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中的可能性,远比ta自身想象的要丰富得多。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你已经快要模式化的生活里,其实依然有很多潜在的选项存在于其中,但是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这些不同的路径。
就像当你体验到一种需要的时候,你是否有多种方式去满足它?在你所在的环境,城市,关系中,以及,当你无法满足自己的一种核心需要时,你有多少种方式去接近,拓展,创造它。
有时候,人会出于一种窄化的意识场,让自己的生活进入一种高度可预期,但又完全封闭的僵化模式里,好像自己的世界里只剩下了有限的选项——只能做这些事,只能结识这些人,只能找这些乐子,只能吃这样的东西,只能去这样的地方,只能看这样的书等等。直到一次偶然,触及到一种新的体验时,仿佛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对这样的事情也会有感觉,原来这样的东西是可以出现在自己生活里的,甚至惊讶于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东西。
破除这种禁锢,需要一个人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只能这么过产生一种根本性的怀疑,人在离开路径依赖的那一刻,就能看到岔路,就能做出新的选择。这需要一定的心理效能,因为探索和选择都是一种高等级的行动,它需要一个人在更高的心智水平,更广大的意识场中看到情感偏好以外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只能将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东西纳入到生活体验中,就像是人类视觉对可见光的识别。在心理层面来讲,我们也需要提升对于生活的感知范围,否则那些有可能就摆在眼前的,健康的,幸福的,有希望的东西,也会因超出我们心灵的识别范围的“波长”而隐去自身。
——崔庆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