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够好
永远不够好是刺激进步的一种方法。它是探讨持续不断、一心一意追求自我改进的程序,目标是要越做越好,追求更好。
高瞻远瞩公司里,不断改善是制度化的习惯,是一种有纪律的生活方式,它融入到组织结构,并且有有形的机制予以强化,激发对现状的不满。
1)永不满足的机制。
公司不只是需要推动改革、迎接未来的良好意愿;需要有约束力、能够推动内部持续改革的东西。
宝洁允许公司内部的品牌直接竞争,这种内部竞争制度让企业任何品牌不能以既有的成就自满自安,建立起某种永不满足的机制,对抗自满顽症。
默克公司故意出让市场占有率,借以迫使自己创新发明,获得增长和繁荣。
摩托罗拉运用创新或死亡机制、科技地图机制来刺激进步。
通用电气采用动脑会的程序,把内部的永不满足制度化。
沃尔玛的打败昨天记录的机制。
诺世全每小时做一次销售额排名,衡量同时之间的成就,创造员工永不停止改善的环境。
2)为了明天
高瞻远瞩公司习惯于长期投资、建设和经营,比对照公司更重视投资于未来。其中研发支出、广招贤才、员工培训、专业发展计划、人力资源投资都是未来投资重点。
默克公司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率比对照公司高很多;3M、宝洁、摩托罗拉、通用电气、迪斯尼、马里奥特、IBM在自己的大学和教育中心设立了密集的培训和发展计划;而对照公司也在培训方面投资,但是没有高瞻远瞩公司动手早,其力度也不够。
并且高瞻远瞩公司在科技知识、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和创新产业的做法方面,比对照公司投资的更早,更积极。通用电气相比于西屋,在目标管理、分权、员工授权上都先采纳这些方法。
3)CEO、经理人和创业家啊路标
自我改进是高瞻远瞩公司与对照公司之间最突出差别之一。
本书敦促思考以下问题:
可以创造哪些永不满足的机制,既能消除自满,从内部变革和改善,又符合公司的核心理念?让这些机制产生强度约束力;
在今天表现优异时做了哪些投资未来的事情?师范率先采用了创新的方法和科技?
如何面对衰退?公司在困难时期仍然继续为长期累积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