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性动物》(E.阿伦森)

《社会性动物》(E.阿伦森)

作者: 丹思心舞 | 来源:发表于2020-11-25 13:36 被阅读0次

    书名:社会性动物

    作者:[美]E·阿伦森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邢占军

    01 不可避免的社会影响

    我们都知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崇尚自由,曾拒绝了楚威王提供的高官厚禄。在他的开篇之作《逍遥游》中,庄子描绘了“鹏扶摇而上”“夫列子御风而行”的情景,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绝对向往。但庄子的观点不只于此,大鹏高飞需要借助风,大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要依靠水,而列子在天上飞来飞去,15天内也必须返回。他们看似自由,实际上却都受到自然与社会的束缚。

    再来看现代社会,人类对于个性与自由的追求也是越来越强烈,裸辞、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个性化的消费观,都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表现。这些现象给我们造成一种感觉:我们似乎真的可以不受拘束地做自己。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社会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父母教我们与人相处之道、老师教我们道德规范、国家制定了我们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把各种社会规则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让我们按照社会的要求去行动;同样,我们不仅会受社会影响,也在影响着他人,我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他人互动中度过——我们早已不是纯粹的自己,我们和社会已经无法分割。这也正是《社会性动物》这本书想表达的观点: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态度、行为、活动,时刻都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

    《社会性动物》的作者E·阿伦森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研究、教学和著作三方面均获得最高奖的心理学家。《社会性动物》自1972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畅销数千万册,被称作“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并没有把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的问题全部列出来,而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指导人们做出对生活、对社会有益的改变。因此这本书特别适合像你我这样的“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来阅读。

    下面将通过三方面的内容,帮助大家理解人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首先,通过人类思维的三个特征,我们来了解个体是如何看待他人、理解世界的;接着,通过从众现象,来理解个体是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发生态度或行为的改变;最后,通过偏见现象,来看看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并且相互作用的。

    02 个体如何看待他人和世界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内容:人类思维的三个特征,来了解个体是如何看待他人、理解世界的。

    人类思维的第一个特征是思维的保守性

    我们经常会批评某人,说他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模板,这个模板是在生活中不断累积形成的,包含了我们的知识、态度、社会规范,也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坏、该如何跟不同的人相处等等。

    认知模板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给身边的事物进行快速分类,并给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假设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简短的交谈之后我形成了对他的第一印象。紧接着,我的大脑开始对他进行分类,把他归为「对我有利的」或「对我不利的」。在我的认知模板里,对我有利的人我会亲近,对我不利的人我会忽视。因此分类一旦形成,以后该如何跟他相处也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像这样的分类过程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几十次,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唤醒认知模板里的特定信息,来指导我们后续的行动。

    我们再用一个买衣服的例子来理解分类的作用。

    你买了一件新衣服,对这件衣服你可以进行以下分类。通过颜色、式样,你可以把它分为一般喜欢或很喜欢,这个分类决定了你对待这件衣服的态度,是小心翼翼地爱护还是随便穿着;你还可以把这件衣服分为正装或休闲装,这个分类决定了你在什么场合穿它;然后从材质上你可以把它分为纯棉、羊毛、丝绸等,这样你就知道以后是该机洗还是手洗,用什么温度的水来洗。所以你看,一旦完成了对这件衣服的分类,以后该怎么穿、怎么洗的方式也就自然确定下来了。

    当然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该怎么分取决于你脑海里的认知模板,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是把身边的人分成「内群体」和「外群体」,也就是「我们」和「他们」,比如我们公司、他们公司。我们对某个人的分类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今后的相处也都是在验证自己对他的印象和分类。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告诉一些大学生,他们将会见到一个陌生人,让他们事先准备一套问题,通过向陌生人提问来增进对他的了解。结果,那些被告知自己见到的是外向者的大学生,提的问题是“你会做什么来活跃晚会气氛”,“在什么场合下你最健谈”,而那些被告知自己见到的是内向者的大学生,提的问题是“在喧嚣的宴会上你最不喜欢什么”,“什么场合下你才会希望,自己能踏出突破的第一步”。我们的大脑轻易地接受了别人传达给我们的分类信息,直接从认知模板中唤醒对外向者或内向者的应对策略,并在后面的相处中不断地验证自己的看法。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认知具有保守性,我们通过脑海中已有的信念、态度来了解他人,后续的相处也是在不断验证自己对他人的认知。

