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色彩》
我个人而言去论述这两个词我觉得还是蛮合适的,因为我是一个很“花炮”的人。相对于“理发师”我还是更喜欢“文艺工作者”这个头衔。既然主题是文艺就要从“文化”这两个字开始论述:
“韧性”在第六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 司马懿从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英雄。这完全应归功于他的人生规划做得完美无缺。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机遇期里,他总能把握住最佳时机出手,而且一抓就是硕果累累,这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他能忍: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也能忍。他人生规划中最璀灿的亮点,就是他的“忍”——坚百忍以图功业之终成。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规划;一个“忍”字,造就了千古一帝司马懿。竹子从不与其他植物那样争先恐后地长高长大,而只是默默地坚守着它脚下那片土地,不嫌弃足下土地的贫瘠,不在阳光风雨面前招摇,只是不动声色地在生长、生长。经过多年的寂寞,等待着春风伴着雷雨的来临,便破土而出,势如破竹,高过之前招摇过市的其他植物。
蝉埋在泥中17年出来就只为了活过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90分钟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我想阐述的是文化的多彩性,朱相远在《中华世纪坛序》曾言:“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曹植曹子建更是在《铜雀台赋》里大放异彩独领风骚“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养,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自身。”
“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
“人生最漫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看杨绛先生所写的文字,总能给人一种向上生活的动力,就像向日葵一样。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人会有一百种答案。我们青年人应该像苏东坡一样“一蓑烟雨任平生”以梦为马,与时俱进,心有笃守,矢志追梦,大放异彩,化“草图”为“美图”,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不负佳期韶华。少年与爱永不老逝,即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