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坚强②。草木③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⑤。故坚强者死之徒⑥,柔弱者生之徒⑦。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⑧。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注释]
1、柔弱: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2、坚强: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僵硬的了。
3、草木:一本在此之前有“万物”二字。
4、柔脆:指草木形质的柔软脆弱。
5、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6、死之徒:徒,类的意思,属于死亡的一类。
7、生之徒:属于生存的一类。
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一本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易解】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灵动,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顽固强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枝干柔嫩,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所以,顽固强硬是速死之道,柔弱灵动是生长之道。因此,国家肌体中军兵过强就会走向灭亡,植株体系中树枝过硬就会遭致摧折。顽固强硬处于劣势,柔弱灵动处于优势。
叶曼先生讲《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老子》在快近结尾的时候,再把柔弱跟刚强来对比一下,谈有什么得有什么失。人家说老子重权术,事实上老子说的都是大实话。人生就是如此,假设按照得失来说的话,我们应该要现实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老子一直非常反对刚强,他赞成人不论是做任何事情,都能柔弱。他这里把柔弱跟刚强对比了一下,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好比说我们天地中间,柔弱才可以生万物,柔和才有生气。比如说小孩子好柔弱呀,到处都是软的,人老了硬邦邦的了,等到死了的时候,完全整个僵掉了。又好比说春天、夏天,春生夏长,春天是万物萌生的时候,都是由柔弱来生长万物。假如我们人能够把这一个柔和之气保存的话,也可以活得长一点。所以诸位要想长生的话,记得常保持柔和之气,而且也会让你看着年轻一点。所以生是柔弱的,死也刚强,死的
话都是硬邦邦的。树木也是如此,刚刚发芽的树,枝子很柔软的,这个树枯了以后你一掰就断了,“其死也坚强”。坚强是一种杀气,是一种戾气。所以我们活着一天就要有一个生气,不然的话,就死气沉沉啊!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在很多的书里头,把“万物”这两个字是取消的,因为老子的文章都对比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是对着的,加个“万物”文章倒不顺了。我们知道道德经很多本子,抄写都不同的。上面说人之生也柔弱,现在拿草木再来比方,所以这个东西相比对举文字比较畅顺一点。
草木刚刚出生的时候,枝子、叶子、杆都软的不得了,你怎么摆弄它都可以。死了以后,这个枝子脆极了,一折就断了。因为一枯槁的话,就会坚硬了,所以枯槁属于死亡的。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徒”就是“类”的意思。凡是坚强而不柔和的,强而不弱的这些东西过刚则折,树木是如此,人也如此。你太刚了的时候,这个气非常容易散掉,所以这是死之徒。
道家研究说是怎么样修身养性,提出精、气、神三个东西来,我们人就是这点东西。这点气散了以后,就归于死之类了。你要能柔,柔的话就能和,弱就不会猛,就能够持久、不败、长生。我们常说活,活泼泼的;死,死沉沉的。
是以兵强则不胜。
“是以兵强则不胜”,不但是人跟草木必须要柔和,就是用兵本来是应该坚强的,但是你要是把强都搁在外面的话,你自己仗势自己我很强,你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别人,也很难取得胜利。如果知道自己有多少力量,也知道对方有多少力量,绝不轻举妄动,这样就能百战百胜。我们知道“强者是衰之渐”,什么东西太过强了一定是衰败的,因为这是自然的道理。而“弱者是兴之几”,真正弱是往上走的,我们看到人、看到树木都一样,兵也是一样的,行军也是一样的。
注: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
我们把底下的注解断一下句,“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一个兵太强了,你完全拿这个来向天下的人用强力霸力,这是大家都讨厌的,“故必不得胜”。比如美国现在有时候让我非常担心,就是这个兵太强了,太强了谁的事情都要管,他成了所谓世界的一个纪律的保持者。这样的话,是很有危险的。假如凭借自己的势力强大来干涉所有其他国家的事情,最终都要损害到美国利益,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一直说美国要留神一点,历史上这样的先例是很多的。比如英国,曾几何时?它自称“日不落帝国”,全世界属它的殖
民地最多,真是不可一世。一次大战,二次大战下来,现在轮到美国独霸全球了。它现在一直图谋做世界领袖,统领全球。这样同样也很危险。不过还好这个国家能做到兼容并包,它国家的人大多是移民来的,集中了很多世界各国的人才。德国那时候排斥犹太人,美国却给收进来,发明了原子炸弹。在一战、二战期间,美国都是等着先挨打,然后才宣战。它摆的是弱者的姿势,逼不得已才迎战的姿势,这样就站在正义的一方,在道义上占据了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它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物所加也。木之本也。枝条是也。
“木强则兵”,这个兵字就是说被砍掉了。我们要做木器,找一个好的木头,我们都找最结实的木头,越结实越好,所以树木要强了,人家一定要砍掉,非砍掉不可。为什么呢?是为了要有用,这个兵字做动词讲就是说你太强了以后,一定被砍伐,所以你强反而早早地被摧折。
另外一个说法,我们说“树高于林,风必摧之”。这一棵树在树林里头比谁都高,风来了头一个先把它折掉,这是中国的处事哲学,不要太出人头地。淮南子也说,“木强则折”,一个树太强了就吹倒了,底下更说的厉害,“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大处下是“木之本”,“柔弱处上”,“枝条是也”。我们看一棵树最结实的是那个杆子,这个树杆子在哪里?在底下,在上面的枝子、叶子、花都是柔弱的。了解这个了以后,对于人、对于树木、对于行军兵法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做人处事尤其是治理国家要非常警惕。
汉高祖得了天下以后,论功行赏,萧何搁第一名,这些战将都不服。他说:我们拼了命在外头打仗,给你争得了天下,怎么萧何受最上的赏?汉高祖说:“运筹于帷幄之中,才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啊!”刘邦实在是个流氓,文没文才,武没武才,但他有一个才,会用人。
真正一个了不起的柔和的都在上面,刚强的才被人用,冲锋陷阵的是什么人呢?是那些强悍的兵。真正来参谋的什么人呢?是那个有头脑的柔柔和和的。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人强大的是在下面的,柔弱的反而在上面。老子非常反对人过于刚强了。
这一章说的就是天道的奥妙,这个自然界的奥妙有时候我们不加体会不知道在哪里,天在哪里?天就是自然,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不是什么原因都没有就自然生出来,不是的,是有所自而有然。这就是因果。
一个真正会治国家的人要法天道,以天道为法来治老百姓,而且也告诉我们,一般人怎么自处,所以老子在快要结束《道德经》以前,再提出坚强处下的意思,举出天道,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
强兵以暴於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
木强则共。
物所加也。
强大处下,
木之本也。
柔弱处上。
枝条是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沖氣在焉,則體無堅強之病;至理在焉,則事無堅強之累。
是以兵強則不勝,
兵以義勝者非強也,強而不義,其敗必速。
木強則共。
木自拱把以上,必伐矣。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物之常理,精者在上,粗者在下。其精必柔弱,其粗必強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