    人类思维的第二个特征,便捷式判断。

    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决定,面对如洪水一般的信息,大脑形成了一种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便捷式判断。便捷式判断是一种心理捷径,它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选择特定的规则,直接用于手头的问题就可以了。这些规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习得的,比如说性格外向的人更有趣,长相漂亮的人更热情等等。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理解大脑是如何利用规则进行便捷式判断的。

    假设你和你7岁大的女儿去超市买麦片,你看到一款麦片,它的包装上画着一碗淡褐色的麦片,背景是森林和几只未经加工的谷穗,这样的包装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你觉得这个品牌的麦片是天然的。这时你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条规则:天然的等同于好的、健康的,因此你判断这个麦片是健康有营养的。

    再来看看你7岁的女孩,她已经悄悄地拿了一包麦片放在购物车里。但是你并不喜欢这个麦片的包装,它是鲜红色的,上面画着几只小精灵。在你眼里,这样的包装更像是玩具。这时你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条规则:小孩子总是喜欢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因此你认为这种麦片肯定也是乱七八糟的食品,没有营养。你想买的是一款有营养的麦片,但你7岁的女儿想买的是一款好玩的麦片,因此在她的规则里,画着小精灵的包装一定比画着谷穗的包装盒有趣。

    事实上,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你完全可以从价格、包装、口味、原材料等多方面来判断这盒麦片,但你和你的女儿只都选择了包装作为便捷式判断的依据。

    所以,心理学家们将人类称为认知吝啬者,总是通过便捷式判断的方式走捷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我们之所以在这些不重要的问题上走捷径,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把理性思考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人类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是归因

    我们总想知道各种事情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进行归因。尤其当这件事是消极的,或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通过分析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个人、某件事。

    比如公司的某个同事,平时一直温柔有礼貌,可是今天却突然大发脾气,我们就会想知道事情的原因,来增进我们对他的了解。

    对一件事进行归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归因,把个体的行为解释为性格、能力等内部因素;另一种是外部归因,把个体的行为解释为环境等外部因素。我们平常所做的归因一般是准确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偏差。比如对于他人失败的行为,我们通常会进行内归因,认为是他的性格差、能力低造成的,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

    这种归因错误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比如一个人摔倒,我们会认为是他笨,而不会觉得他是被绊倒;一个人社会地位低下的,我们会认为是因为他不够聪明、勤奋,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这种不假思索的归因方式看似无伤大雅,但有时却会造成灾难。

    在陈凯歌的电影《搜索》中,高圆圆扮演的女青年,在一次体检中得知自己已经是淋巴癌晚期,她一时接受不了,整个人变得精神恍惚,糊里糊涂地上了一辆公交车,由于她没有及时给老人让座,并且出言不逊,被围观群众谩骂并人肉,最终她承受不住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跳楼自尽了。网友们在归因的时候将她的行为解释为她的性格,认为她素质差、道德败坏,却忽视“癌症”这个外在因素的重要影响。

    这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重要的我们是要认识到自己思维中存在的局限性,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部分的内容。这部分我们讲了人类思维的三个特征。首先,人类的认知具有保守性,我们通过已有的认知模板来认识世界,和他人的相处也总是在验证自己的态度和信念;其次,人类是认知吝啬者,面对生活中不重要的问题喜欢走捷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最后,人类总是想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原因,尤其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对事情的归因可以增进我们对他人的了解。通过人类思维的这三个特征,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是如何看待他人、理解世界的。

    03 通过从众现象看群体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内容:通过从众现象,理解个体是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发生态度或行为的改变。

