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共三个原则。

03 指南针优于地图
地图意味着掌握详细的地形信息以及最佳路径;相比而言,指南针是更加灵活的工具,需要使用者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找到自己的道路。
地图是详细的,指南针是粗略,但是地图也是死的,指南针是活的。给员工制定计划“地图”,让员工按图索骥,无疑是控制效率和行为的一种有限手段,但是计划的一部分是应对突发情况的预设,而在当前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变化快于计划,如果是为了应对众多无法预见的突发情况来制定若干成本,这无疑会加大运营成本。
指南针原则则不同,它强调全局概念,强调灵活性,应用该原则意味着需要组织和个人从全局角度出发,去理解当前所遇到的问题,而非制定若干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行事。这就是给组织或个人行为留下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拓展的空间,使得每个组织和个人都能在身份认同感和工作目标的同时,不会忽略其背后的多样性。
在人力资源领域,阿里一直是用人的典范,观想可发现,阿里一直强调的是文化和愿景激励员工工作,再确切的说,是阿里和员工一起为了同一个愿景而奋斗,为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在一个强大的愿景下,塑造一个包容的文化氛围,所以阿里的创造性一直居高不下,而普通公司却还在一直强调员工工作不够努力,要求延长工作时间,其结果是离职率居高不下,创造性不见上升。
04 风险优于安全
你必须了解风险,承担风险,但同时也要低买高卖。了解风险能够使你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因为风险一直都在。
风险,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场景中,都无处不在。高考报专业的时候,我们怎么选?一般家里人给的意见是师范大学或者医学院,网上的答案是热门专业,没有人会建议你去选取一个冷门专业,除非你的分数有点低,可能会有人建议你考取好大学的冷门专业。
我是2012年考取的大学,我也面临了这样的场景,我选了热门的工程管理,但是2016年毕业的时候,房地产遇冷,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多走了下坡路。而我朋友,当年分数很低,考取了计算机专业,16年毕业的时候,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才……12年谁能想到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发展如此迅速,我并不是说专业选取要选冷门的,但是我们应该努力找到一个新兴领域,然后在其中拥有一定的优势和热情。这或许会有风险,但是也有可能跻身新兴领域的顶端,面临较少的竞争。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你至少在做你喜欢的事情。
05 违抗优于服从
科学进步的规则便是打破规则。没有人是靠别人告诉他怎么做或沿着别人的足迹而赢得诺贝尔奖的。
在牛顿式组织风行的情况下,该原则怕是很难执行的。但是确如引言所说,先驱者从来不是靠服从而成为先驱的。探索、质疑、违抗,这种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也改变了从制造业到安全产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逼迫着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摆脱命令-控制型组织的管理模式,给团队成员更大的空间,当然,违抗并不等于批判,另一个词汇“正向偏差”获取更能说明违抗的目的,任何有益于自身和社会的违抗,都应该是被尊重的,在一个开放创新的系统中,应该存在违抗的声音、尊重违抗的声音,持续自我纠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