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碗头”与“八盘十”

作者: 倪金诗章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0:22 被阅读1次

“三碗头”与“八盘十”

  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亲戚,母亲总会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招待客人。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宽裕,但人情味很浓,四季八节走亲戚串门,你来我往,用虹桥话叫做“起人家”,亲眷朋友在节次前都有“菜篮来去”。走亲访友的伴手礼“纸篷包”是必不可少的,“纸篷包”或者“斧头包”里装着一些饼干、桂圆、黑枣、糖果之类的食物。粗糙的纸篷折成梯形状或斧头状,封一张红纸,用细麻绳捆扎好,人手一个提在手上,显得格外喜庆。买五斤细面(粉干)用三角巾包好,打一刀双开的猪肉,扎个孔用稻草绳穿过缚好;或者买一条新鲜的大鮸鱼装在菜篮里送给亲友。虹桥人素来重人情礼节,待客之道尤为看重。家里来了客人,标准的接待礼节,便是“三碗头”。

所谓“三碗头”

所谓“三碗头”,并不是只有三碗菜,而是三个大陶碗为主菜,再配以其他八盘荦素下饭菜。八仙桌中间摆着三个大陶碗:炒粉干、盘菜焴排骨、家烧黄鱼。当然,三碗大菜没有固定菜谱,也有金针炒鸡块、切片蒸熟的年糕、家烧鮸鱼或者红烧带鱼,总之,有鱼有肉有主食。两边各摆四盘下饭菜,条件好的家庭,一般会摆上黄鱼鲞、虾皮、肉酱、、花蛤、牡蛎、跳鱼咸菜以及咸货腌菜、菜头溏、鱼生、江蟹股等。家庭条件差的,三大陶是不可缺少的,只是两边的八盘下饭菜,有的是从邻居家借来摆摆样子“呈呈盘”的,只能看不能去吃了它。我17岁当学徒工时,到农村做手艺,主人家很热情,也做了一桌“三碗头”,我那时还不懂手艺人规矩,觉得两边小盘子里的菜挺好吃的,便夹起来往饭碗里放,师傅见状又不便明说,便用脚轻轻踢我,示意我不要吃两边盘子里的菜,只能吃中间那三个大陶碗里的菜。那是因为那个年代穷,桌子两边的菜是借来“呈盘”的,做手艺的人也都理解,这是名符其实的“三碗头”!

“八盘十”则属于大操大办的正式筵席,比较隆重。一般来说,过年时的办年夜饭或者婚嫁喜事、满月酒、对周酒时采用“八盘十”规制,八个冷菜加十至十五个热菜的做法。比如小孩子出生满40天,就要摆几桌满月酒,男女双方的亲眷们都要来“送月礼羹”,客人们会手提“挈盒”来送贺礼,一对八角形状三层礼盒组成的贴金描画提梁“挈盒”,里面分别装着:一刀双开肉、一条大黄鱼、一格细面、一㮼蒸糕、五斤红糖、两斤桂圆或红枣,在每样东西上面放一株绕了红纸的柏树杈和葱,柏树代表松柏长青,葱则寓意聪明伶俐。

客人们到了,先喝一盏“核桃红糖姜茶”,再吃“接力”,一碗冒着热气的三鲜姜蛋索面汤,鲜美无比。客人们纷纷淘出红包塞入婴儿怀里或者产妇的手里,说几句吉利的话语表示道贺。“八盘十”大厨,有十至十五道热菜:炒粉干或者拌面、家烧黄鱼、家烧蝤蠓、家烧蛏子、白灼虾、大蒜炒牛肉、泡胶菜白、桂花鱼、蹄膀、鸡登圆、金针炒鸡块、乌贼炒芹菜、韭菜炒鳝鱼、酱蒸河鳗、姜醋醉牡蛎等,有的人家用全鸡全蹄,再加一个甜品汤,还上几个罐头:“糖水桔子”、“糖水龙眼”、“糖水枇杷”。