    科学家所罗门·阿希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邀请一些大学生,判断一条直线X,和另外三条直线A、B、C哪一条长度最为接近。这个题目很简单,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线条X和线条B长度最接近,因此实验的重点不在于检验,他们是否能看出哪两条线的长度最接近。每组实验共7个人,前6个人都是科学家的助手,只有第7个人才是真正的实验者。在第7个人说出他的答案之前,他会听到前6个人一致的错误回答:“线条X和线条A最接近。”大家猜猜看结果怎么样?最后竟然有高达四分之三的人跟随科学家的助手做出了错误的回答。这个实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被重复进行了50多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似乎越来越追求思想的独立,但这个实验的结论却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从众,俗称“随大流”,指一个人由于受到他人的压力,改变自己原本的意见或行为,也就是说,让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历史上影响和规模都极大的从众事件,是德国纳粹对600万犹太人民的迫害。希特勒周围的圈子是一个完全从众的群体,希特勒不允许他们出现任何思想和行为的偏离,也没有一个人对希特勒的指令产生任何的异议。

    当然这种从众比较极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从众现象也十分普遍的。比如你很想抽烟,但是在禁止吸烟的场合你忍住没抽,这就是从众;参加会议,明明觉得领导的讲话无聊得要死,但是演讲结束还是会起立鼓掌,这也是从众。在这些现象中,我们的行为都因为群体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做出和自己信念不同的行为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确,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

    我们之所以要保证自己的正确,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看起来是智慧的、理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多数的人观点和我们不一致,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比如上述实验中的大学生,在听到前面几个人的回答之后,就对自己原来的答案产生了怀疑。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为了保持自己的正确,不让别人觉得自己愚蠢,他们选择了和其他人一样的答案。

    这种情况尤其是会出现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因为不充分的信息会导致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得不借助外部信息得出结论。

    从众发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亲近他人的需要,我们希望获得他人的喜欢和欣赏,同时尽量避免被他人嘲笑和拒绝。

    生活中有许多行为规范,比如行人靠右走、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对人要有礼貌等等,一旦我们选择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其实就是发生了从众。

    比如母亲节给母亲打电话,是希望得到母亲和社会的赞赏,这是一种从众;又比如整个社会都在赞赏活泼外向的孩子,因此许多内向的人会通过学习沟通技巧,努力假装外向,来得到社会的认可,避免被排挤在外成为另类,这也是一种从众。

    说完从众发生的原因,我们来看看影响从众发生的因素。

    还是以所罗门·阿希的实验为例,大学生们在听到了前面6个人的一致回答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答案,其实只要施加压力的群体人数达到3个或以上,并且他们意见一致,就足以引发从众现象。另外,如果这些大学生被告知前面6个人都是数学方面的专家,他们就更有可能相信他们,从而引发从众。又或者,这6个人是这些大学生的同学、好友,那么这些大学生也会很容易就选择相信他们,从而改变自己的答案。

    由此可见,当施加压力的群体人数达到3人或以上、且他们意见一致,或者群体的权威性较高,又或者这个群体对个体来说比较重要,那么个体发生从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二部分的内容。这部分我们讲了从众现象,首先,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想法或行为的改变;其次,从众发生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取信息、保证自己的正确,这种情况尤其是会出现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第二原因是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作为社会人的我们都想获得他人的喜爱,避免被他人拒绝;最后,群体的人数、权威性、对个体的重要程度,都会影响从众发生的概率。

    04 通过偏见现象看人际互动

    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部分:通过偏见现象,来看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并相互作用的。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时,总是伴随着偏见。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负面态度,是人们根据不全面或错误的信息概括而来的。我们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偏见,针对某些民族、国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不同性别的人,或者仅仅是对某种食物。

    以食物举例,生活中我们会吃鱼虾牛羊等动物,但像是昆虫类的食物大部分人是不会吃的。虽然没吃过,但人们心里大多觉得这类食物并不好吃。这时候,即便有人告诉你,这些昆虫富含蛋白质,而且口感酥脆,味道鲜美,你可能还是不会去吃。不仅如此,你还会找一些其他的理由,比如说“这些昆虫长得十分恶心”,来维持你对这些食物的偏见。

    那么我们是如何对一个人产生偏见的呢?

