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30-12.6
【姓名】张栩宁
【第五课】思维内容---心智的主要研究对象
【分享】
1)课程总结:艺娜老师从思维关系、思维本质、思维功能、思维特点、思维频率、思维感受和思维属性七个方面系统全面具体的分析阐述了思维内容。收获很大。并引用禅宗公案“瓶中鹅”诠释了能思与所思的关系。用阴阳类比离心与向心,用自行车车轮的转速解释相续性与非相续性,还提到了人生的三个境界:骆驼、狮子、婴儿。以及引用庄子的话解释心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思维内容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收获:
2.1 瓶中鹅 这个公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方面是对自己,其实自己就是那只瓶中的鹅,被很多固有的观念,思想,思维方式,以及外在的环境禁锢着,一边痛苦一边享受着,一边想冲出去活出真实的自己,一边安逸的生活着。。。。。。其实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进入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瓶中:原生家庭、周围环境、地域文化、家人的固有观念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又给孩子套上了多少玻璃瓶子呢?家庭的期望、社会的竞争、成绩的好坏、名次的前后,一层一层。同时也在不断的给孩子灌输一些外在的欲望。一边用欲望喂大鹅 一边加厚瓶子,一边剪断孩子梦想的翅膀,一边让他飞翔;一边包办一切,一边让他独立……。如果不学习,真的是害了自己害了孩子,还打着爱的旗号道德绑架,悲哀!
其实,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身体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基础之上,不管是瓶子还是鹅,都是我们所思的对像。是我们有目的的选择。是我们的执着。最近静坐,训练跳出身体,站在“能思”的主体角度来看,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有的只是经历、体验和感受。要想活成真实的自己,必须要破执着,而要破执着的前提是明心见性。
2.2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带着评判心执着心,用大道理去劝慰、说教或者指责。而当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一样的抓狂、一样的郁闷、一样的烦恼、一样的无奈和束手无策。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其实外在的道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习的目的是明心,是见性,是破除固有的观念和执着心,认识本然的自己,本自具足的自己。王阳明说:修行不是坐而论道,人须在事上磨。遇事炼心,借假修真。
2.3 艺术化人生 人生的三个境界:骆驼、狮子、婴儿。经过了骆驼和狮子,现在正在走向“婴儿”的路上。若想“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脑智上“为学日益”以达“博学”;心智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达“心斋”。完整的人一定是心智为体脑智为用,心脑平衡。过分偏于心智者易执“空”,过分偏于脑智者易执“色”,色空不二。在实际生活中,体悟到物质金钱甚至身体,都是我们体验的工具,是为我们服务的。比如说工作赚钱,如果这份工作带给你的是快乐愉悦,工作过程你很享受,甚至是忘我的,不享受的时候就不去做,那你就是这份工作的主人。如果工作的过程你很痛苦,是处于赚钱为目的的,那工作和金钱就成了你的主人。分清主体与客体,能思和所思,人生也许从此与众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