我们自己。

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我们都拥有选择态度和想法的自由。

这种意识层面的自由,是一个人终极的自由。

作为一个成年人,长大成人以后,我们可以选择不同于生命早期孩子气的情绪化反应,摆脱那种无能为力、小心翼翼的心境,以成年人的成熟心态思考、行事。

宽慰内在的小孩,告诉他,自己已经长大,对于生活赠送的礼物或者给出的难题,相信自己有应对的能力,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以成年人的方式去生活,专注在自己的生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然了,时间飞快,成年人的时间尤其快,更显宝贵,不应该用来重复巩固不良情绪模式,比如焦虑或抑郁,而是要用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正因为我们有选择,所以才更应该选择那些让自己更积极正向、有所成长的思维和行为,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我们可以借助自我训练的方式,通过自我交谈,做好相应选择,选择有安全感、正向积极的语言跟自我对话,从小处着手,形成良性循环,促成更大的改变。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相关文章

  • 生活总不完美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

  • 你的心完美,这个世界就完美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

  • 随遇而安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

  • 生活总不完美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

  • 哭着笑

    我们并不完美。 或多或少,我们总有不想让人探知的缺陷,我们极力隐藏,我们拼命变得完美。 我们以为藏的很好。 但某一...

  • 我们并不完美,但总有绽放的理由

  • 热爱

    我们不够完美,但并不影响我们热爱生活

  • 顿悟的要完美

    生活总有不完美 总有悔怨抱憾 生活亦很完美 总让我们泪中带笑 悔中顿悟藏喜生爱 从明天起 做一个这样的人 率性坚持...

  • 我们总有选择

    今天在一本书中读到了这篇小短文,文中写到了伊朗女插画师玛嘉莎塔碧的奶奶对于她的几个忠告,让我颇有感悟。 一、“一生...

  • 【铁炉早安心语——生活与完美】2019.12.18

    第717天打卡,【铁炉早安心语——生活与完美】: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并不完美,我们总有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co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