八盘冷菜有:海蛰皮、鳗鲞、皮蛋、虾干、田蟹、洋米、花蛤、肉圆、熏鹅、荸荠丸等等,可自由选择,后来冷菜改成双拼四大盘。客人们按辈份排座位,年长者坐“上横头”,有“酒龙头”、“头位”、东家一般与上横头相对而坐,坐“下横头”,辈份低的坐在“酒龙头”和“头位”的对面。八仙桌上满桌框的山珍海味,让人谗涎欲滴。江西汤盏锡壶瓶,糯米老酒炖烫喝。人们吃着喝着,有的大声猜起了“三拳两”:“五金魁啊八匹马,六六顺来十全喜”,气氛闹热。吃罢“八盘十”大餐离席时,人们还把冷盘的菜分了,用纸篷包好各自带回家给家人分享,真正做到“吃不了,兜着走”的光盘行动,那时没有塑料袋,全是可以降解的纸篷,没有白色污染,非常环保。

     在家庭熏陶和影响下,他四个兄妹都会掌勺,厨艺都不错,“三碗头”或者“八盘十”都不在话下。六七年前,我在菲律宾创业时,业余时间注册了“豆果美食”和“好豆网”,我一边炒菜、一边把步骤用相机拍下来,利用晚上时间写好每道菜的详细步骤和做法,上传了177道菜谱,让人们对着菜谱做菜,操作简单,一看就会,短短几个月,粉丝超五千,浏览量达到几十万人次,被美食网站评为“美食达人”,中央电视台《中国味道》栏目组曾邀请我录制节目,因人在国外,不便赴京,被我婉言谢绝。《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以后,节目组出版了一套同名丛书,我写的《姜蛋索面汤〉也被收录印入书中。虽然我现在不玩了,但直到今天,你百度一下:老王爱美食,还能看到当年我上传的菜谱。当时的《温都商报》记者趁我回国之机,还在市区采访过我,做了专题报道。

    岁月匆匆,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宴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家到大酒店、宾馆去办宴席,吃完酒席拍拍屁股走人,家里根本不用麻烦了,可也失去了原先那种热闹的气氛。即便在家里搭起帐篷办宴席,也有专业厨师自带桌凳锅灶。办宴席的人家真的是省心省力,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办一次宴席,光八仙桌板凳就要借遍四邻八舍。不过,用煤气灶烹饪出来的菜肴,少了一份柴爿大灶的烟火香味,再也品味不出当年“三碗头”原汁原味的醇香来,缺少了那份浓浓的人情味。

相关文章

  • “三碗头”与“八盘十”

    “三碗头”与“八盘十” 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亲戚,母亲总会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招待客人。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宽裕,但人情...

  • “三碗头”与“八盘八”

    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亲戚,母亲总会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招待客人。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宽裕,但人情味很浓,四季八节走亲戚串...

  • 夜来醉

    七尺男儿三碗酒,怎料我家秋草瘦。 一两月色半斤愁,一寸一寸上高楼。 借我冬风吹秋风,一季年轮压两头。 十里桂花香不...

  • 《超能》第二十九章 晚餐

    “收您一百,十碗大碗的牛肉拉面正好是一百块,我给你们三碗三碗的上,这个面做出来要是不马上吃就凉了,而且吃不了的话也...

  • 饺子录郦波老师《七碗茶歌》讲解(第三碗)

    所以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所以到第三碗的时候境界更上一层了,这是说什么呢?这是说卢仝遇到知己,卢仝在与老友交...

  • 人生三碗面:情面、脸面、场面

    情面、脸面、场面,是人生必须吃的三碗面。 吃好这三碗面,如鱼得水; 吃不好这三碗面,寸步难行。 1 抹不开情面 梁...

  • 黄毅兄生日快乐九碗酒

    @黄毅 九碗九酒庄主 生日快乐! 兄弟端起九碗酒, 三碗饮尽三碗赠, 还有三碗敬祖宗, 先敬二王李冰功...

  • 【双调·快活年】读卢仝《七碗茶》诗有感

    闲来无事爱吃茶,如、含英咀华。案头三碗最清嘉。吟咏南窗下,妙境难描画,真可夸。 “三碗”取意卢仝茶诗中:“三碗搜枯...

  • 《景阳冈》课本剧剧本

    剧本《武松打虎》(第一幕) 人物:武松、酒家店家地点:酒店布景:门前挑着一面旗(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道具:头...

  • 忆·酒

    一壶清酒浊饮醉,独坐红尘是与非。 三碗不过景岗山,潇潇风声断肠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碗头”与“八盘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p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