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

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

作者: 方老司 | 来源:发表于2016-03-13 10:27 被阅读125次

          张五常,著名的经济学家,以“狂生”著称,《佃农理论》闻名于世,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196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跟随诺贝尔经济获得主科斯工作,1969年获聘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

          他出生与香港,后为避战祸在广州佛山一带求学,屡次被留级,直到被学校开除,初中都没毕业,后到香港,由于没有大学肯接受他,于是只好到了美国。可是他从进大学到成为正教授,仅仅花了9年时间。

         给他做的契机是在大学求学时可以不举手而大声发问,教授大声回答“问得好,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简答,他就认真学习了起来。

          爱好广泛,他的专业是经济学,但是他和香港三位名摄影家一起出摄影集,而书法成就,则获得上海中国画院封为画师。 

          他从自身和香港做港大教授的经历出发,指出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是

         1 教育不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出发,而是奔着工作和出路去的。但出路这个事是变化的,今天可能好,明天可能会差。我觉得这个和创业差不多,别听人家胡吹什么领域比较好,O2O比较火,社交比较有爆发力,但市场是变化的,只有兴趣或爱好是不会变化的,只要你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相信一定会取得成功。

        之前的美国华裔留学生枪杀导师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学生不过关,毕不了业,没法衣锦还乡,这个就不是为了学问而读。

         2 标准化考试。老师都是以学生的会考成绩来定高下,老师自己有什么启发力,有什么创见,胆子再大也不敢搬出来。

          1970年,他的一个外甥在香港没有大学肯要,于是跑到美国跟他读书,只6年就拿到博士。他是怎么教的呢?周末要去钓鱼,垂钓或下棋之余教他怎么找重点,选老师不管好不好,但求老师博而深。总结下来有这几点

           1 兴趣入手

           2 脑子多休息,但该集中的时候要集中

           3 任何科目,值得读的文章不多,所以选文应该比读的时间更长

           4 选老师要慎重,需要选博大精深的老师。大学时老师曾跟他说过:“我知道你是可造之材,但要知道,成功只能以效果-而非意图或热情来衡量”。

            教育制度如何改革呢?把教育制度变为可以让中小学老师发挥自我,不管教育署课本的规定,可以漠视考试局的考试。那么可以把学校全部私立,或是以“学券”的方式来做,即学校以学券向政府换钱。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几个坏习惯:

    1)狂做笔记。

    2)讲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来读,书本具有连贯性。

    3) 选课时选好过的老师,不要选好过或讲课动听的老师。

           学习最主要学的思考方法,而非具体的知识。首先,要认识名师、或大牛,而后细心观察他们思维的方式,作为己用。那要怎么做呢?

    1) 谁是谁非并不重要

    2)要会提问题

    3)不要抹杀预感,预感可能会比逻辑更为重要。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复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出的理论或见解合乎逻辑,是怎样想出来的无关重要

    4) 学会转换角度。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一间工厂生产而造成污染,而被关停。可以说是周围的业主对工厂有了损害。

    5)例子远胜于符号

    6)百思不得解时就要搁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gx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