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已如此艰难,唯有改变,才能破茧重生!”这不是励志导师的花言巧语,而是我们为了不向命运低头,发出的改变人生的誓言。
几乎所有人都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毕竟每个人都想进步。但是改变似乎没有那么容易,绝大部分人半途而废,甚至死于起跑线。
于是有人发出怒吼,人生无法改变。
是吗?
我们先看一点理论知识。
一、“原因论”与“目的论”
“原因论”是要为任何事找个原因。它的典型是心理创伤学说,他告诉你,你现在之所以这个样子,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沉溺于原因论的人沉溺于过去,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就无法改变。
而阿德勒心理学坚持“目的论”。阿德勒曾说过这样的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简单说就是——我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
二、人生无法改变,为什么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好多这样的人,“我就是因为丑才找不到对象”,“公司加班太多了,没时间写作”,每一件事情都能找到原因。
人们非常喜欢找原因。
而找原因正是我们改变的最大障碍。每一个理由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找的越多,安慰越强,最后变成了理直气壮,甚至沉溺于自己的理由。
从目的论来看,我们无法改变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因为不改变对你而言是有好处的。尽管现在的生活有点不幸,但是若重新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那就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问题,面临着不确定性。
三、寻找原因,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我们会沉溺于为不改变寻找原因?不改变对我们而言有什么好处?
以写作为例,其实我很久之前就有写作的想法了,但为什么一直拖,一直找理由不写,是懒吗?不,如果你的回答是懒,那你又回到了原因论。
我想,大约有这么几个目的,一个是逃避责任,一个是完美主义,一个是在意别人评价。
逃避责任。我想用写作来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改变自己是自己的课题,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而我之前找过太多的理由,比如,老板发神经开会开到8点,回到家都10点了,太累了,算了,写作明天在说吧;今天晚上终于有时间了,诶~好久没吃火锅了,写作明天再说吧。这样,当现实与我内心的目标冲突时,我就可以说,这可不能怪我啊,要怪只能怪老板加班,火锅太诱人。真是甩锅一把好手。就这样,改变自己的责任就转移到了外部,是不是也不那么自责了?
完美主义。人们好像天生就觉得,我做一件事情会很轻松,而且很容易做到极致。不就写一篇文章嘛,我跟别人一样,轻轻松松几千字,搞定!这个“轻轻松松”在脑子里想想就行了,真要双手放在键盘上,十根指头都不知道怎么动。写什么,结构是什么,怎么遣词造句。别说做到完美了,能起步就不错了。你突然发现,现实中的完美是不可能达到的了,但脑袋中的完美可以一直留存。我只要不写,我就可以说,我只要写起来,就一定比那些大号写得好。不写,我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毕竟,海市蜃楼也是奇观,哪怕是心中的。
在意别人评价。如果你想把文章发出来,这一点你必然是很在意的。毕竟没有人愿意在评论中看到“这写得是什么玩意儿”之类的评价。除非你可以确定你的读者都像007er一样希望你成长,会在指出不足的时候鼓励你。
四、怎么开始改变
首先要意识到你不改变是有目的的,找到这个目的,而不是一直找原因,一定要打破找原因-不改变的这个怪圈。
我很喜欢一句话:饭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件一件做。要想完美,得先完成。完成与完美的父子关系不可颠倒。
最后,找几个好友一起参与你的改变,想健身的一块儿去健身房,想写作的几个人建个群,互相鼓励,一起改变。
希望我们都能改变人生,活出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