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旅行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有了疫情之后,旅行就一点点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遥远。
第一次出最远的门儿,是2004年去东北哈尔滨,从北京坐车,夕发朝至。那是我第一次坐软卧,车票好像500多,说实话其实已经记不得了,只有点模糊印象而已。
下了火车,就到宾馆住下,然后开会。那会儿没有疫情,一切都有计划,按部就班做就是了。不像现在,说不清是你去的哪一个场所不对付,你就成了需要被隔离的人。
2010年后,一般每年会去上海参加展会。有一年去的是广州,既然到了广州,深圳肯定会去看一下的。但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所以对了解城市其实并无太大作用。
省会城市,除了石家庄,可能我最熟悉的就算是济南了。因为曾经在那里住了将近半年,每天大街小巷扫街,去二机厂食堂吃早点,所以我对济南充满感情。
西安也是一座不错的城市,有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现代城市的气息。无处不在的古城墙,都在默默诉说着自己几千年的历史。西安的面食很厉害,大到锅盔,小到臊子面,西安的面食有着面粉的清香与劲道,吃起来两个字:够劲。
北京我也很熟悉,只是这种熟悉限于三环附近,出了三环就有点迷糊。因为北京确实有点大,说到地点当然知道,但是附近大街小巷有什么名吃小店就一无所知。
太大的城市,总会带给你一丝畏惧,因为你对这座城市的不了解,还有无形中它带给你的那种压迫感。站在北京的长安街,看着两边宏伟的建筑,还有急匆匆穿梭而过的车流,你肯定会心有所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宏伟的大山名川和雄浑的建筑面前,你会感受到大自然和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而个人的力量面对他们实在是太过渺小。
2017年往祖国的最南端走,海口、三亚、北海,匆匆游览几天。或许由于一种缘分,此后又去了几次北海,对那个城市逐渐的熟悉起来。那是我了解的特别清楚的第三个城市,傍晚的海景很美,静谧、祥和、轻柔,海浪起起伏伏,像在诉说几千年几万年的地球故事。
从2019年底后,基本再没出过远门。将近三年时间过去了,我忽然很怀念曾经可以远行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