    在第一部分我们讲了人类会对周围的人、事、物进行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把身边的人分成内群体和外群体,也就是「我们」和「他们」。这样的分类会导致两种后果

    第一种后果是「同质性效应」。同质性效应意思是,我们认为自己内群体里面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而外群体里的人都是相似的,具有统一的特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在提到自己所居住的省份或城市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身边每个人的性格、饮食习惯都不相同,但是在提到外省的人时,我们多半会这么想:这个地方的人性格豪爽,这个地方的人喜欢吃辣,还有这个地方的人喜欢喝汤。

    第二种结果是「内群体偏爱」。内群体偏爱的意思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觉得自己的群体更好、更优秀。也就是说我们会亲近、喜爱内群体的成员,疏远、排挤外群体的成员。

    同质性效应和内群体偏爱是偏见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将某个人分类到外群体中去,我们就很有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对他产生偏见。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资源有限的时候,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会产生竞争。为了维持内群体成员的优越性,我们会选择关注外群体不好的信息、忽视好的信息,正是这些不全面的信息导致了偏见的产生。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关竞争的实验。在一次夏令营中,将一群男孩分为2组,分别起名“老鹰组”和“响尾蛇组”。每一组都有自己的营地,男孩们在小组内部接受了互相合作的教育,通过一起制作跳水板、准备饭菜,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一个星期之后,科学家安排“老鹰组”和“响尾蛇组”进行了一些竞争性的活动,像是拔河、篮球,赢的那一组可以获得奖励。结果发现,两个组之间的竞争变得很激烈,在比赛中可以看到两组成员之间的敌意,他们开始互相谩骂,给对方组员起难听的绰号,并在晚餐的时候爆发了一场争夺食物的大战。

    为了减少他们之间的敌意,科学家取消了竞争性的活动,让两组成员进行大量的社会交往,比如一起看电影,但敌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升级。

    那么最后科学家是如何减少他们之间的敌意的呢?

    科学家通过合作的方式化解了敌意,比如破坏供水系统,让所有的孩子一起动手修理;又故意破坏野营车使车抛锚,让所有的孩子一起把车推上陡坡。通过这样的相互合作,孩子们之间产生了依赖,敌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友好的交往。

    由此可见,偏见一旦产生便很难消除,仅仅减少竞争和冲突的状态是不够的。如果想要真正消除对某个人的偏见,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彼此之间产生相互依赖,也就是把这个人从「外群体」重新分到「内群体」中去。

    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三部分的内容。这部分我们讲了偏见现象,首先,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负面态度,是人们根据不全面或错误的信息概括而来的;其次,资源的稀缺性和随之而来的竞争,导致了偏见的产生与激增;最后,偏见一旦产生便很难消除,仅仅减少竞争和冲突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彼此产生相互依赖。

    05 总结

    人类对自由的向往由来已久,现代社会人们同样十分渴望做自己。但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社会化进程就已经开始,父母、老师、大众媒体早就潜移默化地把各种规则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早已不是纯粹的自己。这也正是《社会性动物》这本书想表达的观点: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态度、行为、活动,时刻都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通过增进人们对现象的理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本期音频通过对三块内容的讲解,帮助大家理解人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讲了人类思维的三个特征,第一个是人类的认知具有保守性,总是通过已有的信念、态度来看待世界;第二个是人类是认知吝啬者,喜欢走捷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第三个是人类总是想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以此来增进对他人的了解。

    然后我们讲了从众现象,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从众发生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确,二是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影响从众的因素包括:群体的人数、权威性、以及群体成员对个体的重要程度。

    最后我们讲了偏见现象,偏见是指根据错误或不全面的信息得出的针对特定群体的负面态度;群体间的竞争会导致偏见的产生和激增;偏见一旦产生便很难消除,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彼此之间产生相互依赖。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手上做的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这本书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思维方式并不完美,经常会产生各种错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脆弱,很容易就会产生冲突和偏见。但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些局限和不完美,我们的思路才会变得清晰。当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们才能够保持理性,更加贴近生活的真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性动物》(E.阿伦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cn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