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54/1000#其实有时候“人云亦云”,反而是好的选择。

日更#54/1000#其实有时候“人云亦云”,反而是好的选择。

作者: 9f3eec5faf77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22:51 被阅读3次

    昨天说到人为什么会有“从众效应”,“从众效应”的原因大致有三个,其中第一个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认知吝啬鬼,能不动脑,就不动脑。如果凡事都运用大脑采用系统2作出理性抉择,那成本太高并不经济,有时候“从众”反而是我们的最优选

    社会压力

    然后第二个,就是社会压力

    先说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电视台节目做过一个心理测试,他们在一个电梯里安排了很多测试人员在里面,只留一个空位让每一个受试者加入。奇葩之处是里面所有人都是脸朝电梯里面,背部对着电梯门,目的就是为了测试毫不知情的受试者进来这部电梯之后的反应。

    那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所有进来电梯的人,刚开始都是觉得奇怪诧异,后来经过一翻思想斗争之后,都无一例外地学别人将身体转了个圈,跟别人保持同一方向。

    更有意思地是,受试者还会随着电梯里其他人动作的变动而变动。测试人员同时转向左,受试者也转向左,向右也向右。别人戴帽子他也戴帽子,脱帽子也跟着脱。也有人曾经犹豫过,但在一番挣扎过后,最后都会跟着别人,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还有另外一个有关社会压力造成的“从众效应”的例子,就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劝酒”。

    其实大部分酒局上,看似喝得热火朝天的一伙人,我敢说里面除了极个别嗜酒如命的酒鬼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不想喝的。

    那为什么被劝的人最后都喝了呢?就是因为社会压力。因为劝你酒的人他自己都喝了,那你能不喝吗?“我干了,你随意”就是最能给你带来压力的一招。

    当每个人都干了,人类自然的从众心理就会让他们认为,这种喝酒方式才是“正常的”,我如果不喝的话就是不正常。

    社会压力来源于我们多数人想要别人喜欢我们,即便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起码我们希望自己在乎的人可以喜欢我们。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常常放弃自己原本的想法,而服从他人的选择。

    镜像神经元带来的模仿天性

    第三种,就是“镜像神经元”

    我们人类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激励我们的原始祖先逐步脱离猿类。而这个发现正是来自于对猴子的研究。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研究,在研究恒河猴的手部与嘴部动作相关的神经活动时,发现相关的脑部区域不仅仅在猴子做出某种动作时会被激发,当他们目睹别人做这些动作时,这些脑细胞也会被激发。

    让人类发现“镜像神经元”的是一个“甜筒”,科学家之前一直对猴子有研究,每当猴子抓坚果吃的时候神经元就会放电,这没什么意外的,这是早就被证实的过程,身体会响应运动皮层的神经元进行活动。

    但当有一次一个研究生拿着甜筒边吃边走进实验室的时候,猴子立刻瞪住他,观察他吃甜筒。这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猴子的神经元居然活跃了起来,正是因为这次意外让人类发现了“镜像神经元”。

    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人类也跟猴子一样有“镜像神经元”,观察其他人的动作与自己做出该动作都会激发相同的大脑皮质区。

    现在网上人们常说的“脑补”,就是因为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所以我们观察到别人做什么,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也在做,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当我们正在看一部惊悚片,或者正在打一个游戏,遇到惊吓或者危险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试过身体也会随着镜头的画面而摆动呢?这就是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将画面中角色所遭遇的危险,以镜像的方式投射到我们脑海之中。

    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其实是有好处的。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是表现认同的一种方式。正是因为我们频繁模仿自己的同类,文化才能得到传承,后世的人们正是在模仿自己先辈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创造力衍生出新的文化。

    说到这里,“从众效应”形成的三种原因都已经描述清楚。我们知道了“从众”是因何产生的,明天再接着说如何利用“从众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54/1000#其实有时候“人云亦云”,反而是好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ichqtx.html