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作者: 竹夏 | 来源:发表于2024-12-31 06:36 被阅读0次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

此乃吾之“四句教”,乃吾心学之精髓。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说心之本体,原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并无善恶之分别。心之本体,犹如明镜,原无尘埃,能映照万物,而不着于物。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说心之发动,即为意。意有善恶,乃因人心受外物所感,而生起善恶之念。如人见美色而生贪念,见恶行而生怒意,皆是意之动也。

“知善知恶是良知”,是说人心之中,自有良知在。良知能知善知恶,能辨是非。如人知偷盗为恶,知孝顺为善,皆是良知之作用。

“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说人当依良知而行,为善去恶。格物者,格去心中之物欲、私念,使心恢复本体之清明。如人知贪念为恶,便当去之;知孝顺为善,便当行之。

此四句教,将心学之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贯通起来,使学者能明了心学之要旨,而于修行中得力。学者当以此四句教为依归,而切实修行之。

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相关文章

  • 心学-王守仁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善与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 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传习录(明)王守仁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 无标题文章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我本凡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致所有献爱心的您——谢谢您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az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