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意义是什么?
今天回娘家陪爸妈,老爸说,从15岁开始干活(工作)一直干到60岁,整整45年的时间,如此之多的时间用来工作,那么工作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
我爸那个年代不读书就要开始干活养家了,如今时代变了,孩子平均的毕业年纪(本科)大概都在22/23岁左右的样子,按照60岁退休(未来可能退休年纪还会增加)我们这一生用来工作的时间最少也要37年。
既然,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将人生大多数时间用来工作。
那么,工作时的状态,心情自然就很重要,毕竟人生那么短,那么珍贵。
可现实是很多人在工作中,并不开心,甚至是怨声载道。
我们抱怨离家远,工资少,任务重,还没有好领导。
看起来真的很“惨”,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伴随我们人生中快一半的工作时间,有没有可能意义不止如此?
《高绩效教练》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也许可以给到我们一些思考何启发:
在工作中发展人才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和发展经常引用的70:20:10模型表明,对于成功和有效的领导者,大多数学习(70%)是在工作经历中发生的,20%来自向他人学习,只有10%来自“正规”的学习,比如,教学指导与课程作业。
以上这段话,很好的说明了工作不仅意味着可以“赚钱” 养家糊口,提升自我价值何成就感,我们人生中竟然有多达90%的能力是在工作中学习而来的。其中70%是工作经历中的学习,还有20%是向他人学习的,我想这20%中也应当有一半是来自于和工作相关的那些人身上学习的,由此可见,工作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赚钱和获得地位。
无论今天的我们是团队领导者,还是出入职场的小白,我们身边的那些比我们厉害的,或是我们的下属,他们的身上一定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几年一直坚持办读书会,自己也做为讲师去讲解和分享书籍,算是领读人,也确实能听到很多正向的反馈,鼓励,赞许的声音,这些声音自然也回让我感觉开心和喜悦,特别是在收到会员表达感谢的时候,满满的成就感,可以支持到他人的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和家人,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活,实现幸福的终极目标,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我万万不敢贪功,不敢骄傲,我之所以可以收获到这些鼓励和感谢,完全是因为大家给了我表达和分享的机会,并不能说明我就比别人优秀或聪明,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是本自具足的,只是他们选择将每次参加活动的2-3个小时贡献给我,听我说,我的心里只有感恩,没有自满。
在精读完《高绩效教练》一书,我更加坚定了每个人都是无限的潜能,只是被一些看不见的东西阻碍了,局限了自己,一旦找到出口和方向,能量爆发出来的时候,没有谁真的就比谁更厉害,大家都一样,人与人之间的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互相独立又彼此依赖” ,互赖一定是建立在独立的前提之上,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方向第一步也是要先支持孩子先走向独立,与此同时在生活中给孩子做好“互赖”的示范(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之第4、5、6个习惯)支持孩子通过模仿来建立伴随一身的最重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关于伴随我们大半生的工作的意义的思考,也许越早建立越好。
特别是年过四十的我,工作也有20多年,如今也有了一个稳定的小家庭,一双健康可爱的儿女,现在我对工作的感知和理解,已经和初入社会是不一样了。
我在意的除了可以带给我不错的回报之外,更多的还需要更多自由的时间可以照顾家庭和孩子,同时还能够实现自我成长,这个成长并不仅仅是职场的一些技能,而是一个人全方位从思想精神到能力的提升。
所以我选择了坚持做读书这件事,目前因为时间、经历和个人能力的原因,我暂时的选择更多的输入,坚持办线下读书活动,以锻炼和发展的能力,等到哥哥高考上大学,时间更多选择更自由的时候,再去按照当下自己热爱擅长且有兴趣的方向去发展事业。
记得几年前和老公有聊到过何时退休?退休后做什么? 我当时的想法直到现在依然很清晰,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真正退休的那一天,即便是我不能走路坐在轮椅上,只要精力还允许,神智还清楚,我都希望可以通过直播或其他方式来力所能及的分享我的人生智慧。
我很普通,正是因为我很普通,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才能加有意义,既然普通的我可以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成长成更好的自己,那么同为普通人的你一定也可以。
太爱写作了!
写作也是神经肌肉练习,能够让意识和潜意识融和。
写作会让想法凝练、清晰,还能化整体为部分。
用这样一句很有力量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自由书写:
真正的对手不是比赛中的对手,而是自己头脑中的对手。
就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