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读一本书 之第4本
为什么我们要请人帮忙的时候,如果给一个理由,成功率就会更大?
为什么我们认为价格贵就是东西好?
为什么商家总是在派发优惠券,促进销售?
如何让自己拥有超级影响力,让人们顺从?
又如何让自己拥有独立思考力,免于被说服?
《影响力》可以给你答案。
《影响力》是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经典作品,风靡全球30载,是被引述率高居当今世界心理学之冠的著作。
西奥迪尼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是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的权威。他先后在北卡罗来纳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倾其职业生涯研究影响力,在说服顺从和谈判领域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被称为"影响力教父"。
本书解读了让人顺从的6个基本类型--
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作者运用了参与性观察,发现所有影响力相关的技巧都不外乎这6大基本类型。
一 互惠原理
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我们构建的就是"有债必还的信誉网络"。
互惠就是先给予对方恩惠,让对方有亏欠感,在你提出要求的时候对方通常不会拒绝。
另一种就是拒绝-后撤技巧,对方先提一个比较大的请求,预料到你会拒绝,然后他再提另一个小要求,那你就通常容易答应。
比如说去商场买化妆品,商家先推荐贵的那款,你觉得太贵性价比不高,然后商家再推另一款中档的,你就毫不犹豫的下手了。
如何拒绝?
保持敏感度。如果对方是真诚的给予你恩惠,那就坦然接受,如果你一旦发现对方别有用心,就立马拒绝。
二 承诺和一致原理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人们通常相信自己所说、所写、所做的事情。
比如有一些商家会让你填调查问卷让你分享使用产品后的体验啊,一般都是会引导到好处上来讲,然后再推销他的新产品,让人们为了保持言行一致大概率会购买。
还有公司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会让大家写下各自目标,录成视频,公众承诺会让大家更加有行动力。
如何拒绝?
爱默生所说过"死脑筋的保持一致愚不可及"。所以,我们要带着思考,去分析对方的动机,如果是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那就坦然接受,保持言行一致。
三 社会认同原理
在新环境下,在判断何为正确时,人们通常依据别人的意见和行动来行事。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时候,人们更有从众或者是羊群效应。
书中举了一个案例,在1964年3月一个深夜,一位20多岁的姑娘,在纽约街道上被杀。姑娘们前后遭受了三次攻击,大喊了救命,过了整整35分钟,袭击者的刀子才最终夺走他的生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38名邻居从公寓的窗户里眼睁睁的看着凶杀案发生,却都没有动手指打电话报警。
这里引出了一种多元无知的有趣现象,就是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问题。也就是说,实际上受害者迫切需要帮助,全体的旁观者却无动于衷。那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受害者,那怎样来自救呢?你需要精确的说明,你需要什么帮助?
这让我想到了我好友的故事。多年前她开车回家,不幸发生了车祸,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后,医护人员没有第一时间救助受伤比较严重的她,而是选择了对方,只因为对方第一时间大喊了一句"我有心脏病"。
如何拒绝?
就是要保持警惕性,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四 喜好原理
人们通常会通过外表魅力来作出决定,认为好看就是好,这就是光环效应。所以你的形象价值百万,努力打造好你的外在形象,首先能取得对方的信任。
同时挖掘对方的背景,兴趣,爱好等各方面要素,拥有相似性,也容易取得信任,深入交流。
如何拒绝?当好感过度的时候,就要启动防御机制。
五 权威原理
因为社会教导,人们顺从权威是正确的,反抗权威是错误的。但是权威有时候只是看起来像或者是拥有权威的头衔而已,所以我们需要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不要盲从权威。
如何拒绝?
提高对权威力量的警惕性,还是要独立思考,不要迷恋权威。
六 稀缺原理
物以稀为贵。商家总是通过"数量有限"或"最后期限"来诱发你下单购购物,制造稀缺性,让你觉得买了就赚了。
如何拒绝?
除了谨慎行事,还需要思考你的喜悦是来自对稀缺商品的体验,还是对他的占有?搞清楚了这一点,就容易做决定了。
七 结语
Alfred North Whitehead 说,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如果商家能够公平公正的利用我们的快捷响应方式来提供产品或服务,它事实上是我们的盟友,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能更方便的开展高效率高适应度的生活或生意。
我们并不反对他们赚钱,因为人人都要赚钱。
但是如果商家赚钱的方式威胁到我们快捷响应方式的可靠性,是真正的背叛,那才是我们无法容忍的地方。
希望大家都来维护可靠而合理的快捷响应方式,应对海量信息下纷繁社会中的诸多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51904/30594cd8c17302d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