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高的境界是培养一个独立的人。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好像没人管,就可以长得挺好,而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于一身,反而问题频出。除了不同年代的孩子有不同的特征以外,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也许孩子没有那么需要父母去管他们。孩子自己跌跌撞撞选择的路,可能比我们给他们铺平的要好。
教育的最终目的,未必是培养一个出色成功的人,而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勇气承担世界的美好与残酷,并且愿意去面对一切的成功与失败。孩子有自我认可,自我调整,自我幸福感。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父母终究会有些方面不如孩子,没必要事事都觉得比孩子强。他们需要倾诉不是服从,需要支持而非反对,需要尊重不是指点。当然,这个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次艰难适应的过程。这种不被崇拜的感觉并不美好,但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必须,挡风遮雨岁月静好容易出巨婴。
“我可能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走过一些弯路。但如果在你的庇护下,我一直走正确的路,那我怎么能知道这条路是哪里错了呢?”这是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前给妈妈的信。
孩子是需要在磕磕绊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只不过大多数的时候,家长没有给孩子这个机会。也许我们嘴上在说:“希望孩子比我们优秀”。可实际上,我们却不断地用行动证明没有我,你什么都不行。家长总是忘了,他们也许已经长大,不要把他们当孩子,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终有一天,我们要懂得并学会接受,孩子会比变得比我们优秀,比我们更有决策的能力。这些,正是我们期望孩子拥有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