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328小时,第2259日
阅读《中国货币史》
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有时候长期不铸钱,有时候大行通货贬值,看来似乎很奇怪。实际上这是因为在思想方面有几种对立的理论在冲击着:一方面是金属论者和名目论者,另一方面是实物论者。中国的金属论者同欧洲 16 、 17 世纪的金属论者和重商主义者差不多,不过欧洲所重视的是金银,中国所重视的是铜钱,以为金钱是一种最好的财富,数量越多越好。金属论者和名目论者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反对货币数量能影响其购买力的见解,则是一样的。
以上几种理论,轮流支配着中国自 3 世纪后半到 6 世纪底的货币思想和政策。两晋虽然还是用钱,却没有铸过钱,大体上是受实物论者的影响。多少也受到当时的一种愤世嫉俗的消极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表现为马融的生命重于天下论,表现为鲍敬言的《无君论》,更表现为鲁褒的《钱神论》。
萧梁时的沈约(公元 441—513 年)也曾谈到货币问题。他认为食与货并重。他说:“人生所资,曰,食与货。货以通币,食为人天。”这是对事实的承认。他似乎并不赞成这种情况。他认为商品流通的发展,取决于人的欲望。古代人欲望小,所以生产品为生产者自己所消费或保存,不用来交换,货币的作用不大。后来商业发达,农人去而从商,帛币的生产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卖成货币,以换取珍罕的商品。这样又使得农业受到影响。“虽钱盈尺,既不疗饥于尧年”,“库盈朽贯,而高廩未充,或家有藏镪,而良畴罕辟”。所以他主张废止货币,专用谷帛。他说:“夫千匹为货,事难于怀璧;万斛为市,未易于越乡。斯可使末伎自禁,游食知反。”他似乎以为货币的缺点,在于它的携带方便,因而产生许多弊病。在这方面,他承继了晁错的衣钵。
钱币学的产生,有一定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当时的钱币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对于收藏它和研究它发生兴趣。中国战国时期的钱币和古希腊的钱币应当是具备这一条件的,却没有产生钱币学;这是因为钱币学虽然包括一切时代的钱币,流通中的钱币也在内,但却以不再流通的钱币为主。中国人在战国时期和古希腊人只把钱币当作购买手段来保存,不是当作一种研究的标本来保存。
典当业务虽为历代的人所诟骂,说是剥削贫民,可是经营者往往打着慈善的招牌。就是到了公开采取拜金主义的后代,普通商店可以恬然挂起“万利”的招牌,当铺却用“宏济”“宏安”一类冠冕堂皇的名称。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自然认为典质是以救济贫民为目的。欧洲在中世纪后期,教会从事信用业务。基督教表面上反对放款取利,但教会的人暗地里从事各种各样的放款。有谷物放款,有牲畜放款,有货币放款。他们也是打着慈善的招牌,说这些放款使穷人能得到低利的信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